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98698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age 192,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一、痔,二、肛裂,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四、肛瘘,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一)痔的定义,痔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张、迂曲、淤血所形成的静脉团块。 最常见的直肠肛管良性疾病,(一)痔的分类,.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由直 肠上静脉丛扩张、迂曲而成。表面覆盖直肠粘膜。 好发部位:截石位3、7、11点 2.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直肠下静脉丛扩张、迂曲而成。表面覆盖肛管皮肤。 3. 混合痔:位于齿状线附近,由同一部位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吻合,扩张、迂曲而成。 内痔+外痔=混合痔,?,护理措施:体位,(一)痔的病因,1.

2、肛窦、肛腺慢性感染,使静脉壁失去弹性。 2.长期饮酒、辛辣食物,致局部充血。 3.腹内压增高:阻碍直肠静脉回流,如便秘。 4.解剖因素:最低位,无静脉瓣,周围组织松 弛。,(一)痔,(一)痔:临床表现,1.内痔 便血(最常见的症状):排便时无痛性出血。 痔块脱出:为暗红色,初期可自行回纳。,表1 各期内痔表现特点,(一)痔:临床表现,2.外痔:一般无特殊不适,形成血栓性外痔可出现剧烈疼痛及局部肿胀。以血栓性外痔最常见,是(当用力排便时导致皮下静脉丛破裂)血液在肛缘皮下静脉丛形成血栓而成,表现为暗紫色、半球形的血凝块,形成硬结。 3.混合痔:具有内、外痔的表现。,(一)痔:临床表现,三期内痔,血

3、栓性外痔,(一)痔:辅助检查,肛门镜检查(I期、期)了解痔块情况。 对有脱垂者,在蹲位或排便后可观察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外痔在肛门表面即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大小不一。,(一)痔:治疗要点,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调节饮食,防治便秘和腹内压的增高 2注射疗法:是将硬化剂注射于粘膜下痔血管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促进纤维组织增生,痔内静脉闭塞,痔块萎缩。 3胶圈套扎疗法:是将特制胶圈套至内痔根部,利用胶圈的弹性阻断痔的血供,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 手术疗法 适用于、期内痔、混合痔和血栓性外痔。,(一)痔:治疗要点,(二)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溃疡 好发部位:肛管后正

4、中线 病因主要是: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加上排便时用力过猛排便时机械性损伤,(二)肛裂:临床表现,1、疼痛: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 (主要症状)。 2、便秘:因疼痛惧怕排便。 3、便血:排便时有少量鲜血于粪便表面。 4、肛裂“三联征”: 肛裂、前哨痔和肛乳头肥大。 对肛裂病人禁作直肠指检,以免引起疼痛。,(二)肛裂:,齿状线以上的神经是植物神经,没有明显痛觉,故内痔不痛,手术时是无痛区; 齿状线以下的神经是脊神经,痛觉灵敏,故外痔、肛裂非常痛,手术时是有痛区。,(二)肛裂:治疗要点,非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新鲜肛裂 注意:局部温水坐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括约肌痉挛及其引起的

5、疼痛,保持局部清洁,促进裂口愈合。 手术冶疗:多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定义:是指发生在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腺开口于肛窦,而肛窦开口向上粪便易积聚,便秘、腹泻时易引发肛窦炎,感染可向上、下、外扩散至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如引流处理不当,易形成肛瘘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因:多数由肛窦炎、肛腺感染引起,少数为肛周皮肤感染、损伤引起。,(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表现,1、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多见) 局部表现明显,肛门周围持续性跳痛,局部红肿、 触痛,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全身症状较轻。,2、坐骨肛管间

6、隙脓肿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 局部由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少见 局部症状不明显,有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严重时有感染性休克。,(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治疗,早期: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理疗,热水坐浴;口服缓泻剂以减轻病人排便时的疼痛;全身支持,防治休克。,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以波动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保证引流通畅,以免日后形成肛瘘。,切开引流,(四)肛瘘,定义:直肠下段或肛管与肛周皮肤间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典型的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 病因:大部分由直肠肛管周围

