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课件针灸治疗27.中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675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课件针灸治疗27.中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针灸学课件针灸治疗27.中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针灸学课件针灸治疗27.中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灸学课件针灸治疗27.中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课件针灸治疗27.中风.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3/5,内科病证,针灸临床教研室 陈梅,中 风,2019/3/5,内科病证,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2019/3/5,内科病证,【病因病机】,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 头颅CT、核磁共

2、振检查可确诊。,2019/3/5,内科病证,【辨证】,1中经络 主症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喎斜。 肝阳暴亢; 风痰阻络; 痰热腑实; 气虚血瘀; 阴虚风动。,2019/3/5,内科病证,【辨证】,2中脏腑 主症 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闭证; 脱证。,2019/3/5,内科病证,【治疗】 1基本治疗,(1)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

3、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2019/3/5,内科病证,【治疗】 1基本治疗,(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 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2019/3/5,内科病证,2其他治疗,(1)头针法 (2)电针法,2019/3/5,内科病证,【按语

4、】,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针灸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4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40,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2019/3/5,内科病证,假性延髓麻痹,2019/3/5,内科病证,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是两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产生的症状。其表现为延髓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不完全性瘫痪,出现软腭、

5、咽喉、舌肌运动障碍,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舌肌萎缩及纤维性震颤,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常出现强哭强笑。 检查体感诱发电位可有异常。 本症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脑血管病中常并发。,2019/3/5,内科病证,【病因病机】,本病归属中医学的类噎膈、瘖痱等范畴。 本症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梅毒性脑动脉炎等病。,2019/3/5,内科病证,【治疗】,治法 调神导气,通关利窍。以手厥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取穴 内关 水沟 通里 风池 完骨 翳风 金津 玉液 咽后壁 操作 内关、水沟、通里用泻法;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震颤徐入225寸,施小幅度捻转补法,以咽喉部麻胀为佳,应持续捻转13分钟;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用3寸以上长针点刺咽后壁。,2019/3/5,内科病证,【按语】,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注意针刺的深度和手法刺激量,如果针刺深度不够,手法操作刺激量不足,疗效差。 2导致皮质延髓束损伤的原发病稳定并逐渐恢复时,预后良好。原发病的加重和反复发作,预后不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