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初语蔡红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2643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垫江初语蔡红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垫江初语蔡红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垫江初语蔡红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垫江初语蔡红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垫江初语蔡红路《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业3-表单“精彩绽放”精品教案省市县名称重庆市垫江县网络班级初中语文版任职学校太平中学姓名蔡红路作业要求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按分层要求完成下一教学单元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填写作业表单。n 角色适应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n 经验积累期教师:设计一份自己的教案,并说明设计教案的思路;n 专业成熟期教师:对一份教案从备课角度进行系统评价。作业内容我是一名经验积累期的教师,我的教案设计如下: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的特点。2、 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特点。3、 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4、 了解物

2、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的特点。2、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大屏幕播放歌曲四季,以描写“四季”的古诗句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

3、、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三、 听课文录音,要求:1、注意生字读音;2、快速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翩然 孕育簌簌 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农谚纬度 连翘连翘(qio)翘尾巴(qio) 观测(gun)道观(gun)落叶(lu)丢三落四(l)落枕(lo)差异(ch)差遣(chi)差错(ch)参差(c) 播种(zhng)耕种(zhng)四、整体感知,概括要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物候?2、 什么是物候学?3、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4、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5、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4、学生读后交流问题,教师引导。6、根据以上分析,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五、研讨课文: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2、分析文章第一部分内容:( 13)自然段第一自然段:(1)本段主要描写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语。(3)品味本段中的一些词语。(4)找出本段中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第二、三自然段:(5)分析第二段的结构、说明顺序及语言特点。(6)第二段中前一句后是分号,后一句却是句号,能否将后一句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7)总结第三段的内容。(8)小结第一部分内容。六、拓展延伸参照课文第一段,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家乡的四季变化。展现一下家乡的四季风景画。七、作业布

5、置: 把你所写的课堂练笔写在家庭作文本上。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中,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情景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候现象和物候学的说明;物候现象决定因素的说明。说明顺序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准

6、确,说明方法的恰当。2.难点:说明顺序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准确,说明方法的恰当。三.教学设想:全文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四.教学过程:1.导入:一年有几个季节?(生)春、夏、秋、冬。出示一年四季不同的画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就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神韵,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板书文题和作者)(通过优美的画面,师生的交流,学生马上被优美的画面点燃了激情火花,

7、被这美的感觉所深深吸引,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他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可以说“激趣”成功了。)2.出示课题和作者。有谁了解作者竺可桢吗?(生)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3.(过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通过四大组抢答竞赛的形式开展,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答题速度快且答题准确率高,这一做法比较适合调节公开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

8、氛。)4.小结: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生)不能。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逐个板书) 描述物象 现象大自然的语言 作出解释 逻辑竺可桢推究原因 顺序阐明意义 本质5.精读6-10自然段推究原因(1)自由读6-10自然段。(这里本来设计的是教师范读,但是通过走到学生中间巡视,听了他们的自读与互读,感

9、觉由于课文中没有太生疏的字和太长的句子,他们读的还不错。就省略了这一环节。)(2)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几个?(生)四个。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放在第一个?(生)因为纬度是最重要的。(3)再追问: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生)从主要到次要。(4)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5)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多媒体出示:大林寺桃花指名读

10、,学生思考。(生)高下因素。(在学生感悟课文时,我努力让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生机,并引导学生去朗读文章,学生读的也很好。但是,课后的一件事情却给了我很多思考,班内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你觉得大林寺桃花中包含的是高下因素吗?可我连什么是高下因素都不明白,怎么去理解这首诗歌呢?”我在深深自责,在教学中我把自己领悟到的美感完全送给了我的学生,让学生和我站在一个高度去欣赏课文,却忽略了学生内心那种独特的体验,缺少了对课文多元的理解。如果在课堂上能够更贴近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这节语文课上的收获会更大。)6.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

11、多媒体出示: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迟五六天。 这种现象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2)请从句子中找到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生)左右、极、常。(3)这些词语限制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请同学找找相关的语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7.比较阅读。(1)个别朗读1-2自然段。(这是一个学生自己读课文的过程,每一次读课文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己读,争取读正确。第二次同桌读,要互评、纠错。第三次读就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正确而且要通顺、流利。第四次指读,检查

12、是否达到要求。)(2)多媒体出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

13、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8.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9.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反思分析(一)满意的地方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本节课的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远超

14、乎教师的预计,可以说是几乎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2、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获。而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3、课件的制作、下载要及早着手,要勤于动手,要勤于动口,外因会促进内因。(二)需要反思的地方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上课过程中,当学生说出有关描绘春天特色的词语时,我没有给以肯定,因为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两季的词语,课后我又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那些词语也是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句子中的词语,学生的回答是对的,是我没有处理好。2

15、、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由于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欠深入,而学生在整堂课上回答问题太顺利,远远超乎教师原本的预计。因此,还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其实,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欣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能自由开放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以上是我对大自然的语言的整个设计思路,有不足的地方请加以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