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3925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联和并联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串联和并联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串联和并联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串联和并联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联和并联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学习目标: 1.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学习重点: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习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自主学习:1 电路和 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2.(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联电路电路图 (3)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合作探究:想想做做:(课

2、本106页)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探究】:1、组成串、并联电路:同学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尽可能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不同小组间讨论比较。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4所示: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种电路我们叫做 。在图5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方法:模仿课本106页图5.3-1图5 图7另一种像图6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只灯是 的我们不妨将L1从电路中取下,闭合开关后L2照常发光,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并联电路在图6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方法:对照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串 联并 联定义(元件连接特点)电流路径特点电路中只有 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 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有 条, 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 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 开关作用控制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 。电路图实例当堂训练: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有 条路径,只需 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不同时,对电路 影响。各用电器能否单独工作? 2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 条路径,干路开关控制 ,支路开关控制 。

4、各用电器能否单独工作? 3市场上出售的装饰用的小彩灯,是由十几只彩色小灯泡 联而成的,它们只要其中一只灯损坏,其它的灯都 。(填“亮”或“不亮”)4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都是 联的,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5. 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 A串联的 C 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B并联的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6判断串、并联: A B C 7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一盏电灯和一个电动机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8(选做)一个电铃和一个电动机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1控制电铃,开关S2同时控制电铃和电动机

5、,用电池作电源9、两个灯泡串联时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发光时,另一个灯泡 ;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发光时,另一个灯泡 。(填“发光”与“不发光”)10、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 )A、三盏灯都发光 B、三盏灯都发光C、 L1发光,L2和L3发光 D 、L1和L2不发光,L3发光11、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绝对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 12、请你指出各个电路中小灯泡之间的连接方式, 1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后,两盏灯并联的电路是( )物理阅读生物体在生命活动

6、过程中表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bioelectricity)现象。主要包括: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在可兴奋组织(如神经和肌肉)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不同的带电离子,膜外呈正电,膜内呈负电,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称为膜电位。损伤电位(injury potential)活组织的完整部位与损伤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称为损伤电位。如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放在完整无损伤的肌肉或神经表面,由于两处电位相等,无任何电位差可见。如组织局部损伤,其中一个电极移至损伤部位,另一电极仍处于完整部位表面,则可观察到电位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损伤部位为负,完整部位为正,此种电位差,即为损伤电位。损伤电位

7、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直至组织死亡而完全消失。损伤电位的出现,证明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即膜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通常所指膜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或简称静息电位。在通常情况下,细胞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一般为50100毫伏直流电位。此一现象称为极化(polarization)。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可兴奋组织在兴奋时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如在用纤维内的电级记录静息电位的同时,在纤维的另一端给予电刺激,经过极短时间的潜伏期约0.06毫秒(

8、ms)后,记录电极部位就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出现一个快速的生物电变化,历时约1毫秒。包括一个极陡峭的上升相和一个较缓慢的下降相。上升相表现为先是膜电位由原来的静息水平(45毫伏)迅速减小,原先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去极化(或称除极化 depolariza-tion),继而导致膜极性倒转,变成膜内为正( 40毫伏)的相反极化状态,称为反极化。极性倒转的部分(即由膜电位零到 40毫伏)称为超射(overshoot)。整个上升相达85毫伏,等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与超射的总和。然后为下降相,膜电位逐渐恢复到原先的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repolarization)动作电位的特点 全或无性质与传导性。全或无(all or none)性质;如刺激为阈下刺激,则引不起动作电位;而刺激一达到阈值,即引起动作电位,而动作电位一经引起,其幅度就达到最大值,即使刺激强度继续增加,动作电位也不再增大。传导性: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就可在同一细胞范围内沿细胞膜传到远处,而且电位幅度不会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即非递减性传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