医影在线--CNS疾病.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959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影在线--CNS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医影在线--CNS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医影在线--CNS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影在线--CNS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影在线--CNS疾病.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NS疾病影像集萃(5),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吕冀 资料来源于医影在线,脑结核,男性,39岁。2月余前出现干咳,同时出现头痛,呈持续性,为整个头部针刺样痛,无恶心、呕吐、抽搐、偏瘫等症状。头痛呈进行性加重,6天前开始自觉发热(未测量体温),多于晚间出现。今天中午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乱语、定向力消失,伴小便失禁而入院。 专科检查:神志不清,谵妄乱语,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未能检查,脑膜刺激征(+)。,脑结核,脑结核,脑结核,mri所见:双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见多发性异常信号,t1wi略低或等信号、t2wi略高或等信号,静脉注射gd-dtpa见多发性小结节,部分结节周围见脑水肿。双侧侧脑室、

2、第3脑室稍扩张,第4脑室未见扩张。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mri诊断:考虑双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播散型脑结核可能性大。 患者入院后脑脊液检查:淡黄色,透明,无凝块,潘氏试验(+),红细胞(),白细胞5x106/l,葡萄糖3.26mmol/l(2.8-4.2),蛋白963mg/l(125-400),氯化物109mmol/l(120-130)。 患者入院后拍摄胸片提示“肺结核” 。 临床诊断:肺结核合并脑结核。,左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女性,45岁。头痛1周。,左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左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左小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所见:肿物内有多个陈旧性包裹性血肿,内为黑褐色粘稠陈旧血,囊壁内内壁紫红色肿物组

3、织,大小约2x2x2cm,其间混杂有少量小血管,周边可见多条粗大引流静脉。 病理:(左小脑)肿物:镜下见主要为新鲜及陈旧性的血块组织,其间见较多壁厚薄不一、管腔大小不等的血管,较符合血管瘤改变。,鞍结节脑膜瘤,男性,59岁,头痛不适,近来视力障碍!,鞍结节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病灶呈略长t1wi、略短t2wi,信号较均匀,边缘光滑规则,周围轻度水肿,病灶宽基底附着在前颅窝底部,局部脑白质内陷,可见脑脊液环绕(证明为脑外病变)。增强明显较均匀强化(其内示少许斑片状更高强化),可见典型的脑膜尾征。应该是比较典型脑膜瘤 。,手术病理结果:脑膜瘤。 mri见肿瘤基底较宽,但术中发现,肿瘤基底大部分游离

4、(可以掀起),主要附着在鞍结节及蝶骨嵴。,脑脓肿,男性,72岁。左侧肢体乏力10天,出现意识欠清2天。 体检: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1.5mm,对光反射迟钝,意思模糊,嗜睡状。左侧肢体肌力级,感觉重度减退。,脑脓肿,患者入院后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抽出淡黄色液体约80ml,术后诊断:脑脓肿。,右颞叶星形细胞瘤(级),性别:m 年龄:27 病历摘要:反复发作手足抽搐伴不省人事4年 。,右颞叶星形细胞瘤(级),右颞叶星形细胞瘤级,患者年纪较轻,较长时间癫痫发作,结合影像表现(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考虑右侧颞叶1级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 手术所见:右颞叶较肿胀,颞极可见肿物,边缘欠清,质脆,呈鱼肉状,前缘

5、内侧紧靠大脑中动脉。后侧至颞极5cm,予肿物切除术。 病理所见:送检脑组织中见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结合临床考虑 星形细胞瘤级。 免疫组化:vimentin(),syn(),s100(),nse(),ck(),gfap()。,脑膜瘤,性别:女,年龄:52 病历摘要:突发晕厥。抽搐2小时,失语1小时 。,脑膜瘤,mri表现:宽基底附着于脑表面,平扫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肿瘤边缘伴囊变不强化,完全符合脑膜瘤表现。脑膜瘤囊变可发生在肿瘤边缘和瘤体内,也可均呈囊性,变化比较多,生长方式及影像表现各异。 手术所见:右顶肿物,基底位于脑膜,大小5.5x

6、3.8x3.5cm,边缘清,光滑,相应脑组织中度水肿,供血血管位于脑膜及大脑中动脉分支。 病理诊断:符合上皮型脑膜瘤。 免疫组化:vimentin(),nse(),gfap(),ema(),syn(),s100()。,丘脑出血,性别:m 年龄:29 病历摘要:头痛。双眼视力下降 。,丘脑出血7天后复查,丘脑出血1月后,胃癌脑转移,男性,58岁,半月前开始言语不清,记忆力丧失,答非所问,问其家庭及自身情况回答不清楚。查体:bp95/100mmhg,贫血貌,心、肺、腹未见异常。7年前行胃癌切除术。,胃癌脑转移,胃癌脑转移,胃癌脑转移,胃癌脑转移,胃癌脑转移,临床病史讨论:(半月前开始言语不清,记忆