7、脓肿引起 肛瘘形成的三个步骤: 肛窦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四)肛瘘,分类: 按瘘口和瘘管的多少分为 单纯性肛瘘 (只有一个瘘管) 复杂性肛瘘 (有多个瘘口和瘘管),按瘘的部位分为 低位肛瘘(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高位肛瘘。,(四)肛瘘:临床表现,1、 疼痛:多为隐痛不适 2、瘘口排脓:肛门周围的外口不断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排出(主要症状),在脓液排出后,开口可暂时性闭合,当脓液积聚到一定量时,再次冲破外口排脓,症状缓解。如此反复发作。较大的高位肛瘘常有粪便或气体从外口排出。 3、发热:引流不畅时,脓液聚集,毒素吸收。 4、肛周瘙痒:脓液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不适,严重时出现湿疹。,

8、(四)肛瘘:临床表现,体征: 外口呈红色乳头状突起或凹陷的外口,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 直肠指检时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有时可扪到硬结样内口及条索样瘘管。,(四)肛瘘:治疗要点,(一)瘘管切开术或切除术 适用于低位肛瘘。 (二) 挂线疗法 适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 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使被结扎组织受压坏死,起到慢性切割作用,将瘘管切开;瘘管在慢性“切开”的过程中,底部肉芽组织逐渐生长修复,可以防止发生肛门失禁。,(四)肛瘘:治疗要点,肛瘘:治疗要点,直肠息肉,直肠内壁的隆起性病变,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组织。,1预防便秘 指导病人多吃富含

9、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鼓励多饮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纠正排便时看书看报等使排便时间过长的不良习惯;告知习惯性便秘者,轻症可每日服用适量蜂蜜,重症可用缓泻剂,如液状石蜡、酚酞等药物;粪便过于干结有排便困难者,应及时灌肠通便。,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护理,2肛门坐浴 水温? 高锰酸钾浓度? 时间?,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护理,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护理,3指导病人坚持保健运动 对长期站立或坐位工作的人,指导其坚持做保健操和肛门括约肌的舒缩活动,以促进盆腔静脉回流,促进肠蠕动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具体锻炼方法:可取站、卧、坐、躺等任意姿势;作肛门舒缩活动,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收缩肛门时,大腿及腹部肌肉放

10、松。每次肛门收缩时,持续缩紧肛门3秒以上,然后放松;连续活动l015分钟;每日锻炼34次,坚持数日便有疗效。,术前护理:检查时的体位,膝胸位:病人屈膝伏卧跪于检查床,两肘屈曲着床,头部伏于枕头,适用于较短时间的检查。是检查直肠肛管疾病最常见的体位。 侧卧位:向左侧卧,左下肢髋、膝微屈,右下肢髋、膝屈曲各约900,适用于年老体弱的病人。 截石位:是直肠肛管手术时常用的体位。 蹲位:病人下蹲,用力增强腹压,适用于检查内痔脱出、直肠息肉或直肠脱垂。 5、弯腰前俯位:肛门视诊最常用的体位。,护理措施:体位,肛管狭窄、肛裂、肛周急性感染或女性月经期不做内镜检查,护理评估:记录(钟表定位法),在发现直肠肛

11、管内的病变时,先写明何种体位,再用时钟定位法记录病变的部位。如检查时取膝胸位,则以肛门后正中点处为12点,前方为6点;截石位时定位点与此相反。,护理措施:手术后,1.病情观察 (术后出血)可查看切口敷料,了解渗血情况,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观察面色变化。如有出血征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病情备好消毒凡十林纱布,以填塞直肠肛管,达到压迫止血作用,同时作好输血准备。,护理措施:手术后,2.饮食:直肠肛管疾病手术后一般不严格限制饮食,手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23天内少渣饮食。 3.保持大便通畅:直肠肛管手术后一般不控制排便,但要保持大便通畅,并告诉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痔手术后23天可服阿片酊,以适当减少肠蠕动、有控制排便的作用,手术后3天内通过饮食管理等尽量不解大便,以保证手术切口良好愈合。直肠肛管手术后,一般在710日内不灌肠。,护理措施:手术后,4.换药与肛门坐浴 (排便、坐浴、换药三者的先后顺序?) 直肠肛管手术后应保持局部清洁,肛门伤口要每天换药。伤口在排便后更换敷料,因排便时伤口易被粪便污染,便后即用温水坐浴,指导病人用0.02高锰酸钾溶液3000ml坐浴,温度为4050,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坐浴后再更换新的敷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