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0715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 中国人口概况1、 人口概念:何谓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2、 人口的构成:人口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民族、语言、性格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过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人口为12.9533亿(2005年1月26日达13亿,占世界22%的人口生活在世界7%的土地上。)(回顾)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中国13.08亿,印度11.14亿,美国278亿,印度尼西亚2.12亿,巴西1.70亿,巴基斯坦1.56亿,俄罗斯

2、1.47亿,孟加拉国1.29亿,日本1.27亿,尼日利亚1.12亿,墨西哥1.075亿。(过渡)今日的人口是昨日人口的后代。人口的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因此要了解中国当代人口的增长概况,就必须先对中国古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的增长历程作一简单回顾。二、 中国人口的历史进程时间公元前(西汉末年汉平帝王)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1900年1949年人数1000万1亿2亿4亿约5.42亿时间1954年1969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人数6亿8亿10亿11.34亿12.9533表格的启示:1、我国人口每增1亿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2、 思考康乾盛世(约130

3、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疆域巩固,社会安定(1、平定三藩之乱。 2、收复台湾,设府县,归福建省管辖。 3、平定准部、回部叛乱,克服北方游牧民族离心势力,将西北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完成历代始终没有解决的北方民族管辖问题。4、设驻藏大臣。5、将西南“改土归流”。 6、废长城而不用,体现中外一家。 7、疆域空前广大。 8、全国5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 实行增加人口不增加赋税的政策(公元1712年,宣布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十年为准.以后多增人口不再征税,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使人口飞速增长。3、1841以后至建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人口增长减缓: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经济落后、战争

4、、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思考这段时间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增长模式):仍是农耕社会,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4、建国后,人口增长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正由传统型向现代性过渡(但仍为传统型)。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人均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加上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等口号在当时广为流传)的影响,人口迅速增长。 补充:新中国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及成因 一、20世纪5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5、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人均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居民期望寿命由1949年之前的35岁;提高到2005年73.0岁),加上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等口号在当时广为流传)的影响,人口迅速增长。 二、20世纪60年代初人口的缓慢增长 1959年至1961年, (也有人说是苏修撕毁合约,逼债,近年纰漏无此事)“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最大损失,由于饥饿、疾病等原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在4000万人左右。 三、1962年至1973年的人口迅速增长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补偿性

6、生育高潮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失控,人口增长迅速。四、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增长 1972年,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此阶段效果不明显,一对夫妇仍平均生育四个孩子,至1979年,总人口达到9.75亿。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 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但由于1962年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男女逐步进入生育年龄,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有1000多万。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已呈现“三低”的现代型模式,即低出生率、

7、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相当庞大。5、2000年迈入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的现代型(部分发达地区1978早已迈入,如上海)原因:国家的计划生意政策,导致出生率大幅下降。补充: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是死亡率在下降;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主要是出生率在下降(生育婚姻观念的转变)导致。西欧北美多自发性实现转型,日本新加坡等国是政府限制人口增殖政策与民众少生意愿结合才加速转型,中国是依靠政府推行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及其实施保障措施来完成(独女女户、二女绝育户中优先实行养老保险)。(过渡)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口显现独有的特点,也出

8、现了许多人口问题。指导学生观看考试地图册p102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三、 人口的基本特点及问题1、 庞大的人口基数、净增人口多,净增800万-1000万人。且增长快(近年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近几年发布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 2001年:全年净增人口884万人。 2002年:全年净增人口826万人。 2003年:全年净增人口774万人。 2004年:全年净增人口761万人。 2005年: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 2006年: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 2007年: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 2008年: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产生的问题:人口的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

9、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产生巨大压力,造成资源紧缺、深刻的环境危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每年还在1000万以上,因此新增社会财富的相当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抵消。以2000年为例,当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人口增长率为0.9,新增的人口要吃掉2.7%的经济增长率。这种高速度、低效益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过渡)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除此还实行保护环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007年3月19日 英国金融时报叶之宇(A

10、ndrew Yeh) 中国经常发布惊人统计数据,但最令人震惊的是与人口有关的统计数据。中国政府估计,过去30年,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的时间推延了近4年。)但是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主要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取得的,并不是通过发展经济、转变生育观念来实现的,所以这种低生育水平还很不稳定,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人口工作这根弦,继续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2、 年龄结构日益老年化(未富先老)(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达的上海在年就进入老年型社会,而青海、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预计到年左右才进入老年型社会)(1

