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706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修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修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思想品德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公开课教 师张红芳单 位怀远县双沟初级中学课题名称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学情分析针对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十分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很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甚至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科学合理分析网络交往,帮助现代学生健康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网络

2、交往的优势,学会辨别网络交往过程中存在的诱惑欺诈,认识沉迷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客观、全面看待网络交往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网络交往中自我保护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认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区别,理解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两面性教学难点:认清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网络调查、交流论坛、拓展延伸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老师需要查阅2010年上海

3、世博会的相关资料,可手头的资料却有限,查不到,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学生畅所欲言,提到网络。)师:查阅资料的方式很多,可以查报纸杂志、到图书馆,不过最便捷的方式是可以上网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看来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也使我们多了一个途径了解世界。网络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家喜爱的网络世界,领略网络的真谛,感受网络的神奇吧! (新课教学)1、 网络沟通无极限 (一)网络的神奇作用【活动】网络交往从我开始让同学打开要求的网址:“论坛探讨”。在论坛第一栏:大家打招呼。要求每人写一句话,不超过10个字。【提问】网络交往与现实交

4、往有何不同?学生阅读课本66页的材料,题目,学生思考。从网络调查作为突破,可从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超越了空间,扩大了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生经验等方面回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会,来加以区别。 总结:网络交往的特点。(二)网络交往的无限性【提问】网络交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分为两个环节:1、 进入“论坛探讨”的“案例分析”,你看了这个案例有什么感受?(班班通展示案例)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2、我们进入“探究活动”的“分组搜索”,利用百度这个网络平台展开。思路:学习、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分组搜索,并将

5、搜索到的内容加以提炼,完成“论坛探讨”的“互联网之利”、“互联网之弊”。【小结】刚才我们交流了网络交往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要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利用网络帮助别人,实现个人价值。同时,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然而网络交往过程中,我们也经常碰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认清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学会辨别网络交往过程中存在的诱惑欺诈,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避免网络聊天所带来的伤害。毕竟,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两面性)1、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校知识、与

6、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给我们提供便捷;网络给我们生活的补充;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2、 但网络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危害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网络上的不良诱惑,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诱惑欺诈的事情时常发生。不仅如此,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它使我们在网上更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畅所欲言;因看不到对方,可使我们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修养,不必因年龄小、相貌不佳、口头表达能力差而退缩。同时,它也使人们的阴

7、暗心理借助电脑屏幕得以无所顾忌的宣泄,使交往环境被污染,我们既可能成为这种被污染环境的受害者,也可能在无意间参与其中,推波助澜,破坏网络环境。【过渡】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问题。什么样的同学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通过测试,反省自己,提出警告: 网络成瘾综合症悄悄的向你走来。注意网络环境,不能成为被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或者成为破坏网络环境的人。漫画赏析;-介绍网络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隐藏性、间接性如图:班班通展示漫画学习升华;-网瘾变网创如图:班班通展示漫画,材料引导学生慎用网络,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发展任务。 师总结:并非所有人都会上网成瘾,网瘾的形成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

8、关。例如,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心情压抑的人,家庭不合的人,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最容易上瘾。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所以希望在网上得到安慰。总结:(一)网络的积极作用(2) 网络的消极作用(三)形成网瘾的原因【拓展延伸】:网络交往注意事项【归纳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网络交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明确了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及负面影响,认清了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希望同学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注意识别网络交往所伴随的诱惑欺诈,学会自我保护

9、。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情景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网络状态下的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情景问题讨论,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实践问题,使学生能面向社会,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

10、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同时要挖掘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设计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第一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的神奇作用 2、网络交往的无限性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网络的积极作用 2、网络的消极作用 3、形成网瘾的原因作业或预习某校八年级(1)班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存在怕动脑筋、抄作业的现象,为了帮助这些同学,班集体决定出一期黑板报。(1) 请你设计出该期黑板报的主题。(2) 请你围绕主题设计几个不同的栏目(3)请你就其中一个栏目作展开说明。自我评价本课的设计选择了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切入点,展开讨论,淡化教育说教的痕迹,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了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享受。讨论中,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帮助。但要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达到过程教育的目的。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本课设计以学生身边的现象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生易于理解,突出来教材的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符合思想品德新课改的理念,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案设计很好。 评议一单位:怀远县双沟初级中学政史教研组 姓名:张小兵 姚红娉 日期:2013-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