7、力丧失,答非所问,问其家庭及自身情况回答不清楚);病史非常有特点,肿瘤位于颞叶略靠后方皮质区,即颞上回后部,此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又称听话中枢,此区靠近听觉区。其主要功能是对语言的理解,该区损伤,患者虽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讲话的意思,即答非所问,称为感觉性失语。本病例不但影像表现典型,而且临床表现也非常典型!,AVM,女,56岁,右侧肢体麻木一月 。,颅内动脉瘤,患者女,13岁,头痛入院 。,脑裂畸形并灰质异位,男,54岁,近日头疼 。,耳源性脑脓肿,患者、女、46,头疼一月,加重一周,一月前曾有发烧史,5年前有右耳聋、流脓病史。,耳源性脑脓肿,耳源性脑脓肿,脑转移瘤,f ,41

8、,反复癫痫发作4个月,进行性加重 。,脑转移瘤,脑转移瘤,脑转移瘤,该病变没有脑膜尾征,未见明显的沙粒样钙化,而且病灶应该是位于脑内的(未见到白质塌陷征),且病灶中心最大层面于颅骨内板呈锐角相触,虽然呈整体明显强化,但是不考虑脑膜瘤。 胶质瘤脑内多见,若此病灶考虑胶质瘤,应是34级,但水肿区偏少,仅见实性成分,认为不首先考虑它。 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可考虑,但是前者一般多见于深部,后者多见于皮质、皮髓质交界区,因此该病首先考虑单发转移瘤; 综上所述,考虑:1、转移瘤,2、淋巴瘤,3、胶质瘤(34级)。 术中所见:肿物位于左额叶近中央前回区,质韧,周围水肿,边界尚清,大小约3x3x3cm,与硬膜无

9、粘连,颅骨无破坏,血供一般。 病理诊断:(左额叶)肿物:符合粘液腺癌,考虑转移癌可能。 免疫组化:ck(+)、ck(l)(+)、ema(+)、vimentin(-)、s-100(-)、nse(-)、gfap(-)、syn(-)。特殊染色:ab()。,右枕叶星形细胞瘤-级,女性,49岁,反复头痛1年,加重1天,无呕吐。,右枕叶星形细胞瘤-级,右枕叶星形细胞瘤-级,右枕叶星形细胞瘤-级,右枕叶星形细胞瘤-级,右枕叶星形细胞瘤-级,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男,24岁,尿频、尿急,马鞍区麻木3年,伴行走不稳半年。曾在外院泌尿科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显。 查体:轻度贫血状态,腰骶部无异常毛发,胸椎轻度后凸

10、,腰骶部均有压痛及叩击痛,活动轻度受限,马鞍区感觉消失,大小便功能严重障碍,充盈性尿失禁,双下肢肌力为iv级,行走不稳,偏向右侧。,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MRI平扫,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MRI增强,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x线片示:腰1下缘至腰4上缘椎弓根间距明显增宽,椎弓根变扁,椎体后缘明显受压,边缘完整,有压迫性骨反应,椎体前后径缩短,椎管明显扩大。,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MRI征象:T12-L3水平椎管内硬膜内占位性病变,沿椎管纵向发展,平扫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病灶边缘中度强化,中心无强化,为液化坏死,病灶沿着脊髓圆锥向下生长,病灶上方蛛网膜下腔稍增宽,因此定

11、位为髓内硬膜内占位,常见的应该是室管膜瘤,如果脊髓圆锥无受侵,应考虑到神经鞘瘤,因此MR倾向室管膜瘤。 术后病理诊断,表皮样囊肿,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手术记录:以l3-4为中心的后正中切口,上下延长,切口长约30cm,保留棘上韧带的连续性,咬除t12-s2的棘突及双侧部份椎板,保留小关节突,充分显露囊肿全段的硬骨脊 膜,切开硬脊膜,小心显露囊肿,为避免损伤脊髓,先切开囊肿壁,将内容物(油脂样物质)取出后,再小心切除囊壁。检查无残留,核对纱布、器械等无误,依次缝合各层。 术后五个月复查:双下肢肌力恢复级,马鞍区感觉恢复,阴茎能勃起,大便三天一次(术前7天一次),充盈性尿失禁好转。,椎管内硬膜