11、)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以上)年轻型(增长型)40以上4以下成年型(稳定型)30-404-7老年型(衰竭型)30以下7以上过渡类型多属年轻型,现代型多属老年型。因此发达国家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女性老年人多),发展中国家多出现人口年轻化现象。(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人口年轻化: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12、女性老年人偏多,如日本);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医疗保障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延伸劳动力供应链条,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人力资本配置)、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廉价劳力即“人口红利”时代过后深层次措施:完成人口“劳动密集向知识密集”的转变以及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产业转型。3、日趋失衡的性别比(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一百一十七,少数省分(海南、广东、湖北等省份都高达125以上,而西

13、藏、新疆则都在正常范围以内)高达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专家预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调将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已通过清理整顿非法B超检查和非法引产等方式,力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预计到从2015年开始,中国将会急速进入老龄化进程,到2050年老年人比例将上涨至30%。这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 不均衡的人口分布(1)人口地理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亦称爱辉)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约43%),人口占94.4(约94%),西北半壁占57.1

14、(约57%),而人口仅占5.6(约6%)。黑河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胡焕庸1901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1998年4月30日在上海病逝。胡焕庸先生一生孜孜耕耘于地理学、人口学等多个领域,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开创者,也是我国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原因: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地区差异悬殊。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东南部地区人口众多,西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农业(种植业)地区人口多,林牧业地区人口少;开发历史早的地区人口多,开发较迟的龅区入口少, 沿江、滨海

15、、临铁路干线地区人口多,交通不便地区人口少。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部地势相对低平,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面临海洋,降水丰沛,是重要的耕作区,这里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密集。该线西北部深处内陆,多山地高原.耕地较少,属于干旱广半干旱气候或高寒气候,降水稀少,大多是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过渡)(2)人口分布的不均,还表现在不同省区的人口总量和密度排序上。A、超过9000万人口的省:河南、山东、四川B、2007年中国各省人口排名 名次 省份 人口数(万人) 1 河南省 93922 山东省 93093 广东省 9304 4 四川省 8169 5 江苏省 7550 6

16、河北省 6898 7 湖南省 6342 8 安徽省 6110 9 湖北省 5693 10 浙江省 4980 11 广西 4719 12 云南省 4483 13 江西省 4339 14 辽宁省 4271 15 黑龙江 3823 16 贵州省 3757 17 陕西省 3735 18 福建省 3558 19 山西省 3375 20 重庆市 2808 21 吉林省 2723 22 甘肃省 2606 23 内蒙古 2397 24 台湾省 2293 25 新疆 2050 26 上海市 1815 27 北京市 1581 28 天津市 1075 29 海南省 836 30 香港 692 31 宁夏 604 3

17、2 青海省 548 33 西藏 281 34 澳门 53.1C、人口密度500/km2的省市:澳、港、沪、津、苏、京、台、鲁、豫D、人口密度10人的省区:藏、青、新(10人)5、农村人口比重大、但人口城镇化明显加速。(2000年发展中国国家平均水平为44%,而中国2004年的是41.76%)(大部分城市除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阶段,而其他城市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表现为加速阶段)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一70,较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

18、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过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中国城市化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城市化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一)环境污染二)生态破坏(如改变大气成分,影响水热状况;有害物质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地下水运动发生改变)2交通拥挤(交通阻塞还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居住条件差(大多发展中国家分布着贫民窟和

19、棚户区)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也会影响社会治安、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等)解决措施:(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主要措施: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采取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1控制城市规模(根本措施)、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分散城市职能,改变布局,疏散市中心人口,工业向郊区扩散)(我国关于城市发展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2008年1月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不再有“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字眼,而是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新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其他

20、:首先,对城市交通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例如: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错开职工上下班的时间,实行单双号交通行驶制度;实行公交优先的原则,禁止大货车进入市中心。其次,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形成地下,地上相结合的立体交通。如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1)控制污染物排放量,适当分散污染源;(2)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3)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园林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成为衡量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准。6、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原因:由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21、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优先照顾,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因此少数民族人口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二是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有别于汉族的比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少数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明显高于汉族。三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过去没有正确表明自己民族成份的人,近年来陆续改变了自己的民族成份,同各民族通婚,家庭中所生子女,往往选择少数民族成份的居多,这些都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优惠政策:高考加分等)7、人口素质有待提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江泽民说过:“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

