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255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高城中心学校:王玲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难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内容有很大作用。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通过和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来学习地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上这堂课时,还要重视地图和地球仪的使用,让学生

2、明白,要想学好地理,必须要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的学习地理。学情分析 对于刚学习地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现在正对地理这一学科充满了好奇,我们在这一堂课中在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小组的活动中去,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地理知识的奥秘,从而培养长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讲授法。教学过程: 一、导语多媒体展示地球的美丽风光图片,学生观看,教师导入: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她是如此美丽而又神奇,我们应该爱护这个家园。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地球有个基本的认识,今天,我们就开始来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二、教师呈现预习目标,学生分成学

3、习小组带着以下问题预习课文。(1)地球的是什么形状的?(2)人类从古至今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有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5)认识地球的大小(从以下三个方面: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地球的表面积)(6)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知识(定义、特点、作用)三、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教师配合多媒体讲解。(1)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的球体.(2)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3)1.站的高 看的远2.麦哲伦航线3.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的拍摄的地球照片(4)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

4、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5)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6)地球仪的简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概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四、小结兼板书设计,教师用多媒体展现知识树。师生共同回忆总结此堂所学的知识。 地球的形状 平均半径地球和地

5、球仪 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 地球的表面积 地球仪五、练一练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站得高,看得远 B、水往低处流C、太阳东升西落 D、日全食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它的长度是( )A、4万千米 B、6371千米C、6378千米 D、6375千米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0千米D.6378千米4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5、毛主席诗词中有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真的能日行八万里吗?如果是真的话,应该坐在地球的什么地方附近才能日行八万里?为什么?六、教学反思 这堂的内容尽管是学生初次接触到地理知识,但内容非常简单,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的学习。这样学习的知识更牢固。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才能真正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