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导学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112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河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呼兰河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兰河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 编制:陈波 审核:陈波 审查:殷翠云 时间: 2月 日 编号:006呼兰河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基本目标: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2、挑战目标: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习通过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的的方法;难点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之性及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知识链接】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

2、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1940。年春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

3、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自学导航】1、文中所描写的大花园环境怎样动物:颜色:植物:2、我和祖父在园中做了些什么?【合作探究】1、结合具体细节和情节说说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2、找出你最喜欢的语言,说说理由3、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4、你认为文章主题是什么?【巩固练习】1、阅读萧红呼兰和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2、回忆你的童年,写一段充满情趣的文字。三、课外语段阅读。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

4、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嗦。 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

5、,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

6、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18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19如何理解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2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2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总结反馈】评价方面自评组评师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总结反馈二次备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