12、下表皮样囊肿,椎管内硬膜下表皮样囊肿是腰腿痛及影响大小便一个较为少见的原因,此例病人自T12-S2,长约29cm,国内少见报道。 表皮样囊肿主要发生于硬膜下,可见于椎管之各区段。囊肿常压迫骨性椎管扩大,扩大的骨性椎管边缘可以整齐光滑,也可不规则状。 较小囊肿常呈圆形隋园形或方形,境界清楚,囊肿大时上、下范围可以很长,外形不规则。 由于囊肿内成份复杂,信号常不均匀,在t1加权图囊肿内常有多少、不等高信号存在,为囊肿内含有液态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所致。含量少者高信号仅位于囊肿周围或中心,散在分布,含量多者囊肿之大部份或全部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囊壁及囊液均不强化。 从影像上看,本病例表现不典型,需要和星

13、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肠源性囊肿等鉴别。,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患者女性,68岁,近一月前家庭搞卫生,突然扭腰出现右臀部和右下肢后部酸痛与麻木,症状持续不减,故来医院,临床申请mr检查.,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椎管内脊膜囊肿按nabors方法分为、 3种类型,型又分2个亚型,a 型(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 )和b型(骶管内脊膜囊肿 )。本例神经根袖囊肿是椎管内脊膜囊肿中的型。 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a 型):mr表现较具特征性,其mr特征有:t1wi上囊肿呈境界清楚的长条状囊袋影,位于脊髓背侧,囊液呈均匀性低信号。病变区段椎管增宽,脊髓受压、

14、萎缩变细,紧贴椎体后缘,硬膜外脂肪消失而堆积于囊肿的上下端,呈弧形或杯口样改变,根据硬膜外脂肪的改变可以清楚地显示囊肿的上下境界。t2wi上囊液信号呈均质性高信号。囊肿与脊髓之间有低信号细带相隔。增强扫描囊壁及囊液未见增强。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的mr表现较典型,一般无需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骶管内脊膜囊肿(b 型):mr表现特点为囊肿位于骶管内,呈卵圆形、串珠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t1wi上囊液呈均质性低信号,与硬膜囊末端有高信号脂肪相隔。骶椎后缘可以受压呈弧形压迹。t2wi上囊液呈均质性高信号。骶管内脊膜囊肿可以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或不交通,前者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而后者常引起临床症状。mr流

15、动敏感序列可以鉴别两者,相交通者囊液呈低信号强度,不交通者囊液呈较高信号强度 。,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根性囊肿(型):mr表现特点为根性囊肿发生于神经根袖,常偏向一侧。可以发生于脊椎的任何节段,并能进入椎间孔或骶管内,呈卵圆形、长条状或哑铃形。囊肿内有神经根通过。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1wi上呈均质性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及囊液均不增强。发生于骶管内的型囊肿常使骶管扩大,骶椎受压呈弧形压迹。型囊肿需要与囊性神经鞘瘤相鉴别。神经鞘瘤可以发生于脊髓的各个节段,不仅可以累及硬膜下或硬膜外,而且可以同时累及硬膜内外。神经鞘瘤可以伴有囊变。但囊性神经鞘瘤的囊液于t1wi上与脑脊液

16、信号相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上囊液信号比脑脊液信号更高,呈明显的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性神经鞘瘤的囊壁或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同时神经鞘瘤可以伴有出血。发生于骶管内的型囊肿需要与骶管内脊膜囊肿相鉴别,前者常偏向一侧,囊内有神经根通过;后者常位于骶管内正中,使神经根受压移位。,多发性神经根袖囊肿,椎管内硬膜下脊膜囊肿(型):因囊壁较薄,mri一般不易显示囊壁,缺乏直接征象,仅能通过一些间接征象做出诊断。但其mr表现具有以下特点:型囊肿可以累及整个脊椎也可以仅累及局部蛛网膜下腔,囊肿常位于脊髓背侧,腹侧少见;囊液可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或不通;因囊液信号同脑脊液信号相似,故囊肿与正常蛛网膜下腔不易区分,仅能通过脊髓受压情况来判断病变的范围。部分病变因蛛网膜小梁增生明显,t1wi上囊肿内可见细丝样中等信号增生的蛛网膜小梁影。先天型囊肿可伴有脊椎的发育畸形、脊髓低位固定等。型囊肿需要与肠源性囊肿相鉴别:肠源性囊肿常位于脊髓腹侧;可嵌入脊髓内,使病变上下端脊髓呈杯口样改变;囊液信号在t1wi上往往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可以伴有半椎体等脊椎畸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