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003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洁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张洁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张洁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洁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洁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56至58页的内容。教材分析:与以住的数学大纲比较,标准对这部分的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在比例的应用方面要求学生“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这样既体现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新理念,又突出比例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

2、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方格练习纸,课件。准备以下方格练习纸。(正反两面)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设情境,导新课。(1)放大和缩小现象。昨晚老师用了一些漂亮的金色纸折了一些小动物,今天我把它们都带来了,你们看,漂亮吗?(出示小动物折纸。)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板书:放大)师把折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放到最大。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生:太大了,看不清,再缩小一点。(板书:缩小)师:现在看清了吗?是什么?想要吗?待会上课时谁最积极动脑筋就送

3、给谁。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很小,需要把它放大才能看清;而有些物体确很大,需要把它缩小才能很好地表示出来。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师:对了,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边说边出示书本56页的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借助很小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再通过实物投影演示放大与缩小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运用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领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欣然

4、地去探索新知。】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4。1、寻找放大的规律。(1)出示图形。按21画出上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因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是21,21=2,所以就是要把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板书:21=2 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讨论21的含义,是这课内容的重点之一,只有明白了比的含义,学生才能知道把图形扩大或缩小多少倍,为以下的画图学习作好充分准备。】画一画。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下面是学生的练习纸)(2)展

5、示学生作品,交流画法。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师: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生:斜边也放大了2倍。师:你怎么知道?(数方格,量一量。)问: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师小结:也就说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设计意图: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中,画三角形是难点,由其是画三角形的斜边,因此在交流时,通过设疑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让学生清楚要把三角形放大,就先把三角形的底和高放大若干倍,再把斜边连起来就行了。】(3)观察对比,发现规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一个图形按21放

6、大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板书: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师: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形状没变呢?(因为放大前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63=2,放大后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126=2,比值相等,所以形状不变。)师:那么长方形,长和宽的比也成立吗?(学生验证,汇报。) (板书:63=2 126=2 )2、寻找缩小的规律。(1)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学们猜想一下。(学生猜测:图形变小了,但形状没变。)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会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吗?师:按13缩小也就是怎样缩小呢?(学生汇报并板书: 13=13=,也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2)

7、请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汇报画法。(3)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师:也就是说,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扩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借助迁移,让学生自己理解按13缩小的含义,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对图形缩小的理解对原图进行操作。通过这三组图形: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变化前后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3、看书质疑。师:下面请同学

8、们打开书本57和58页,认真看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以下问题,就老师质疑:(1)例题中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的大小发生什么变化?缩小后的图形与它之前的图形的大小发生什么变化?(2)师:第三组图形也可以由第一组图形缩小得到,你知道它是按( )( )缩小的。(缩小后正方形的边长是几格?第一组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几格?也就是说缩小后的图形与第一组图形的比是23。图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对吗?)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教师应每一节课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回顾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想一想这些知识中你还有疑问吗?哪些知识容易遗忘的?”这样,学生就能及时对知识进行归

9、纳,并能更好地把它运用在以下的练习当中。】三、巩固练习,及时反馈聪聪特意出了一份测试题来考考大家,有信心拿一百分吗?1、 活用新知:把三角形按41放大;把梯形按14缩小。(1)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2)教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汇报画法,电脑再演示画法加深理解:先把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扩大3倍,再把各顶点连起来。梯形要分别扩大上底、下底和高。2、判断。(课件出示。)3、完成课文练习九的第1题。并说明理由。4、生活中的数学。师:李师傅把它制作的零件按一定的比画在图纸上,你能帮它标上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5、拓展。(1)图中( )号图形是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

10、)放大的。(2)图中( )号图形是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 )( )缩小的。【设计意图: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既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技能知识的训练,又有综合拓展练习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层次性练习,让学生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四、课堂总结1、请同学们用一分钟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我们要把它牢牢记住?2、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21=2 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13= 各边缩小到原来的【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的概括了比的意义,清楚地把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节课的重难点,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操作,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