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507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陈艳颖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13810384954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朱鹮飞回来了学科语文学段二年级四相关领域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理解 表达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学中用语言,用中学语言的过程,成为我对本课的思考基点。结合朱鹮飞回来了一课的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以学生的真问题为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悟情感,激活想象入境界,读写结合品语言。从而发现文本语朴情醇、言意相生的特点,力求工

2、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朱鹮飞回来了是本册最后一篇主体课文,讲述了一个山里孩子亲眼见证并参加寻找濒临灭绝的朱鹮的过程,表现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珍爱。在回归这一主题单元中,承接前一篇七子之歌抒发强烈爱国之情后,让学生懂得濒临灭绝的动物也应当回归自己的家园,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课文中的一些特色之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教学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1.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通俗易懂,教学中应抓住重点环节,实现长文短教。2. 一些精彩句段描写生动,情感突出,可引导学生多朗读多积累。如第11自然段围绕重点词语组段的手法比较典型,是学生学习、仿写的好例子。3. 题

3、目的点睛之笔既是情感的抒发,又有立意的高度,与单元主题紧密相连,统领全篇,可引导学生不同层次的品读感悟。学生情况分析(含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重点句体会情感,初步了解段落内容,但还欠缺透过文字来准确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及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通过前测第一题,看到有90%以上的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比较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有近10%的学生在近义词的辨析上存在困难,不能清楚地区分及表述近义词的不同。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体会,分辨近义词的细微之处,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前测第二题发现,42.8%的学生准确地抓住了第11自然

4、段的中心词“等候”,只有4.8%的学生能够写出从不同方面体会到了“苦苦等候”。可见,学生虽已有段的意识,但部分学生抓不准中心词,无法理清句间关联。可见此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应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理清层次,学习表达,可借批注笔记加深认识。前测第三、四两题为开放性题目,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任其思考、发现,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从这两道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有74%的学生对“发现”、“保护”这两部分最感兴趣。有81%的学生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到了发现、保护朱鹮的辛苦与不易。有19%的学生不仅能体会人物情感,还从环保意识谈了自己的感受。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较

5、多的学生关注了文章的部分内容,还不能面对完整的篇章去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对主旨的思考、领悟缺乏多角度、深层次。即将进入高年级,在此课教学中还需要渗透篇的意识,深化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篇的概念”,为进入第三学段做准备。四下的学生不仅会用“为什么”、“怎么样”来提问,还能结合细节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可见,此时学生的思维,看问题的视角已逐步在像高段过渡,教学时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学习发现,进行更有意义的质疑,更有深度的碰撞。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感悟表达;上勾下连,渗透线索,体会情感;交流批注

6、,学习写法,尝试表达。技术准备:白板、教学演示文稿前期教学状况:第一课时学生已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结构,并通过交流资料丰富了相关信息,学习了寻找朱鹮的这部分内容。以下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语句,了解发现和保护朱鹮的过程,体会人物情感,感悟课文题目的含义,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2. 借助典型句、段,体会围绕中心词写具体,并尝试表达。3. 继续学习写批注笔记,通过交流批注,加深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语句,了解发现和保护朱鹮的过程,体会人物情感,感悟课文题目

7、的含义,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借助典型句、段,体会围绕中心词写具体,并尝试表达。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附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思考1词语导入,回顾主要内容。(1)听写:叮嘱、搜索(2)读词复习,回顾文章脉络。踏破铁鞋 千辛万苦 (寻找)苦苦等候 小心翼翼 (发现)精心观察 悉心照料 (保护)(3)借助关键词语,复述主要内容。2借助板书,结合内容质疑。师引:从“濒临灭绝”到“快乐生活”,前后如此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设计意图】力求发挥导入环节的多重功能,在复习中回顾内容,梳理结构;在内容中对比发现,引发思考。从而结合学生的真问题,开

8、启学习内容,形成阅读期待。二、体会情感悟表达1.阅读提示:默读1115自然段,思考人们是怎样发现和保护朱鹮的?(1)画出感受深的语句,体会人物情感,做简单批注。(2)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2全班交流。依学生发言,顺学而导。预设一:重点交流11自然段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天气很热,蚊虫不停地对他们进行袭扰,但是,大家忍耐着,尽量减少活动,以免影响观察。苦苦等候多时,他们终于看见两只白色的鸟儿一前一后从远处的山谷里飞来,轻轻地落在一棵大树上。1. 抓重点词,体会“环境之苦”。(1)结合袭扰、忍耐、多时等重点词语体会“苦苦等候”。(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苦苦等候”。(3)渗透写法,指导补

9、充批注2. 勾连上文,体会“内心焦灼”。(1)启发思考:在寻找的过程中,只是这一次苦苦等候吗?联系上文谈一谈。(2)展开想象,训练表达。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情况?他们是怎么做的?(3)拓展情境,尝试练笔。仿照11自然段,围绕“千辛万苦地寻觅”展开想象,尝试着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考察队员千辛万苦地寻觅着。 3. 结合以上理解,体会复杂心情。4. 结合“发现朱鹮”,引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发现,深入典型段落的学习。通过交流梳理、勾连上文等方法,将学生零散的阅读成果,串联成线,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表达特点,并仿照尝试练笔。预设二:重点交流12自然段这两只鸟儿背上的羽毛是洁白的,

