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92740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次分裂之前 (占细胞周期的9095%) 特点: 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 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同时有适度的生长。 细胞核 核膜 染色质 核仁 结果:每个染色质都形成两个姐妹 染色单体,呈细丝状形态 着丝点 注意:染色体的计数以着丝点为标准。 前 期 膜仁消失两体现: 核膜核仁 染色体、纺锤体 两条 消失, 出现。染色体 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每条染色体包含 并列 的姐妹染色单体。 中期 形清数晰赤道齐: 着丝点染色体的 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高 度螺旋化,最易看清楚。 后期 点裂数增均两极: 着丝点 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 纺

2、锤丝收缩、 断裂、 分开,形成 分别向两极移动。 末期 两体消失膜仁现: 染色体、纺锤体核膜核仁 细胞壁 消失, 重新出现(在赤道板 位置形成 )。 配子能否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所谓配子:就是有性生殖时生 殖系统所产生的性细胞。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 生物以有丝分裂 的方式产生两性 生殖细胞。 推理: 从上一代到下 一代,体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发 生了什么变化? 推理: 4646 张三李四 有丝分裂 精子 卵细胞 4646 受精卵 受精 92 92 张五 假设错误 1.生物学家魏斯曼预 测:精卵成熟过程 染色体数目减半。 2.19世纪80年代,科学 家通过显微镜证实减 数分裂的存在。 问题:既

3、然有丝分裂不 能形成配子,那么配子 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4646 张三李四 减数分裂 精子 卵细胞 2323 受精卵 受精 46 46 张五 第第1 1节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 行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特殊的有 丝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4、结 果: 1、发生的范围: 2、发生的时期: 3、特 点: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由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的生 殖细胞时 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 (一)定义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二)、

4、精子的形成过程: 曲细精管 睾丸 1、形成场所: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内有大量 的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是原始的生 殖细胞,染 色体与体细 胞相同。 2、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 )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 变形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雄性动物性成熟后,一部分精原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2、形成过程: 分裂间期 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 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 染色单体构成。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

5、分裂一、减数分裂 特点: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出现 特点: 同源染色体: 联会: 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 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的四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前期 注意: 在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 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1、该图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2、该图有几条染色体? 3、该图有几个DNA? 4、该图有几条染色单体?

6、2 4 8 8 5、该图有几个四分体? 2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特点: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后期 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移向两极。 (着丝点不分裂)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末期 染色体数目减半, 无同源染色体。 特点: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前期和中期 特点: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前期中

7、期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后期 特点: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子染色 体,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极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减末期 特点: 细胞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变形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同源染色体分离 联会、四分体 间期分裂期 2N 2N N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初级精母细胞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减少了一半同源染色体分离 精原 细胞 初级 精母细胞 染色体 复制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基本与有丝分裂相同)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

8、胞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无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N N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 次,最后导致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 生殖细胞有雌、雄配子两种。 二、卵细胞的形成 卵细胞 1、形成部位: 卵泡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卵巢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极体 退化 第 一 次 分 裂 第 二 次 分 裂 卵细胞 极体 极体 2、形成过程 减I间期 减I前期减I中期 减I末期 减II前期 减II中期 减II后期减II末期 2、形成过程 卵原卵原 细胞细胞 (2N)(2N) 染色染色 体复体复

9、制制 初级初级 卵母卵母 细胞细胞 (2N)(2N) 减减 极体极体 (N)(N) 次级次级 卵母卵母 细胞细胞 (N)(N) 减减 减减 极体极体(N)(N) 极体极体(N)(N) 极体极体 (N)(N) 退化退化 卵细胞卵细胞 (N)(N)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图解 精(卵)原细胞(2n)精(卵)原细胞 增殖 初级(卵)精母细胞 (2n) 染色体复制 细胞生长 次级精(卵)母细胞 (n) 联会 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精(卵)细胞(或极体) (n) 染色单体分离 减减 减减 减 数 分 裂 间

10、 期 分裂期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二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精子、第二极体 、卵细胞 前期 I 中期 I 中期II 后期 I 后期II 末期 I 前期II 末期II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染色单体DNA 4N 2N 4N 4N 4N 2N 2N 2N N 2N 0 0 0 4N 4N 4N 4N 2N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 2N N N N 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相 同 点 无变形过程有变形过程是否变形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4个精细胞子细胞数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分裂形式 卵巢精巢(睾丸) 形成场所 不 同 点 卵细胞精子

11、1.都经过减数分裂; 2.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3.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 4.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减半; 5.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奇数 偶数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三判断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如联会 (有丝分裂) 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 减 减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12、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中期 中期 比一比比一比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后期 后期 比一比比一比 认一认 减后期 精细胞/卵细胞 减前期 减前期 减中期 减中期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 时,进行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特殊 的有丝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一)定义: 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睾丸 2.形成过程 1.形成部位: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巢 2.形成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 ) 精原细胞 间期: 初级 精

13、母 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 次级 精母 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I: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中I: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I: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的自由组合 末I: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前: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 结果: 精原细胞分裂形成4个精子 精子染色体(DNA)数目减少一半 末: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细胞 有同 源染 色体 二 受精作用 父亲体内的 所有精 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 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 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 ,“一母生九子,九子 各不同”,同样的精( 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 的配子吗

14、?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1种; ()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 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 二、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2.过程: 3.结果: 两性生殖细胞成熟后,精子和卵细胞相互 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受精卵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 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

15、半来自 卵细胞(母方) 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 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 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二、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 (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 染色体的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 和变异都是十分的重要的。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 1.有纺锤体出现;2.染色体复制一次;3.都 有子细胞产生;4.减实质是有丝分裂。 相 同 点 减后期后期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源染色体不分开 联会后形成四分体不联会、无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04n2n004n0染色单体数 减半(2n4n2nn)不变(2n4n2n)DNA分子数 减半

16、(2n2nnn)不变(2n4n2n)染色体数 4精子或1卵子和3极体2子细胞数 二次一次分裂次数 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细胞类型 不 同 点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作业二: 总结 : 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卵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原因是( )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数目减半( )次,分别发生在( )和( )。 4、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精子、卵细胞、第二极体 中( )同源染色体。 5、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 ) 6、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次, 细胞连续分裂( )次 4个 减I 同源染色体分离 2 减I

17、减II 无 等分 1 2 1个 练习 1、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经过减数 分裂产生的配子,同时含有3个来自父方( 母方)染色体的配子的概率( ) A、1/2 B、1/4 C、1/8 D、1/16 C 2.已知 A , a ; B, b ; C , c 为三对同源染色 体,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 体的分布是 ( ) A、AbC , aBc , AbC , aBc 。 B、aBC , AbC ,ABC , abc C、Abc , aBC , aBc , ABc 。 D、Abc , AbC , abC , aBc 。 A 同一双亲的后代之间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是 因为( ) A、双亲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B、双亲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不同 C、双亲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方式不同 D、双亲分别形成不同的配子和受精过程中 配子结合的随机性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