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357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使物体发出声音。声音到底是怎么发出来的,可能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活动时可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使这个物体发出声音,再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当我们用不同方式将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并不都发出声音。在这些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第二部分: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在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已经对研究发声物体的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接下来的活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正是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

2、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设计理念】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振动”,而教材中的锣鼓、尺子、橡皮筋等的振动不是现象不明显,就是不好观察,为此我设计了“音叉轻小球”实验,放大了实验现象,同时利用“收录机小纸条”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振动发声”的理解,最后通过“吹叶子发声”使学生亲身体验“振动发声”,从而实现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

3、法双向发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锣、音叉、装水的水槽、录音机、纸片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绿叶【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它们

4、是什么呢?请大家来猜一猜。师:你听到了敲击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教师讲台下敲击鼓)生:(学生激动地叫):鼓(教师出示锣鼓并敲击)师:你们真不错,还有一样物品,请你来猜一猜。(打击锣)师:这是什么声音呢?生:锣(教师出示锣)师:同学们,你刚才是通过什么来猜出这些物体的?生:声音师:关于声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1:声音有大有小生2:声音会动生3:声音有好有坏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1:声音是怎么发出的?生2:声音怎么动的师:看来同学们对科学很感兴趣,那好,我们今天这一节科学课就共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一)使物体发出

5、声音师:刚才的锣发出了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生:(敲就会响)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指名用手敲)你听到声音了吗?看一看锣面有什么变化?生1:锣面动了师:是不是动了就能够发出声音?我使劲动锣怎么不响呀?(教师用手推锣)生:不是这样动的。师:不是这样动的,那么我们怎样使物体产生声音的呢?生:碰师:哦,碰(教师手示碰并板书)生1:打击 生2:砸师:我们用很多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的研究。在没做实验之前,请大家共同来看一下实验小要求。(指名读)下面就请小组长带领你们组的成员拿出实验桌里面的第一组材料,开始实验吧!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

6、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1)对比发声前和发声后的物体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3、小组汇报交流(展示学生记录单) 分三种情况来汇报 4、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在动)5、师小结: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而且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在动,我们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叫做振动。(师演示:振动钢尺,这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6、师:我们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

7、呢? 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师出示黄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鼓发出声音,看见黄豆在动,在跳师:同学们想出的这个办法真不错,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不到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来证明这个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二)观察发声物体师:你瞧!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件物品,它是音叉。(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1、师演示: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小球有什么变化?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8、?小球有什么变化?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小球来回的运动就是因为振动的原因。下面请小组长带领你们组的成员把实验一的物品收集整理好,拿出第二组实验来。2、分组实验: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交流反馈:3、小组交流:(1)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2)我们知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你有什么办法让发出声音的

9、物体马上不发声?(教师敲,学生来试)4、师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现在你知道了吗?声音怎样产生的?(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师完善板书)(三)声带的振动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生:脖子里面师:我们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现在我们把手指放在咽喉处跟老师共同来读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这样一句话:“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师: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吗?(生:感觉到了)师:我们说话是声带振动产生了声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声带,注意用噪

10、。老师更希望同学们能象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说的那样去做,在每一节的科学课中都要认真去观察与实验。三、深化理解 拓展延伸科学小天使听说咱们在这里上一节非常生动的科学课,也来到了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它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1、电视机、录音机发声时,我们看不到他们在振动,你能利用下面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吗?(录音机、纸)2、它也要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谈一谈。(课件)四、归纳总结 促进建构1、今天这节科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发现吗?2、关于声音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敲击的鼓、尺子这些都是固体,固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敲击音叉放入水中也可以产生声音,而我们说话是气体振动同样也可以产生声音。(师完善板书)其实关于声音还有好多秘密呢,比如声音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呢,在公共场所防止噪音污染有月亮上究竟能不能听到声音呢等等这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揭晓更多的秘密!就会有更多的小小科学家诞生!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树叶,看看谁能把树叶吹响?谁最快把树叶吹响?吹响后,用嘴巴感受一下树叶是否在振动?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六、板书设计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固体声音是由物体 液体 振动而产生的 气体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