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578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猴王出世》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而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灿烂的瑰宝,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喜欢读、乐意读的好书。教学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3激发

2、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高段年级略读课文的要求及学生的预习情况,我把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读懂课文作为学习本文的难点。【教学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与意思也和现在不一样。五上年级的学生学习五下年级的课文,也为学习带来一些障碍。所以,课前,学生要根据“阅读提示”熟读课文,并能在课文中做预习记录。 2教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揭示课题。 2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3根据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

3、容。 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1)学生回答。 (2)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 【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猴王并不陌生,直接引入课题简洁、省时,能更快的把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同时使学生整体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细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1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读这段话,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4、2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3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 4合作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律。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 6小结。 (二)细读描写“石猴成王”的语句 1学生自主研读第二个问题,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体会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并做上批注。 2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对比品读。 4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猴王?写在句子的边上。 5小结。【设计意图】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在读中感悟古代白话文语言的特点,体会名著的语言魅力。 在交流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出相关内容,做到“润物无痕”,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1请选择你认为最经典的句段再读一读,或背一背。 2总结: 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 愿同学们一生与经典相伴!3、作业: 假如孙悟空现在来到你的身边,答应送你一根毫毛,满足你一个心愿,你的愿望是什么?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 感受语言、领悟语言,最终要落实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否则,感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板书设计:猴王出世猴 顽皮可爱人 敢作敢为神 神通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