22、量的竞争。”因此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计划生育国策,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人口素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因素。(1)从先天的遗传因素看,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是指人体和智能的发育是否健全和完好以及体质、体力、耐力等。反映人口健康素质的主要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和平均寿命,其次是残疾者比例(包括智障和近视眼)发病率。(据新华社2006年12月02日电,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据中国新闻社2006年7月的报导,目前中国约有近四亿的近视患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新增近视者超过三千万人的速率递增。2005年,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式,选择1

23、8个有代表的行政区,从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随机抽样,调查总数为30万人,其结果显示,在校学生视力不良(主要为近视)的检出率为:小学生为26.96%,初中生为53.43%,高中生为72.80%,大学生则为77.95%。而最近的资料表明,我国6至22岁学生的近视率达到63.67%,而且发病年龄尚存在低龄化趋势,发病人数还趋于逐年增加,同时,儿童中还有3%-5%患有弱视。)附:湖南武陵源一个山村,1300名村民中,痴呆傻人103名。贵州有个苗族乡,350名已婚妇女中有175名是与本乡男性结婚的,它们的后代有57名是傻人。(2)人口的文化素质低:北京文盲率最低(约6.38%),西藏文盲率最高40.0

24、1%,青海、甘肃、云南、贵州都在20%以上。四、中国人口迁移(华人华侨必讲)(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移民支边 战争自然灾害等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

25、了长江流域。(胡焕庸线)黑龙江瑗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我国东南42.9%的土地,约有94%的人口居住;西北的57.1%的土地约6%的人口居住。备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口迁移事件1、“永嘉之乱”时期的人口迁移。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约90万人从黄河流域向江淮流域(苏、皖、鄂、川等地)南迁,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事件。2、“安史之乱”时期的人口迁移。发生在唐代,约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了均衡。3、“靖康之乱”时期的人口迁移。发生在宋朝,近100万人向南方迁移,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人口重心、文化重

26、心自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4、“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上溯到唐朝,规模最大一次,元末明初因战争湖广人口锐减,朱元璋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清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移民迁入四川,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由湖南、湖北、广东等地迁入四川的移民及其后裔多达600 多万。 5、“走西口(张家口)、闯关东”时期19 世纪后期的旧中国,1860 年起清朝开放东北的“封禁地”,以后又

27、采取鼓励政策,山东、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迁入东北;俄国和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两国竟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抢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河套)、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华北各地如河南、陕西等地的移民,而以山西人为主流的走西口。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唐朝时,我国东南部有居民迁往东南亚等地落户谋生。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开通海上商路后,去海外谋生的人口逐渐增加。 6、“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随着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招募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贩卖广东、广西、福建一带的居民南下东

28、南亚,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同期,我国也向海外输出华人劳工,他们的足迹遍布美国、澳大利亚、古巴、秘鲁、巴西等国。受移入国政府歧视政策影响,华人劳工备受欺凌压榨,生活苦不堪言,加之生存环境恶劣,死亡率极高。华工通过艰苦创业,积累了大量资本。他们把资金投向近代工商业,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如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就是侨商陈启沅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厂巧明火柴厂,由侨商卫省轩创设。据统计,从1862到1949年,华侨仅在广东、福建、上海三省市的投资企业数即达25510家。现在海外华人中经济上最成功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印尼两亿人口,约一千万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约六百万华

29、人;泰国六千五百万人,约九百万华人;新加坡三百万多人,华人占90%;菲律宾9千万人,华人大约一百万,不过1%,东南亚华人,给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们的经济实力,比如,在马来西亚,70的中小企业被华人拥有。7、台湾大陆间的“1949大迁徙”,百年中国最大规模的迁徙,两百万人颠沛流离,离乡背井的背后,是机器设备、物资、军事力量、技术人才、黄金储备和外汇、故宫文物的迁移。附:华侨与华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1)华侨:长期定居国外的中国人(2)华人:定居国外并加入居留国国籍的中国人。华侨和华人原籍以广东、福建最多,(广东和福建人因生活因难、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大批漂洋过海“下南洋

