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623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穷人》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穷人》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穷人》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穷人》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穷人》教学设计 (2).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穷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穷人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主题单元“高尚”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感悟能力的佳作。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反映的是旧俄时代百姓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文章的细节描写以及多种方式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尤其感人之深,本设计对此给予了特别关注,试图通过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场景,抓住感人的细节反复读书,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激发起对穷人及其美德的敬意。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细节描写很有特色。基于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独立感悟和掌握方法为要,这篇课文只能安排两个课时。那么理解课文如何做到面上到边,点上到位?我们认为不能过分纠缠细节,否则无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本设计注意以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品质为主线,进行“板块式”教学,既确保了对人物品质的深刻体悟,又串起了全文的内容。

3、【教学目标】 一、认知和能力目标 1认读、掌握生字:搁(板)、帐(子)、(抱)怨、揍(一顿)、掀(起)、寡(妇)、魁(梧)、(倒)霉、熬(过去)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等。 3理解课文内容,熟悉抓住人物、场景、理清线索的读书方法。 二、方法和过程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沙俄统治的黑暗以及穷人的贫苦生活。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性之美,感受和学习穷人勤劳、善良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依

4、据主要场景制作课件、图片及配制音乐。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大致了解情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入题: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闪亮的新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大餐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今天让我们跟随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走进穷人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灵。 (板书:穷人) 2引导预测:看到“穷人”这个课题,你想弄明白哪些问题?觉得文章重点应该叙述什么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想弄明白的问题是:穷人是谁?为什么会穷?穷在哪里?他们怎样熬过穷日子?认为文章重

5、点是叙述“穷”的具体表现) 3以疑激读:那么,托尔斯泰有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写“穷人”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探个究竟。 【设计意图】 1开篇谈话,以激活学生生活储备中的幸福体验为引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认知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2面题发问,以引导学生通过审题预测课文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明确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从题目开始的良好读书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扫除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推想的方法理解,记下不理解的词语

6、。 请同学们认认真真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轻声慢读,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第二遍,快速默读,找出课文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穷人是谁; 第三遍,仔细默读,将作者叙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看看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个场景。 同桌的两个如果都读完了,可以稍稍议论一下。 2反馈初读情况: 出示重点生字,择重正音析形。指名若干学生,分段朗读全文。 (朗读完毕,学生评议,教者评点,再择难句适度指导) 抓住“穷人”“场景”,讨论课文要点。 课文中依次出现的穷人是:桑娜,西蒙,渔夫 (板书:桑娜,西蒙,渔夫) 启发:其中作者要着力表现的穷人是谁?(桑娜) (板书:“桑娜”二字下加着重号) 以桑娜的活动为主线,作

7、者描述了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一: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来。 场景二:桑娜看望西蒙发现她死了抱回了她的儿子。场景三:渔夫听说了西蒙的不幸,主动提出要抱回她的孩子。 启发:其中作者要着力描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桑娜与丈夫收养寡妇西蒙的儿子) 依据三个场景,板书“中心词”: 补破帆,等丈夫。看西蒙,抱遗孤。吐真情,得支持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件事: 1安排学生反复读书,连读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要求。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读明白,甚至读出整体印象,为后面的深入研究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提高读书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抓场景,

8、来整体有序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既切合课文特点,也渗透类似课文的学法指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三、细读课文,体会“穷”境 1谈话提示: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究竟穷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走进他描写的第一个场景,看看桑娜一家生活怎样。 2个人自读:找出体现穷的语句,体会体会。 3小组讨论:交流体现穷的语句,说说理由。 4班级交流:(可以打破课文固有顺序,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读书感悟,穿插朗读指导: 我从“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看出穷。要是不穷,可以换新帆,不用去补了。 我从“这间渔家的小屋”整个的面貌看出穷。瞧,如果不是穷,就这么一间小屋,怎么可以又做客厅,

9、又做厨房,又做卧室,又做储藏室呢?如果不是穷,怎么能够一家七口全挤在一间小屋里呢? 我从“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看出穷,这时候就是“古老的钟声敲了十下,十一下”甚至更晚的时候,渔夫是清早出海的,到深夜还没有回来,起早贪黑地干,那都是因为穷的缘故。 我从桑娜的丈夫“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看出穷,海上风大浪急,小船在风浪中出没,那是拿命去玩,如果不是穷,谁愿意这样去冒险呢? 我从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看出穷,已经有丈夫每天起早贪黑地捕鱼,妻子一天到晚做那么多的活计,不是穷的话,他们不必干得那么苦。 我从整个这一部分看出穷:一个七口之家,挤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家里的全部财产

