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278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4.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

2、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耗”(ho)等生字读音。(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

3、战士做了什么事。4.速读课文。(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2.江报、交流(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

4、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五、布置作业1.背诵46段,熟读13段。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1段,思考:从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用“”划出来。2.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2)这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比较两个句子,哪一个句子好?好在哪?3.细读课文,看看这一段中,写了大娘的哪几件事,哪件事最令你感动?你从哪些词、句读懂了什么?(冒、穿、雪中送炭、丢、背、唯一)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带着尊

5、敬、感激、劝慰的感情朗读)5.总结这段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反映出志愿军深情厚谊的句子,改陈述句。2.细读课文找事例,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3.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4.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后两段在写法和结构上跟第一段基本相似,请同学们试着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自学第二、三段。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按要求自学,分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反馈讨论。反馈第2自然段反馈第3自然段四、发散1、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有感情,表达了志愿军的心愿。既然是话别,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

6、什么呢?自由组合,互编互导,表演“话别”场景。2、小组练说。3、选代表说。五、学习4至6自然段,体会“亲人”“亲爱的土地”(1)师:尽管中朝两国人民千般的不舍,万般的不愿,分别的日子还是来了。列车就要开动,望着大娘、小金花、大嫂,望着数不清的朝鲜人民,望着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深情地说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生读) 师:朝鲜人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感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生读) 师:汽笛响了,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亲人越来越远了,于是志愿军战士只好请求这隆隆前进的列车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生

7、读) 师:而朝鲜人民也多么希望列车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让他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生读) 师:可是列车却越开越远,亲人也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着手,大声地呼喊着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生读) 师:朝鲜人民也只好挥着手,大声地呼喊着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生读) 师:“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生再读) 2、小结升华,延续情感 师:同学们,中朝两国人民8年的浴血奋战,生死相依,用鲜血铸成的伟大友谊跨越国界,穿越时空,这友谊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

8、情,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最后,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凝聚在这深情的呼唤中(生再读课题) (3)拓展 这些感人的事,这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不仅发生在战争年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故事,一直在我们身边演绎着,请你回忆:你耳闻目睹过哪些这样的故事?(生答,抗击非典,汶川地震,老师,医生,消防官兵) 我相信,亲人的概念会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世代相传,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六、前后对比,体会写法1、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构段相同) (1)画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 (2)开头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大嫂,请回去

9、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3)这三段的末尾是:“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前三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情。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写的方法本文在选材上,作者重点选三个人来写,以突出主题。典型材料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使主题表现得更深刻。比如我

10、给大家出个作文题“美丽的来宾”,你不能把来宾所有的风景名胜,像“圣堂山”“百崖朝”“土司衙门”“来宾喷泉”等等一个一个全写上,你就选择你最了解的,最喜欢的一两个景点,重点写,详细写,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的介绍一下来宾,三言两语就行了。再如,要写心灵美的小姑娘,有三个材料供你选择,你认为哪个更好?(1)燕秋姑娘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但她仍然顽强地面对生活。(2)她尽自己的力量为别人做好事,帮大婶看孩子,还为同学缝新衣。(3)同学们都非常关心爱护小燕秋。答案是(2)。因为只有这一材料体现了“心灵美”这一中心思想。你要写一次活动,写一次劳动等等,也都是重点选写几个项目,或是几个人,有代表性的,总的情况就概括介绍了。七、作业(两题任选一题)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然后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气描写送别的场面。 2.完成课后小练笔。板书: 难以忘怀事情 结果 送打糕 昏倒 救伤员 失去 救老王 失去 挖野菜 失去 血和生命 友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