30、”去谋生的或被贩卖至东南亚、北美、澳洲开矿和筑路。后来、许多华侨及其子女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这部分人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保留申国国籍的人、称为华侨。华人在东南亚不少国家的居民中占有很大比重、例如在新加坡占76%、在马来西亚占35%。泰国、印尼、越南等国的华人也很多。他们对东南亚的开发,增进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以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如陈嘉庚组织南洋各界捐献物资抗战,组建南洋机工归国服务团、李光耀)有些海外华侨多的县市被称为“侨乡”,泉州、漳州、厦门、梅州、汕头,(这也是为什么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而定居在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同胞不称之为华侨,而称港澳台同胞。(稍后此归纳东南亚

31、排华与国籍问题 -最后一页)3、迁移原因: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最直接的有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历史上,每当北方地区发生一次战乱或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总体上特点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频率较低;自发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少,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等管理制度的控制较多。因为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1)活跃时期:19541960年,建国初期的活跃经济。(2)低潮时期:19611976年,文革期间的严格管理。(3)回升时期:19771984年,改革开放的

32、初级阶段。 2、人口迁移的方向净迁出地区: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持平地区:西藏净迁入地区:其它地区(共24个省区) 3、人口迁移原因(7点)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三线工程);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老革命根据地干部南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如江西师大搬迁与泰和办学);新修水利水库库区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六、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总体上特点 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以自发性的移动为主。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223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

33、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1、 人口迁移方向:从农村到城市(民工潮:麻雀东南飞);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的城市和工矿地区(科技人才“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他:移民扶贫、异地开发(宁夏实施了扶贫引黄灌溉工程,100万贫困农民搬迁到新灌区定居,这是我国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扶贫移民工程);水利工程移民(三峡移民到2000年底,已安置移民25万);西部大开发(为加快西部开发,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34、民族团结,中央及西部各地方政府都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东部地区的高素质人才流向西部。形成了新的人口迁移潮流。即自东向西的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教材9页图1.8);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问题:教材中的教材9页图1.8,找出80年代中期前后人口迁移发生反方向变化的省区?试简单分析其原因答:辽宁、上海由人口净迁出转为人口净迁入;河南、安徽、浙江、湖南、广西等由人口净迁入转化为人口净迁出。辽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基地。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力。而河南、安徽、湖南、广西等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很多

35、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过剩;浙江外出经商的人口比例较大。纵观中国人口的迁移,可以说人口迁移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在更大的区域保存和发展。(通俗地说:华人=13亿大陆人口+2300万台湾同胞+700万香港同胞+50多万澳门同胞+1亿海外地区华侨们=14.305亿)使得多民族之间的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人口的迁移流动是中国历史发展、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中国海外移民人数三千五百万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中国移民遍布世界一百五十一个国家,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主要聚集地。 中国新移民早先从事四把刀(菜刀、木工刀、剪刀、理发刀)领域。一部分人利用中国商品价格优势

36、,经营商品的批发、零售与进口贸易、超级市场、金融及房地产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筑、农业种植、林业采伐行业雇用许多中国移民,从事俄罗斯人不擅长或不愿意做的重体力劳动。对原籍国而言,海外移民不仅可帮助中国缓解巨大就业压力,华人移民每年寄回家乡的大量汇款对地方经济和农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移民最大负作用是人才流失。改革开放后出国的中国移民,以留学人员、知识型人才占多数,估计在海外的中国大陆专业人才超过三十万人。这些由中国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养的人才,在科学、文教、研究及创造高附加价值的知识经济领域为移居国工作,对急需发展人才的中国是损失。五、中国的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融

37、合,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我国各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五次普查的数据)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 壮族(桂、滇,刘三姐山歌流传于世) 1617.88 满族(辽、吉、黑、冀、京) 1068.23 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 回族(分布最广) 981.68 苗族(云贵川、湘桂) 894.01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桃源的维族,原系新疆维吾尔族哈勒家族一支,其祖

