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第一书记,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以党建帮扶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主要措施,扩大我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积极探索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打造草莓乡村观光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同时,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力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结合单位及全村资源,以党建为引擎,紧抓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机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
2、攻坚成果,在现有羊肚菌产业发展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和各方面支持,扩大种植规模,协助做好SC认证,拓宽销售渠道,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增强石富村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学习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深受启发、备受鼓舞,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更坚定、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紧贴村情民情,在发展现代化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进一步提升利用好“枫田辣椒”产业孵化园这一平台,传承发展好明清贡品“枫田辣椒”这一本土特色优势产业,擦亮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张名片,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
3、西园。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既是擘画全年重点任务目标的“工作蓝图”,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作为第一书记,“兴产业”是我的任务,“产业兴”是我的目标,我将着力推动XX村特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加工在厂、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良性循环,引导农业产业体系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
4、工作的全面领导等重大任务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强村富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书记,我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同步提升党建阵地;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聚焦探索产业发展路径,着力破题村内产业“零突破”,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优化乡村治理。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乡村振兴方方面面,有目标、有措施,是今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风向标和指示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以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坚持以“五大振兴”为
5、统揽和抓手,合理配置村内生活区、种植区、畜养区,持续美化庭院、菜园、果园、鱼塘,打造微庭院、微菜园、微果园、微鱼池等“四微”田园产业综合体,逐步形成“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的工作布局,推动建设美丽幸福新竹山。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件还为乡村振兴提出“方法论”一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因地制宜做优特色产业
6、立足礼坊村实际,做优做强黄桃、中药材、灵芝等产业,推动黄桃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吸纳更多的村民到黄桃基地务工,切实增加村民收入。同时,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鼓励外出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增添活力,共同建设和美幸福的现代化畲族新农村。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有力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对外发布。该文件是自党的十八大之后发布的第12个专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自2018年首次将“乡村振兴”作为主题后的第五个相关主
7、题文件。这进一步印证了对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重视未有改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坚定信心、阵厉奋发、埋头苦干推动强村富民。一是守好基层党组织主阵地,以党建为引领,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宣传,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是当好基层群众“贴心人”,以治理为突破,把实事办实、好事做好、治理有方。三是当好基层发展“领头雁”,以发展为动力,整合资源、善于引导、借力发展,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今年乡村全面振兴冲锋号!作为一名第一书记,我将努力做好村级产业发展文章,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已建成千亩榛子种植
8、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引导群众通过土地入股扩大基地规模、深耕榛子深加工、着力打造榛子类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共享规模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共富。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第一书记,下一步就是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进乡村产业高
9、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让人深受鼓舞、干劲倍增。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我将钾足干劲,勇毅前行,以文件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文件中提到的“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做优做强“赣之村智慧农业”电商品牌,大力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带动群众发展鸡根菌、羊肚菌、高产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使农户受益、村集体经济增收,推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真正将舍龙村打造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学习2024年中央一
10、号文件的心得体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在希望的田野上,认真播撒自富自强的种子,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团结一心,在乡村振兴一线实干。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充分发挥省农科院“良品+良法”的科技优势,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三方得利”合作模式,悉心服务,造福群众,努力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有所作为。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比往年来得稍早一些,
11、不过内容却是惊喜连连、亮点纷呈,可以说是送给亿万农民朋友的一份龙年大礼包!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后,第五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表明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基调没有变。不过,从前三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今年的“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暗含了当前工作重心的转变一一以前主要是谋篇布局,今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法,就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浙江已经实践20多年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千万工程”,已经给全国的乡村振兴之路打了一个样。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将以文件精
12、神为指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时刻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做好派驻村的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同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今年乡村振兴冲锋号!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和水利干部,我将以文件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时刻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做好秧塘村的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发扬“水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用
13、心用力用情为群众解决喝水难、灌溉难、养老难等一系列急难愁盼的问题;保持“人生如水”的干净透彻,在驻村工作中时刻守住一颗自律心、平常心、廉洁心。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我深深认同,要做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关键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方面,要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应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我将加快推进双抱菇和茶油加工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村基层调
14、研,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有的放矢惠民生,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为老百姓办好民生实事。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下,既延续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以贯之的要求,对今后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帮扶产业多元化发展和数字化管理模式,充分挖掘闲置土地潜在效能,因地制宜推进白莲、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注重产业发展成果带来的助农增收实效,同时依托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推进人居环境亮化、绿化、美化建设,助力XX村迈向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学习
1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信心倍增又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做个为村民着想、有“温度”的基层干部,用自己的脚步、真心去丈量民情,主动为群众解决好交通、就业、农业、教育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贯彻落实绿色农业发展要求,结合横塘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硒橙产业,全力提升硒橙品质,着力唱响硒橙品牌效应,积极帮助农户注册富硒商标,打造富硒产业园,为“硒望万安”贡献智慧和力量。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
16、中全会精神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全文从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派驻XX镇的第一书记同时也是挂职锻炼的党委副书记,我要肩负使命,勇毅前行,按照文件所要求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要结合村情实际,以党建强班子促振兴,“上引、外招、互联”谋求项目落地、产业发展,重点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稳
17、步提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要立足分管职责,经常组织开展第一书记包联帮扶工作观摩交流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进取氛围推动工作。同时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对接联系兄弟乡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党建共建”,联合“主题党日”,跨镇、区交流学习,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实现乡村振兴新的突破贡献力量。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发扬扎实工作作风,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党建引领强根基,充分利用本村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志愿服务等,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18、二是产业振兴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黄元米果、白莲等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走村入户解民忧。常态化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利用水文部门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难题。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既立足当前,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也着眼长远,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农业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只有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把牢发展主动权,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仓縻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将紧紧围绕强
19、农惠农目标,在完成XXXX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持续推动村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让种粮农民多打粮、打好粮、得实惠。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就是要做到真学真懂,要把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驻村帮扶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学懂弄通,找准方向,从农民群众关注多、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着手,制定好帮扶措施,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我将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强化就业创业帮扶、技能培训,落实社保帮扶政策,加大人才人事帮扶力度,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
20、村振兴。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有力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一中央一号文件向公众正式发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前了一些时候公布,内容上却充满令人振奋的亮点和惊喜,它无疑是送给数以亿计的农民朋友们的一份迎接龙年的丰厚礼物。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布的第12份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并且继2018年首次将“乡村振兴”作为主题之后,此次是第五次聚焦于“乡村振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再次确认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地位保持不变。从过去三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今年
21、的“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可以看出政策重心的微妙转变:之前的工作重心在于规划布局,而现在则是基于已有的布局,更加具体地明确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途径,即借鉴和推广“千万工程”的经验。浙江省实施了二十多年的“千万工程”已取得了显着成就,并且为全国乡村振兴的道路树立了一个标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强村富民是我们的责任,立足产业根基,因地制宜,主动推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发展规模、发展特色。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路”的堵点难题,融合5G、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带动更多人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