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838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教案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小石潭记教案叶县仙台镇中王永辉2015年5月小石潭记 柳宗元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融情于景的写法。 3、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融情于景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伴随着一曲高山流水,展现一组充满大自然魅力的山间图片,教师缓缓导入,随之课件展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

2、礴,水之灵动,使人陶醉。山水之美,不仅是自然的折光,更是心灵世界的折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就觅得了这样一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同走进小石潭记,看看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二)明确学习目标 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默看,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三)读中识积累文言词语1、检测字音坻 ( ) 佁 ( ) 翕 ( ) 俶 ( ) 邃 ( ) 参差( ) 悄怆( ) 指名读,齐读,识记。2、正确练读课文。1)(课件展示)朗读指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

3、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3)范读,教师放伴有音乐的朗读录音并给予听读要求;4)学生听读,然后齐读,自由读,男女学生朗读比赛。3、恰当译,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2)集体质疑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类。 3)当堂检测:(1)解释划横线词语的意思。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乃记之而去(2)试着译一

4、译吧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读中品与柳宗元同游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强调读出轻重缓急。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明确。(五)读中悟与柳宗元对话1、精读感悟,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2)与柳宗元对话,深入探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情

5、怆幽邃”。请结合作者简介,说一说你的理解?(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课件显示:作者简介)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你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把你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你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纳了你,也读懂了你的快乐和悲哀。指名读,师引导学生在悟读中,结合作者简介,悟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乐凄,悲凉凄苦是文章的情感基调。(六)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课件显示)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回顾总结,指名回答,师最后总结。(七)、课外作业: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3、收集已学过的写景的古代诗文,并欣赏积累。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潭 幽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乐 定点特写 乐 小潭源流 奇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清 寓情于景 凄 悲凉凄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