10、也就是这间破屋,一只小船,一张破帆,一些简单得不能在简单的生活用品;为了生活,丈夫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妻子任劳任怨包揽这所有家务、照料五个孩子,就是这样拼死拼活地干,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5引导深究:是啊!正因为穷,作为一家子的唯一顶梁柱,渔夫每天得在风浪中出生入死;正因为穷,作为家庭主妇,每天都得牵肠挂肚地等待丈夫。让我们再次细细地读第一部分,看看桑娜怎样焦急万分地等待丈夫,哪些情况让她焦急万分? 发表读书感悟,穿插朗读指导: 桑娜焦急万分的表现:“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心惊肉跳、自言

11、自语、划着十字 桑娜焦急万分的原因: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始终不见等 (先说出词语,再理解意思,再想象情境,再体会心情、读出感情) 6齐读全段。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一个“穷”字,凸现一个“急”字,引导学生进行两个轮回的读和悟,第一轮回主要以先自读后交流的方式,反馈读书效果,旨在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第二轮回主要以先自读后朗读的方式,反馈读书效果,旨在促成学生的情感投入。这样,力图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体验的独特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出一道数学题考考大家,谁来解答呢? 请一位学生回答,板书:5+2? 师:其实可能很多同学

12、心里都在想,这么简单的问题,早知道我就举手回答了。其实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机会,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自信、勇敢、而又有准备的人,希望同学们以后好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这道数学题在数学里答案里唯一的,但在语文里它的答案却是多种多样的。 2.说说本课讲一件什么事? 3.导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设计意图:课前的预热5+2,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蕴藏的是不简单的教学思想,既告诉孩子们要把握好机会,因为六年级学生通常不大喜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又能引导学

13、生深入地体会这7的真正含义,还很自然地导入了课文的学习,可谓一举三得。) 二、走进心理,体会品质 (一)、第一次先读后教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 1.导学提纲: (1)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动笔划划,从哪里可以看出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 (2)小组里合作再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预设关键句,适时指导朗读: (1)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4)门嘎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14、(设计意图:抓住“忐忑不安”这个词语开展了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朗读、合作朗读、教师指导朗读等,把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不但理解了忐忑不安的意识,更加理解了主人公的心情,进一步体会到她行为背后精神的崇高,为后面更深入地解读人物心理做好准备。) (二)、第二次先读后教深入了解,解读桑娜心里想法 (程序:说出语句谈谈感悟尝试朗读评议练读)1.师: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心里是如此的忐忑不安,那她心中为什么会如此的忐忑不安,让我们带着这四个句子,来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 导学提纲:(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是什

15、么作用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省略号,想象一下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3)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预设学生交流: 1.从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可看出够渔夫受的了,我读懂了桑娜在担心丈夫 2.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断断续续。 3.我感受到了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设计意图:1000多字的文本,要体现高效,必须克服面面俱到,样样求全的弊端。我们应该采取的是长文短教的策略,抓住了标点符号有特点的、能解决桑娜的心情为什么忐忑不安这一问题的段落进行品读,就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桑娜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质,以及课文的思想内容

16、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以学定教、省时高效的目的。这样的长文短教,简而不单,让人耳目一新。) (三)、第三次先读后教深入了解,解读丈夫心理想法 1.师过渡语:桑娜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为了帮助两个无辜的孩子,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而渔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出示导学提纲: (1)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1227自然段。 (2)出海捕鱼的渔夫深夜平安回来,桑娜本应很高兴,可在谈话中,他们却两次沉默了,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呢? (3)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在忧虑什么呢? (4)“熬”字可以换成什么字?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

17、长文短教,从文中提取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进行品读,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和渔夫提出把孩子抱来决心熬过去的话语,利用多种形式朗读,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效率高,学有所得,真正达到高效。) 三、首尾呼应,点题提升 1.师:文章的结尾是泪水中透着微笑,微笑中含着泪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开始时的算术题:5+2只等于7吗? 预设学生交流:等于更艰苦的生活;等于美好的心灵;等于桑娜和西蒙的深厚友谊;等于桑娜的朴实、善良;等于在困难中乐于助人的精神;等于同情心 2.师:这就是5+2答案,是我们用语文的方式得出的。穷人他们其实不穷,他们的心灵是富有的,是美丽的。 出示: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师:让我们一起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设计意图:课文最后的处理前后呼应,通过对算术题5+2的理解,更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对于课文的理解多元化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说教,但很显然我们的孩子已经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对于文本的理解也达到了很深的程度。)【板书设计】 穷 人 桑 娜 (勤劳、善良) 渔 夫(五个孩子) 非这样做不可 (两个孩子) 得赶快抱回来 西 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