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254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3)能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固体等基本操作。(4)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模仿进行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

2、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导入这节课我们来选择反应装置,并亲自动手制取氧气,然后验证氧气的性质。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学生

3、思考ppt展示P45图217 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讨论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接下来在我们亲自动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之前先看段视频来概括一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播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性质实验视频(分析)抽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固定试管3.集气瓶装满水4.加热试管5.收集气体6.停止加热,移导管归纳总结实验室装配仪器的原则一般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所以

4、先固定酒精灯和试管,然后放置水槽。物质加热一般是先均匀,后集中。“均匀”指先预热,“集中”指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气体收集有两种方法,不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水法,易溶于水的采用排气法。采用排气法应根据密度来决定瓶口向上或向下。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这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讨论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

5、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8、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教师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到我刚才强调的几个事项,同时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注意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实验要求收

6、集两瓶氧气,且其中一瓶底部要有少许水。请同学们合理分工,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生:分工,动手实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并填写实验报告。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 陈述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行灰水变浑浊。回答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陈述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教师接下来把这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来。可让学生板演板演如下1碳氧气二氧化碳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过渡实验前,我提出了几个思考题(见实验注意事项1、5、6、7、8中的问题),接下来大家对

7、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学生思考、讨论答案1、除了用手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热毛巾捂住试管等方法。2导管口刚开始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中和导管中排出来的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集,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应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3实验完毕后,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里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所以实验完毕后,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再熄灭酒精灯。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是为了使集气瓶中氧气都用于木炭的燃烧,以便有较长时间的观察,如果一开始就把木炭很快地插至瓶的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易使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损失,会迅速使瓶中氧气的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5、氧气不纯的原因,有没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中的水没有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本课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了基础。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