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0792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教杯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北京市“京教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心系士人情怀 深谙春秋礼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授课人房山区交道中学 贲鎏学科语文学段: 必修一年级高一教材书名: 语文一 (必修)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有一个观念已日益深人人心,那就是文言文教学应兼顾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做到三者的统一。语文学科核

2、心素养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强调“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基于以上理论的指导,学习历史文章,要让学生学会和历史对话,在历史背景下分析人物教学背景分析内容分析: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记述行人辞令,烛之武退秦师是其中的名篇,烛之武更是以勇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和以三寸之舌说退秦师的雄辩之才闻名于世。本堂课是第二课时,主题定位为“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尝试把“烛之武退秦师”这

3、一事件放在历史的背景中去观照,把烛之武放在中国传统士文化中去观照,更全面地了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身上表现出的中国传统“士”的特质,进而理解传统精神的现实意义,使整堂课有一个鲜明而全新的主题。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基本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在本文的教学中,除疏通文意、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借鉴层面上。我校是一所普通完中校,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略有不足,课前引领学生大量的梳理历史背景知识,整理资料,对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会和历史对话,学习尝试解读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形象。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手段技术准备:幻灯

4、片、文字资料教学目标1.以烛之武其人其事为中心,分析文言语句,理解和探究文本。2.在春秋历史文化背景下,体会烛之武这一人物对“礼义”的深谙和“士”的情怀。3.多角度分析烛之武形象,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成自我认知。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心系士人情怀 深谙春秋礼义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一、导入: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提示语猜出与本篇课文内容相关的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组成句子,回顾对文本内容的理解。1.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接受使命。临危受命2.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以退为进3.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秦晋之好烛之武临危受命,以退为

5、进,瓦解秦晋之好。从中可见,事件核心人物是烛之武。我们本节课,走进春秋时期,走进诸侯纷争的年代,来认识烛之武这一历史人物。【设计意图】通过先猜成语,再组成句子,回顾上节课对课文的梳理,同时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文本分析探究一:烛之武其人问题一:烛之武这个核心人物是怎样出场的?国家危亡之际,佚之狐向郑伯推荐。 问题二: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什么会想起烛之武,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教师总结补充) 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郑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许之。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

6、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出场 辞命 劝慰 受命 (佚之狐) (烛之武) (郑伯) (烛之武)问题三:烛之武有着一定的才华,为何早不被任用?问题四:既然对此有一定的不满,烛之武为何还要答应郑伯的请求?总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士”的风骨和情怀。【设计意图】 本环节探究烛之武其人,设置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和探究。要从人物语言中寻找突破,从正面和

7、侧面去发现人物的身上的特征,同时借助课前自主预习材料,结合春秋时期历史文化,体会烛之武身上的“士”的情怀,理解为何要先“辞命”,体会七十岁被重用的内心感受,同时对于其危受命的敬佩。探究二:烛之武其事问题一: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什么选择退“秦”?(展示春秋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图)学生分析:两军出兵原因:晋无礼于晋、贰与楚;秦晋国同盟、获得利益。晋表面打着“礼”的旗号(结合春秋礼的文化背景: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核心观念,礼乐盛世是与礼制紧密相连的,春秋时期各种礼制有严格的规定,逾越不得);秦表面是维护同盟,恪守“礼”。春秋无义战,两国根本原因都是出于“利”,秦与晋联盟还是与郑联盟,关键看哪个给予的利益更大

8、,烛之武找到这个可以击破之处,选择退秦。问题二:烛之武是如何退秦的?(学生分析,教师引导补充)对文中人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语,加以分析1. 前往“夜缒而出”表现出战争危机形势,烛之武作为七十岁的老人的大义凛然。(此处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缒”字)2. 关键词:示弱利诱挑拨(本环节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当时文化背景,重点理解烛之武在退秦过程中抓住核心,步步深入的智慧)“一利”为“邻之厚,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因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灭掉郑国无形中增加了晋国的土地,而相对削弱了秦国,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产生顾虑。“二利”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9、”。这清楚地表明保存郑国,只对秦国有好处。无须兵戎相见,却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不能不让秦伯慎重考虑。“三利”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可见,秦晋联合围郑的原因是不同的,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各有各的利益打算。而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联盟是不牢固的,一旦一方利益受损,联盟自然破裂。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埋下伏笔。烛之武可谓谙熟世俗之道,他的说辞处处体现一个“利”字。关键的一句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一“阙”一“利”,利益得失一目了然。秦伯之所以改变主意,冒得罪晋国甚至和晋国交火的危险站在了郑国一方,就是利益使然。问题三:退秦的结果?秦与郑人盟,晋亦退兵。这也正映照了烛之武选择

