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28527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古诗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古诗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古诗两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两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叶县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两首主备:王玉珍 主讲: 班级: 【教材简析】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笋等是画中的景物,诗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诗人不仅描绘了画上的景物,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富有情趣,美妙传神,点染了初春的气息,深化了画的意境。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被赞为吟诵清明的绝唱。诗人选取了与其他咏春诗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的所见所闻以及独特的感受。【教学目标】1、学本课生字。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而写的。 1、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

3、看清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出示词语卡片:“惠崇”“蒌蒿”“河豚”。(指名读、齐读)(3)把词语送回诗中读。2、理解诗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并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 (变换方式读诗句)(3)“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3、体会意境(1)画画。(生在音乐声中画画)

4、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2)出示学生的画。你能给这美丽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还有小诗人想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吗?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5、默写诗,老师抽查,同桌互相检查。三、归纳学法 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抽生说。四、课外拓展 孩子们,惠崇春江晓景是描写春天的,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愿大家多读,多背诗歌,用心去品味诗人笔下的诗所蕴含的意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学习方法。二、学习清明1、小组合作学习。请孩子们根据

5、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组长带领下,一步一步学习另一首诗清明。2、小组汇报。(1)汇报学习收获。通过小组学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后,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诗句)(2)理解“欲断魂”。(3)体会意境。(小组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体会意境。抽小组上台表演。(4)吟诵。(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三、课外拓展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第二首诗清明表达了诗人惆怅、茫然的心情。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诗和大家一起分享。1、说说自己收集的写春天的名句。2、师生互相介绍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开展课外读书竞赛。四、布置作业1、读背古诗。2、课外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设计】5、古诗两首 竹林、桃花盛开 鸭群江中戏水 惠崇春江晓景 喜春、惜春 蒌蒿、芦芽满地 河豚逆江而上 天气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清 明 惆怅、凄凉 酒店何处有 远处的杏花村【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