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2005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手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手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手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学准备:搜集作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教学时间:1课时整体设计意图: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学本课前,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然后再转入本课的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本课设计力求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依靠自己的努力,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

2、过程:一、交流、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1、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2、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1、自读课文,填表格。手指名称姿态优点缺点大拇指食 指中 指无名指小 指2、交流汇报、感情朗读抓住

3、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3、有感情地把课文25朗读

4、两遍。4、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5、读第1、第六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五指的目的是什么?(告诉我们:“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即:团结起来力量大。)四、品读课文,迁移运用”1、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

5、,给人以启示。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迪。3、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4、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阅读一首小诗手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背诵小诗六、作业布置阅读丰子恺的作品板书设计: 手指 姿态 优点 不足 大拇指 矮小、头大而肥 肯吃苦 不会讨好生活团结一致 食 指 强硬的曲线 工作复杂、机敏 中 指 最高、曲线优美 参加并不出力根根有力 无名指 体态秀丽 能力薄弱根根美丽 小 指 体态秀丽 能力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