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436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的体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方体的体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方体的体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方体的体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体积.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凉州区发展街小学 王海永教学内容:长方体的体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些内容后安排的,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作了很好的铺垫。学习体积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学生生活在一个由形体组成的现实世界里,学生每天都在和图形接触,日常生活中积累下的对图形世界的感知、表象和思考构成了学生丰富的经验背景,成为他们认识“空间与图形”的

2、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学生在学前期时的一些操作性活动,比如摆积木、折纸等,由此积累下的丰富活动经验以及初步形成的空间观念也构成了他们学习本节数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基础。教法分析:为了高效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分化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注重发挥(电子白板和优课)等教学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

3、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学法分析: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观察、操作、推理、比较、交流、实验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在本节课中,我积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完成学习探究任务。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

4、归纳推理等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12个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2在( )里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1)一块橡皮擦的体积约是8( );(2)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20( );(3)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4)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师:3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及体积各是多少?

5、生: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得到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体积。师:要计算教室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很显然(切开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办?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设计意图:学生尝试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猜一猜,给予学生猜测的机会,体现“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理念)1学生动手实践操作(1)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用你们手中的12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拼成形状不

6、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填写在表格中。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正方体的个数体积(立方厘米)第一个长方体12111212第二个长方体6211212第三个长方体4311212第四个长方体2231212 (2)小组成果汇报:学生汇报,教师摆出长方体。(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2发现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观察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同而体积相同呢?(3)观察表格并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7、4)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5)字母表示: V=abh=abh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例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4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出示例2(见课件)三、巩固提高1我是聪明的小法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8立方米 (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30厘米,宽是2分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3025=300立方厘米 ( )(3)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4)a3=a+a+a ( )2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50厘米的土坑,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3美术课

8、上小明拿出一块橡皮泥塑了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又用这块橡皮泥改塑了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体,能塑多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强化新知,提高图形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1. 必做题:课本P45第6题;2.选做题:(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长为16厘米宽为10厘米,水面高为12厘米,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放入水中,水面升高3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活动后指导学生汇报交流,从而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达到操作活动的预定目的,最后又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在计算体积上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自主的探索,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