10、退秦的决断正确。我们不得不服烛之武的智慧,他深谙春秋无义战,虽然各国的联合都是以“礼”为借口,涉及到真正的利益时,还是会重新考虑,衡量利弊,是敌还是有,取决于最根本的“利”,最终为国家挽回局面。拓展:春秋战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像烛之武一样的“士”,大家能说出来几个吗?【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通过研读文本,分析烛之武语言,理清退秦的关键点,理解烛之武人物的特点:他把春秋的礼义理解和认识得十分透彻,能抓住核心解决问题,同时也印证了他在接受任务时是有充足信心的。本环节重点让学生来自主探究和回答,也是逐步环环相扣的去理解文本,同时兼顾文言的落实和文化的理解。三、多角度理解烛之武形象以“烛之武,我想对你说_”

11、为开头,表达你对烛之武的认识。【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通过前两个探究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多角度的理解烛之武形象,认识到他曾经不受重用的不满,面对国家为难的受命和智退秦的谋略,而不是刚读过文章后提到烛之武,仅仅停留在爱国、勇气等方面,设置这个练习,让学生挑选烛之武形象中的自己感兴趣方面去评价,用对话的方式,拉近时代距离,多角度独特的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板书设计: 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烛之武心系士人情怀深谙春秋礼义本教学设计特点出发点:让学生学会和历史对话,将人物放置在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分析形象,增加了很多文化视野上的开拓,引领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研读文本,揣摩人物。原则一:准确定位。把

12、文言文的教学融合为文言、文化、文学性的统一,不脱离文言文,避免文言文上成现代文;不脱离文化,烛之武是春秋时代的人物,他身上必定脱离不了特定的环境特征;不脱离文学,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值得去仔细品味。本文设计兼顾以上几个方面,通过烛之武其人、烛之武其事两个部分的探究,完成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原则二:引领学生探究。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这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创设情境,学生与文本、与人物贴得更近,更容易理解;让学生以对话情景剧的形式,让他们通过生动再现重现文本重点部分;让学生在分析文学作品基础上,融合历史文化,跳出单纯分析作品中的文本因素,多方面去体会当时诸侯纷争的背景,并用现代的观念审视

13、作品并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理性的评价。附:学生自主查找学习资料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烛之武人物形象自主学习资料【主要人物】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知识链接】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资料: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背景材料】烛之武退秦师涉及春秋时秦、晋、郑、楚等国间数十

14、年的关系。、秦立晋君(前)鲁僖公九年;秦穆公九年;晋献公二十六年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指秦穆公,“晋君”指齐晋惠公,此句言晋惠公为秦穆公所扶立。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惠公背约(前)鲁僖公十年;晋惠公元年;秦穆公十年烛之武退秦师:“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朝济而夕

15、设版”是夸张说法。秦穆公有恩于晋,晋惠公背盟毁约。“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瑕(今山西芮城县南一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其时为晋河东之地。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重耳过郑(前)鲁僖公二十三年;郑文公三十六年;晋惠公十四年烛之武退秦师指出,晋围郑理由之一为郑“无礼于晋”。此指晋公子重耳亡命过郑,郑文公不纳之事。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立骊姬的儿子奚齐做太子,废杀了太子申生,

16、又把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逼到国外。晋文公重耳开始了流亡在外19年的生活,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于公元前636年回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当时,他已经62岁了。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重耳主晋(前)鲁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元年;秦穆公二十四年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秦穆公,“此”指重耳入主晋国事。此句言重耳主晋全赖秦穆公之力。是年,晋怀公(晋惠公之子,重耳之侄)主政,不得人心。秦

17、穆公发兵助重耳回到绛(晋国都),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登上王位,是为晋文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秦穆公,“此”指重耳入主晋国一事。、郑、楚结盟(前)鲁僖公二十八年;郑文公四十一年;楚成王四十年;晋文公五年烛之武退秦师指出,晋围郑理由之二,为郑“贰于楚”。此指晋楚城濮之战时,郑为楚之盟国。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晋师退避三舍,至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东南),晋楚大战,楚师败绩。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史记郑世家)。其时,“郑伯如楚至其师”。“致其师者,致其郑国之师,许以佐楚也。战时虽无郑师,要心本

18、佐楚”(孔颖达左传正义)。楚败,郑惧,使人请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上(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上之盟,然晋、郑间隔阂并未消除。两年后晋围郑之事,实为城濮之战余波。、秦晋围郑(前)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三十年;晋文公七年;郑文公四十三年烛之武退秦师记秦晋围郑及秦国撤兵经过。秦因与晋之同盟关系,同时图谋向东方发展,故参与围郑。郑与秦无直接利害冲突,且晋势盛对秦形成潜在威胁,故郑大夫烛之武能拆散秦晋联盟,说退秦师。晋郑关系就完全不同。是年春,晋伐郑边鄙,试郑可攻与否。九月,“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

