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308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单元要求中是这样表述的:“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在阅读中,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根据这些单元要求,在本课中,我预设了三个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学知识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3.体会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的。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的出发点就是要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或者说让学生知晓如何使说明文的语言做到准确,做到生动。基于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整体感知理

2、内容;抓住方法品严谨;感情朗读品生动。在筛选信息的环节中,不是让学生只找到文中的主要信息,而是希望让学生掌握利用关键词句来快速筛选信息的方法;在感悟严谨环节中,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列数字时对于不同的情况要有余地,举例子时例子要有典型性才能使说明文语言更加准确的道理。当然在整体感知环节,我利用“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引出说明要准确还有按照一定的顺序的道理。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准确的语言之后,引入作者竺可桢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证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也实现了本课育人目标的达成。接着用原题和现题的对比,让学生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最后,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做一个探索者、

3、发明者。预设虽如此,但是在授课时,对于举例子和按顺序学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进行深度的感悟;因为时间的关系,最后的品味的语言环节,更是走了一下过场,学生品味、展示、积累的时间都很少,原想让学生背一下好的句子,也因没有时间而作罢。另外,对于这篇说明文应该怎样教,我这里也是一次尝试,可能也有很大的问题,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四环节:(1)自主学习(2)展示交流(3)精讲点拨(4)有效训练。就是让课堂扎根在文本的沃土。用深情的目光抚摸一个个汉字,捕捉词句中传递的文化、历史、情感,琢磨人物、事件。贴近课文,把思想的铧犁深深插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挖掘少年的心智,与先贤交流、碰撞。而我们语文老师自己,和谐地存在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于学生思索、体验的逻辑顺序之中,成为恰到好处、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