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565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胡伟胜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2 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具准备: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思想: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出示谜语A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

2、挂。(葡萄)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展开形象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爷爷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这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以下四种学习方法自学:1、整体感知:学生的自学(1)问答法(2)提问法(3)朗读法(4)画图法2、理清条理:汇报学习情况,师给予适当地点拨。3、课件出示:指导朗读,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三)结合课件,披文入情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1、把握整体:学生快速跳读,

3、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深入部分:你认为这部分描写中那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儿?找出有关词句。3、课件演示:动画感受,让语言的描述升华为形象的感性认识。4、指导朗读: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四)指导学法,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1、总结学法:针对课堂上相关学法加于小结。2、指导自学:这一段描写哪几种情况下的爬山虎的脚?找词句来分析,用学习上一部分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3、汇报自学:理顺条理的基础上完成对黑板板书的补充。4、教师小结:结合课件,指导体会作者的喜欢、愉快的心情。(五)总结评价延伸课外1、编儿歌或谜语(1)生畅所欲言A 小小叶儿多又多B 爬山虎呀真厉害C 是虎不是虎春风吹来会跳舞高楼大厦任你爬有脚只会爬几根细丝长茎上不怕高来不怕累紧贴墙上绿使你疑是小蛟龙勇往直前不退缩离墙便枯死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1)生上台展示(通过简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2)教师综合性评价。(结合观察方法、写作运用几方面来谈)3、总结评价后布置作业(1)按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关动物、植物为适应周围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调节(沙漠中的骆驼、仙人掌;猫的脚垫等等)(2)课堂所得,课后的采集编绘成小报或设置展览角组织学生浏览。(结合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