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说课稿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056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数函数说课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指数函数说课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指数函数说课稿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指数函数说课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数函数说课稿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指数函数说课稿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 胡贵平 一、教材分析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函数”的第六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指数一节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尤其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象基础,又因为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本章函数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2、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技能维度:学生

3、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素质维度: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鉴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技能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

4、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二、教法设计由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特殊地位,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达到不仅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能简单应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更期望能引领学生掌握研究初等函数图象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的函数做好准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我根据自己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将二者结合起来,主

5、要突出了几个方面:1.创设问题情景.按照指数函数的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给出两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而这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于底数a范围分类的不清楚,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做了“分类讨论”的铺垫。3.突出图象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形始终使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

6、微”,而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更是直接由图象观察得出性质,因此图象发挥了主要的作用。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课外知识的拓展部分,都介绍了与指数函数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在学习完“指数”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生活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指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会遇到分类

7、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导入、指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四、程序设计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

8、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第二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将学生按奇数列、偶数列分组。学生活动: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式和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并互相交流;回忆指数的概念;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分析出对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教师活动: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它们的图象在准备好的

9、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板书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活动: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图象交流、讨论归纳出研究函数性质涉及的方面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对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系的小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方法,达到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的目的,然后借助“函数作图器”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象推广到一般情况,学生就会很自然的通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时对于底数的讨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3.巩固新知、反馈回授教师活动:板书例1板书例2第一问介绍有关考古的拓展知识。学生活动:学习解

10、题的规范步骤完成例2的第二问、第三问完成分组练习扩展视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的初步应用,完成学生学习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力求通过例题的讲授、规范的板书养成学生良好地解题习惯,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例2的第二问、第三问巩固学生对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实现会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三个分组练习实现教师的再指导和学生的渐进式提高。指数函数与贷款利率的计算、化学中半衰期的计算和考古技术的现代运用有紧密的联系,本环节介绍的“化学中的14C在考古中的应用”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为下一步学习“计算分期付款的利率”等问题埋下伏笔。4.归纳小结

11、、深化目标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完成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的归纳;布置课后及拓展作业学生活动:完成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课内小结并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深化学习目标,有能力的同学完成网上调研并在下节课与同学交流我国在利用14C进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设计意图:教师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化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作业实现目标的巩固。5.板书设计考虑到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本节课我设计了由三个板块构成的板书,板面分配比例为2:1:1,第一大板块包含了两部分,一是指数函数的定义,二是课前准备的画有坐标系和表格的小黑板;第二板块书写了例1和例2的第一问;第

12、三板块由学生完成例2的后两问、练习和课堂小结组成。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及时有效能调动课堂的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将教学评价将贯穿于本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例如情景导入的表达式评价、回忆指数知识的记忆评价、得出指数函数概念的归纳评价、作图时的准确性评价、解题时的规范性评价、小结时的表述性评价等。在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等环节注意启发学生完成知识互评、能力互评,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在轻松融洽的课堂评价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当然教师会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获得更全面的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和课堂效果的反思,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修订课

13、堂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以上是我对指数函数这节课的设计和思考,敬请批评指正!指数函数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2.能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指数函数的图象.3.能由指数函数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2.通过探讨指数函数的底数a0,且a1的理由,明确数学概念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做一个具备严谨科学态度的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引入指数函数,激发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并且有广泛的用途,

14、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教学过程一、以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如下材料)材料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是什么?(生思考,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捕捉学生交流中与下列结论有关的信息,并简单板书)结论:材料1中y和x的关系为y=2x.材料2: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

15、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式应该怎样表示呢?(生思考)生:P=().师:你能发现关系式y=2x,P=()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生讨论,师及时总结得到如下结论)我们发现:在关系式y=2x和P=()中,每给一个自变量都有唯一的一个函数值和它对应,因此关系式y=2x和P=()都是函数关系式,且函数y=2x和函数P=()在形式上是相同的,解析式的右边都是指数式,且自变量都在指数位置上.师:你能从以上两个解析式中抽象出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函数模型吗?(生交流,师总结得出如下结论)生

16、:用字母a来代替2与().结论:函数y=2x和函数P=()都是函数y=ax的具体形式.函数y=ax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并且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解决好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下面所要研究的一类重要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引入新课,书写课题)二、讲解新课(一)指数函数的概念(师结合引入,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ax(a0,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合作探究:(1)定义域为什么是实数集?(生思考,师适时点拨,给出如下解释)知识拓展:在a0的前提下,x可以取任意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R.(2)在函数解析式y=ax中为什么要规定a0,a1?(生思考,师适时

17、点拨,给出如下解释,并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R)知识拓展:这是因为()a=0时,当x0,ax恒等于0;当x0,ax无意义.()a0时,例如a=,x=,则ax=()无意义.()a=1时,ax恒等于1,无研究价值.所以规定a0,且a1.(3)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y=23x;y=3x1;y=x3;y=3x;y=(4)x;y=x;y=4;y=xx;y=(2a1)x(a,且a1).生:只有为指数函数.方法引导:指数函数的形式就是y=ax,ax的系数是1,其他的位置不能有其他的系数,但要注意化简以后的形式.有些函数貌似指数函数,实际上却不是,例如y=ax+k(a0,且a1,kZ);有些函数看起

18、来不像指数函数,实际上却是指数函数,例如y=ax(a0,且a1),这是因为它的解析式可以等价化归为y=ax=(a1)x,其中a10,且a11.如y=23x是指数函数,因为可以化简为y=8x.要注意幂底数的范围和自变量x所在的部位,即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上.(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师:指数函数y=ax,其中底数a是常数,指数x是自变量,幂y是函数.底数a有无穷多个取值,不可能逐一研究,研究方法是什么呢?(生思考)师:要抓住典型的指数函数,分析典型,进而推广到一般的指数函数中去.那么选谁作典型呢?生:函数y=2x的图象.师:作图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生:列表、描点、连线.借助多媒体手段画出图象

