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讲课教案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392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的快慢讲课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动的快慢讲课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动的快慢讲课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的快慢讲课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的快慢讲课教案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济源市实验中学周莲花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单位及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

2、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2、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3、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展示:四张图片:在地面上行走的人,沿直线行驶的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提问: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讨论,进行回答。 共同点:他们都在运动。不同点:他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就一起来学习吧!二、新课教学首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对照预习提纲来进行自学,看通过自己的学习能不能回答出提出的问题。

3、1速度 :(1) 概念:课件展示:两张奥运会比赛图片:男子100米决赛,女子10000米决赛。提问: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夺冠,并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假如我们现在就在比赛的现场,你怎么看出是博尔特跑的最快呢?你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小迪巴巴打破了世界纪录,现在比赛还在进行中,我们怎么看出哪个运动员跑的最快呢?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提问:如果路程、时间都不相同的话,怎么比较他们运动

4、的快慢呢?例如学校百米赛跑冠军的成绩是12 s,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解决的方法。生可以比较他们在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或者比较他们在相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1 s内通过的路程。 一名同学板演,学生演算。教师巡视。 百米冠军: =833 ms 万米冠军: =595 ms总结: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那么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生刚才计算的是1 s内运动员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 s内通过的路程。 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

5、n内、1 h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可以。总结:“1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提问:刚才大家都已经进行了预习,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呢?生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公式。(3)单位 提问:同学们根据学习密度单位的经验,讨论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生根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组成。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m)除以秒(s)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路程

6、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 练习1:根据你刚才预习课本P31“小数据”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同学们已经了解的“m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kmh)”作单位,米秒和千米时都是速度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分析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练习2:例1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例2课本第31页。学生分析思路,总结方法。例3

7、课本第32页。学生分析思路,总结方法。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想想议议”中的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 提示: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1) 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基本不变?(2) 哪个小球运动的越来越快?我们把类似于照片中甲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中乙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根据你的预习,谁能说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的定义呢? 1、物体沿直线快慢(或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二)平均速度学生看龟兔赛跑的故事图片,讨论提出的问题:整个过程中是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还是兔子的平均速度大?总结: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

8、明是在哪一段时间内或者是哪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练习1.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三、小结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2 在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四、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1、2五、板书设计 一、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v=4.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二、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公式:v=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待时机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