10、两颊则是鲜红鲜红的。它的脑枕部呈柳叶状,长着一排突起的羽毛“就是它!”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静候一旁的考察队员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生怕惊飞了这两只珍稀的鸟儿。小光和小胖也非常兴奋,要不是事先叮嘱过,恐怕此刻他们早就跳起来了。1. 图文并茂,师生共赏美丽朱鹮。2. 结合“就是它!”,感悟描写。(1)出示句式,结合自学尝试表达。(谁?)会(怎么样?)地说:“就是它!” 因为( )。(2)结合描写,感悟考察队员对待工作的科学、严谨。(3)出示插图,身临其境,体验读。3.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珍爱之情。(1)学生结合自学批注自由

11、发言,体会心情。(2)顺势出示对比句,体会表达效果。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3)在体会的基础上,交流、补充批注。【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透过语言品味人物的内心世界,实现由文字的表面含义探究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感悟语言的表达需要恰当的词语进行修饰才更加生动,融情感于表达之中,融表达于体验之中,真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预设三:重点交流14自然段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一只小朱鹮因为体弱的缘故,被挤出了鸟巢,掉在地上,它的父母在树上

12、哀鸣,却无力相助。考察队员趁成鸟觅食的时候,将它送回鸟巢。但不久,它又被挤了出来。考察队员决定人工饲养这只小朱鹮,小光和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悉心照料。这只小朱鹮健康地成长着,后来,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鸣禽馆,它是我国第一只人工饲养的朱鹮。1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保护之情。(1)辨析“精心”、“悉心”。(2)相机指导朗读。2. 结合“繁育后代”,品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三、立足全篇抒真情1. 联系上下文,梳理“朱鹮”线索。(1)师生共读,回顾全篇。(2)陷入灭绝健康成长快乐生活2结合“成群的朱鹮”,回扣单元主题(回归)朱鹮飞回来了。【设计意图】在学生存疑处解疑,在学生无疑时设疑,抓住

13、细微之处,寻找发现,既是对本文情感理解的丰富,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渗透。习文悟情与课中读题相呼应,使学生的认知从文章内容上升到课文主旨,进而体会题目饱含的情感与深意。四、拓展延伸引共鸣1. 引入课外资料,介绍90年代以来,洋县第一起射杀朱鹮事件。2. 分层作业三选一(1)结合枪杀朱鹮事件,谈一谈自己感受,写一段话。(2)搜寻朱鹮最新的生存状况和相关事件,班内交流。(3)推荐阅读书目拯救朱鹮和美人鸟朱鹮。【设计意图】借助新闻事件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相关作业的布置将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涉及语言表达、知识搜集、阅读兴趣,考虑到了内容的广泛性,难易的层次性和兴趣的选择性。板书设计:朱鹮飞回来了 千辛

14、万苦 濒临灭绝 快乐生活 (科学、严谨)寻找 发现 保护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问卷形式1. 为了使朱鹮能够“飞回来”,人们做了哪些努力? (从内容方面进行考察) 2. 文章第11自然段是围绕哪一个中心词写的?从哪几方面写具体的?(从写法方面进行考察) 3. 学完课文,你觉得题目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主旨方面进行考察) (注: 本题视学生答题情况分别给予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四个等级)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格形式1.教学目标得当,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2.以生为本,注重引导和评价,关注学生发展。3.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环节规范,注重生成,有亮点。授课教师自评听课教

15、师评价达标 良好 优秀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1.前后呼应,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能力的提升首先在于思维的发展。本课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过程,通过几次前后呼应,使学生自读自悟,在统览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第一,习文悟情与课中读题相呼应。习文悟情,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文章内容上;穿插读题,使情感与主题相呼应。体会题目的层层含义,感悟题目是文章的灵魂,饱含着作者的情感。第二,反向质疑与内容质疑相呼应。入课时依学生问题展开学习,结课时以本课所学再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第三,自主批注与指导批注相呼应。关注过程性的指导,将批注这一辅助阅读的手段继续深化,

16、使批注为阅读服务,为学生的理解服务。2.上下勾连,为学生的高段学习奠基。本课是四下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在突出四年级结构段的基础上,立足全篇,关注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为学生步入高年级渗透篇章意识。第一,关注内容上的勾连。在学习“寻找”的基础上学习“发现”,在学习“发现”的过程中勾连“寻找”,即使对内容的学习更加扎实,又使对情感的体会更加丰富。第二,关注写法上的勾连。结合本文的典型句段设计练笔,关注读写结合的时机、指导和输出,上勾下连,使学生将自己的练笔从不同方面写具体。真正做到以学生文本,让课文和教学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服务。第三,关注情感上的勾连。借助朱鹮生存状态的变化,巧妙设计整合阅读,再次梳理文章脉络,体会文章情感,形成绕梁之音,引发共鸣之情。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