19、.师:研究函数要考虑哪些性质?生: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师:通过图象和解析式分析函数y=2x的性质应该如何呢?生:图象左右延伸,说明定义域为R;图象都分布在x轴的上方,说明值域为R+;图象上升,说明是增函数;不关于y轴对称也不关于原点对称,说明它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师:图象在数值上有些什么特点?生:通过图象不难发现y值分布的特点:当x0时,0y1;当x0时,y1;当x=0时,y=1.合作探究:是否所有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均与y=2x的图象类似?画出函数y=8x,y=3.5x,y=1.7x,y=0.8x的图象,你有什么发现呢?(生思考,师适时点拨,给出如下结论)结论:y=0.8x的图

20、象与其余三个图象差别很大,其余三个图象与y=2x的图象有点类似,说明还有一类指数函数的图象与y=2x有重大差异.师:类似地,从中选择一个具体函数进行研究,可选什么函数?生:我们选择函数y=()x的图象作典型.作出函数y=()x的图象.合作探究:函数y=2x的图象和函数y=()x的图象的异同点.(生思考,师适时点拨,给出如下结论)一般地,指数函数y=ax在底数a1及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a10a1图象性质(1)定义域为(,+);值域为(0,+)(2)过点(0,1),即x=0时,y=a0=1(3)若x0,则ax1;若x0,则0ax1(3)若x0,则0ax1;若x0,则ax1(4

21、)在R上是增函数(4)在R上是减函数合作探究:函数y=2x的图象和函数y=()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生观察并讨论,给出如下结论)结论:函数y=2x的图象和函数y=()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师:理由是什么呢?能否给予证明?证明:因为函数y=()x=2x,点(x,y)与(x,y)关于y轴对称,所以y=2x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1(x,y)都在y=()x的图象上,反之亦然.根据这种对称性就可以利用函数y=2x的图象得到函数y=()x的图象.方法引导:要证明两个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图形,要分两点证明:(1)f(x)图象上任意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都在

22、g(x)的图象上;(2)g(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都在f(x)的图象上.合作探究:思考底数a的变化对图象的影响.例如:比较函数y=2x和y=10x的图象以及y=()x和y=()x的图象. (生观察并讨论,给出如下结论)结论:在第一象限内,底数a越小,函数的图象越接近x轴.合作探究:如何快速地画出指数函数简图?(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师适时地归纳,得出如下注意点)(1)要注意图象的分布区域:指数函数的图象知分布在第一、二象限;(2)注意函数图象的特征点:无论底数取符合要求的任何值,函数图象均过定点(0,1);(3)注意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函数图向下逐渐接近x轴,但不能和x轴相交

23、.(三)例题讲解【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8;(2)y=.(多媒体显示,师组织学生讨论完成)师:我们已经有过求函数定义域的一些实战经验,你觉得求函数定义域时哪些方面应该引起你的高度注意?(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归纳,得出如下结论)(1)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2)偶次根号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3)0的0次幂没有意义.师:这些注意点在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又没有出现,是否还有其他新的要求或限制条件?(生讨论交流,并板演解答过程,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规范学生解题)解:(1)2x10,x,原函数的定义域是x|xR,x;(2)1()x0,()x1=()0.函数y=()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

24、x0.原函数的定义域是0,+).【例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1.72.5,1.73;(2)0.80.1,0.80.2;(3)1.70.3,0.93.1.师:你能发现题中所给的各式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吗?这些特点能否给你解答该题有所启示呢?(生讨论,师适时点拨,得出如下解析过程)解:(1)1.72.5,1.73可看作函数y=1.7x的两个函数值.由于底数1.71,所以指数函数y=1.7x在R上是增函数.因为2.53,所以1.72.51.73.(2)0.80.1,0.80.2可看作函数y=0.8x的两个函数值.由于底数0.81,所以指数函数y=0.8x在R上是减函数.因为0.10.

25、2,所以0.80.10.80.2.(3)因为1.70.3、0.93.1不能看作同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所以我们可以首先在这两个数值中间找一个数值,将这一个数值与原来两个数值分别比较大小,然后确定原来两个数值的大小关系.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1.70.31.70=1,0.93.10.90=1,所以1.70.30.93.1.师:问题解决了,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吗?(生交流解题体会,师适时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方法引导:在解决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问题时,一般情况下是将其看作是一个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之.当两个数不能直接比较时,我们可以将其与一个已知数进行比较大小,从而得

26、出该两数的大小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P68练习1、2(生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解答过程)1.略.2.(1)x|x2;(2)x|x0.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同时也让你们的同桌享受一下你所收获的喜悦.(生交流,师简单板书,多媒体显示如下内容)1.指数函数的定义以及指数函数的一般表达式的特征.2.指数函数简图的作法以及应注意的地方.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指数函数y=ax在底数a1及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a10a1图象性质(1)定义域为(,+);值域为(0,+)性质(2)过点(0,1),即x=0时,y=a0=1(3)若x0,则ax1;若x0,则0ax1(3)若x0,则0ax1;若x0,则ax1(4)在R上是增函数 (4)在R上是减函数4.结合函数的图象说出函数的性质,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5.a的取值范围是今后应用指数函数讨论问题的前提.五、布置作业课本P69习题2.1A组第5、6、7、8、10、11题.板书设计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一、1.指数函数的概念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例题评析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