38、先哈十八于明平定西北时,在徐达军中为前峰,屡战有功,后授荆襄指挥使。洪武四年(1372年),朱元璋调哈十八率其军“翦字营”南下驻军常德府,屯兵戍守于桃源县的枫树岗。后哈十八因战死沙场而封将军,子孙世袭,遂以“翦”字为姓,“就地落户”,繁殖人口。所以湖南维族都姓翦,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湖南维吾尔族人。)839.94 土家(鄂、湘)族 802.81 彝族(云贵川,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云南路南石林有黎族经典阿斯玛和阿黑哥的故事,火把节跳“阿细跳月”舞蹈) 776.23 蒙古族(内蒙古、辽、新、吉、黑、青) 581.39 藏族 541.60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39、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甘孜藏族自治州亦称康巴地区或康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北部,首府马尔康;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地区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 布依族(黔) 297.15 侗族(湘黔桂,以风雨桥著称) 296.03 瑶族(湘桂) 263.74 朝鲜族(黑、辽、吉林延边等地) 192.38 白族(云南大理、湖南) 185.81 哈尼族(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所修多级梯田闻名于世) 143.97 哈萨克族(新青甘,主要在北疆) 125.05 黎族(海南,纺织技术著称于世,黄道婆即为黎族人,竹竿

40、舞是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喜爱的舞蹈节目,红色娘子军闻名于世) 124.78 傣族(傣族) 115.90 人数较少的民族:塔塔尔族 0.49 赫哲族 0.45 高山族 0.45 珞巴族0.29(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集、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从各地区民族人口分布看,在我国31

4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少数民族人口,但呈不均匀分布。如: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1721万人)最多的(云南1433贵州1334新疆1143)。最少的是山西和上海,均为10万人。汉族和回族分布最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西藏94.07%新疆59.39%,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江西,只有0.27%。附百万口以下的民族及分布: 民 族主要分布地区民 族主要分布地区民 族主要分布地区傈僳族云南、四川羌族四川阿坝等地德昂族云南佤族云南布朗族云南保安族甘肃(生产铁制品有名)畲族闽、浙、粤、赣撒拉族青海、甘肃裕固族甘肃高山族台湾、福建毛南族广西京族广西(今越南主体民族)拉姑族云南仡(

42、yi)佬族贵州、广西塔塔尔族新疆水族贵州、广西锡伯族辽宁、新疆独龙族云南东乡族甘肃、新疆阿昌族云南鄂伦春族黑、内蒙古纳西族云南丽江、四川泸沽湖摩梭人普米族云南赫哲族黑龙江景颇族云南塔吉克族新疆门巴族西藏柯尔克孜族新疆怒族云南珞巴族西藏土族青海、甘肃乌孜别克族新疆基诺族云南达斡尔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俄罗斯族新疆、黑龙江仫(mo)佬族广西、贵州鄂温克族内蒙古、黑下列几个主要少数与其聚居区、地理环境相匹配的是(C) A彝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B满族河北燕山环绕的紫禁城 C白族大理苍山洱海高原风光D哈萨克族塔里木盆地天山草场水草丰美(2)中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43、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党和政府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地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出发,不仅把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而且规定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

44、字的自由)(3)少数民族风情宗教:汉族基本不信教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仰佛教:藏族(北传佛教与当地原始宗教结合形成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分红教和黄教两大支)、蒙古族(藏传黄教)、土族和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小乘佛教)、德昂族、布朗族中也有人信仰小乘佛教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主要是分布在西南地区的苗族、彝族、景颇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在京族、仫佬族、白族、彝族中还有人信仰道教。信仰萨满教的主要是分布在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的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中

45、的部分人。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纳西族曾信仰东巴教。其他的少数民族尚无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大都信仰神灵或原始的多神崇拜。节日和娱乐:傣族孔雀舞、泼水节。朝鲜族的跳板。蒙古族的摔跤、那达慕大会。汉族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即将来临,于4月13日开始,一

46、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俗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族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

47、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乐器:长鼓(朝鲜)、两面鼓(傣族)、马头琴(蒙古)、合欢萧(壮族)、冬不拉(哈萨克)、神鼓(藏族)、鹰笛(塔吉克、柯尔克孜族)、芦笙(苗族、侗族等)。居所:蒙古包(草原牧民蒙古族)、窑洞(黄土高原)、竹楼(西南少数民族)、平顶土房(北方)。三大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课外知识:东南亚各国为何排华?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排华的,这一现象不仅很多国人不解,西方的很多民众也是非常地不解。拿美国和英国的关系来说,因为最先英国是美国的宗主国,所以在美国独立后最开始的掌权者也基本是英国人,经过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