19、(史记郑世家)。晋围郑的直接目的是羞辱郑文公,得主杀重耳之晋臣叔瞻。秦撤军后,晋对郑之威胁并未解除。郑庶子子兰在晋,事晋文公甚谨,斯时,从晋文公围郑,以求入郑为太子。晋提出结盟两项条件后,“郑文公恐。不敢谓叔瞻言。瞻闻,言于郑君日: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瞻,瞻死而赦郑国,瞻之愿也。乃自杀”(史记郑世家)。郑文公以叔瞻之尸与晋,且许晋立子兰为太子,晋兵方罢去。三年后,郑文公卒,子兰立,是为郑穆公,晋郑关系彻底缓解。、秦晋交兵(前)鲁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三十三年;晋襄公元年;郑穆公元年秦晋围郑后三年,晋文公卒,秦晋矛盾终于爆发。秦穆公以孟明等三帅远征郑。晋以“不丧吾丧”(文公

20、之丧)、“伐吾同姓”(秦灭滑国)为由,出晋师,击秦师于崤,俘孟明等三帅,秦片马只轮无返。其后,秦晋数战,互有胜负。秦穆公三十六年(前),孟明率师济河焚舟,取晋王宫(今山西闻喜西),渡茅津至崤,埋秦军尸骨而还。秦穆公开地千里,益国十二,成春秋一代霸主。烛之武退秦师所记秦晋围郑之事,是晋楚城濮之战的余波,也是秦晋争霸之战的前奏,处于四战之地善于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郑国,至战国中为韩所灭(前)。【春秋战国时期“士”】士,先秦时最低等级的贵族我今天要讲的,是先秦时期的“士”。“士”是什么?简单地说,“士”是先秦时最低一等的贵族。先秦有三个阶级,贵族、平民、奴隶。贵族当中又分四等,天子、诸侯、大夫、士。秦

21、汉以后,原来的贵族变成平民。平民分四等,即士、农、工、商,第一等是士人,第二等是农人,第三等是工人,第四等是商人,商人的地位最低。所以“士”是这样一个阶层,原来是最低等的贵族,后来则沦为最高一等的平民。士是很有风骨,有精神的。孟尝君养士三千,每天都在其家中吃饭,其中的一个士被安排在角落里,因为没有灯,看不见自己吃的东西,他误以为自己吃的肯定没有其他的士吃得好,这是有意让他看不清楚。于是他站起来宣布绝食表示抗议。孟尝君端着自己的盘子走过去说,这是我吃的。这个士一看孟尝君吃的跟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没有歧视自己,于是谢罪自杀了。所以先秦的贵族就是这样的,有风骨,有精神,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刑不上大夫

22、,礼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刑法不能加在大夫身上,士这些贵族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自裁,他们不会选择受审、上刑场,士认为上刑场是受到了侮辱。所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士有自由的身份,独立的人格,因此更能够自由地思考问题。诸侯以国为己任,大夫以家为己任,士因为不是哪一个国家的,而是天下的,所以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士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所以士可以周游列国,包括孔子。孔子的爱国主义表现在一个小细节上,当他离开其他国家时并无留恋,可当他离开鲁国时,“一步三回头”。所以,士是胸怀天下的人,是对自己负责的人,是有风骨的人。唯其如此,在他们中间才能产生出最

23、优秀的思想家,那就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家,诞生先秦诸子的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至于他们留下什么遗产,诸位如果有兴趣,介绍你们读两本书,一本是我写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本也是我写的我山之石。我山之石更为简洁,明快,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更为翔实,想吃快餐的读我山之石,想做学问的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选自易中天谈“士”【春秋时期“礼”】 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核心观念,史记有言:“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所谓“王道”,就是礼乐盛世,要知道春秋末期是礼崩乐坏的

24、时期,但也是礼学兴起的时期。礼乐盛世是与礼制紧密相连的,春秋时期各种礼制有严格的规定,逾越不得。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这就是礼制。【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小组课前合作评价量规活动起止时间参与人员组长所做组织工作1、组长能积极带动本组合作学习。自评他评师评2、能合理分配任务并进行协调。3、能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小组合作情况1、成员能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2、每个成员有明确任务,并能认真地完成任务。3、小组成员间能认真倾听,互助互学。4、小组合作氛围愉快,合作效果好。小组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要求填写具体的事情和详细的解决办法)?小组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分析、总结、对文学作品的把握等),怎样改进?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