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7345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友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送友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友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友人》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送友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诗歌内容,学习环境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2. 感受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教学重点:通过了解诗歌内容,学习环境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赏析诗歌有哪些基本的方法?学生预设: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诵读,了解字词的含义;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学习;根据诗眼来感受作者情感。2、非常好,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学生预设:陈太丘和朋友约会(约定了时间)3、既然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了时间,那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一起

2、来朗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体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音量适中,同时思考课件上所示课文红体字是什么意思?(圈划并作好记录)学生预设:2(1) 期:约会,约定时间(2)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强调“去”字古今异义,课本P36)(3) 乃:才(4) 戏:玩耍,嬉戏(5) 不:通“否”(6) 尊君:对对方父亲的尊称(7) 相委:丢下别人(8) 委:放弃,抛弃(9) 家君:家父(10)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11) 顾:回头看(补充:行、至、戏、待、非、则、信、礼、惭、世说新语)2、三分钟快速记忆3、同学们读得算不错,可惜个别地方还有不足,让我们来听一下课文录音中较为标准的课文朗

3、读应该是怎样的,注意在听的时候用“/”划分句子停顿。学生预设:(听录音并划分停顿)4、请同学准备一会然后为大家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仔细听好并作事后点评。学生预设:(学生朗读,教师与其余学生作简要点评)4、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最后齐读一次并思考: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学生预设:陈太丘、友人、元方;陈太丘因为友人过了约定的中午时间就离开了,而来迟了的友人却反倒骂起了陈太丘,在门外嬉戏的陈太丘儿子元方义正词严地驳斥他,友人最终不好意思向元方示好可惜元方无动于衷。5、分角色朗读,看谁最能读出人物的口吻,其他同学作简要点评。6、根据示范要求,翻译全文学生预设:陈太丘和朋友约会同

4、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仅)七岁,在门外嬉戏。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约会同行,却丢下别人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中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看都)不回头看。7、元方认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请用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你是否同意元方所说?学生预设: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5、无礼。8、元方说得没错,可惜他漏说了友人的另外一个性格特点,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学生预设:知错就改;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和认错。9、友人我们说他是一个没有信用和礼貌但知错就改的人,那么你认为原方又是个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学生预设:分歧1:原方也是个“无礼”的人,因为客人已经认错,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原方理应原谅他,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正表现一个人的胸襟宽广,有涵养。而原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十分尴尬、无地自容,算是“无礼”。分歧2:原方并非无礼,他当时年仅七岁,我们不应该过于指责一个小孩。客人是个失信于人还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可见一斑,对于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于千里之外。三、拓展延伸1、对于课文中的三个人物,你最想跟谁说两句,你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用三句左右的话来说说你的想法并写在课堂练习本上作业:1、抄写全文并翻译一遍,注释四遍 2、完成校本练习附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南朝) (去) 陈太丘 (辱骂)客人:无礼信、知错就改 (指责)原方:冲动暴躁、明白事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