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322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冯三镇中心小学 蒋丹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营造情境教学的氛围。在氛围中自主学习,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后言语实践,积累语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设计语言训练,学习使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4、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品味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体会海底物产的丰富,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难点学习使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教学

2、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1、欣赏图片,引出西沙群岛。(歌曲中的地方有美丽的小岛,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迷人的风光,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众鸟齐呜的场面,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2、齐读第一自然,感知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3、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4、补全课题,齐读课题。(物产丰富就是富饶)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检查生字新词。第一组:富饶 岛屿 山崖 海参 鸟粪重点抓“参”的读音第二组:懒洋洋 威武 产卵 渔业 栖息重点指导:辨别“威武”的字形与书写

3、。第三组:风景优美 五光十色 飘飘摇摇 成群结队 祖祖辈辈 瑰丽无比读中积累词语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地方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读一读,划一划)指名汇报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来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三、欣赏“海水”1、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西沙群岛海水的特点,划出有关词语。2、学生汇报(板书: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3、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感受海水的美。师:看,海水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就是 。海水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比过它,书上用一个词语表达是 (生:瑰丽无比)。4、朗读指导,读出海水的美。5、结合图示理解海水美丽

4、的原因。6、练习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讲清楚海水美丽的原因。师:海水的美让人陶醉,但西沙群岛最神奇的莫过于海底世界,让我们穿上潜水衣,到神奇的海底看看。7、齐读第二自然段四、研读品悟第三自然段物产的丰富1、指名读,找出海底的物产。2、自主学习,体会物产的特点。3、汇报(预设)珊瑚。A、指名读。师评价,动作理解“绽开”。B、观看珊瑚图片,谈感受。C、指导朗读。D、指导观察珊瑚的形状、颜色,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描写珊瑚的形状和颜色。海参A、指名读,师评价。B、动作理解“蠕动”C、指导朗读。大龙虾A、指名读,师评价。B、动作理解“威武”。C、指导朗读4、齐读第三自然段五、积累语言师:海底物产这

5、么丰富,可下面的老师没见到,真可惜,要不我们一起把海底见到的说一说,老师给你请来小帮手。出示课件: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有的像 ,有的像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 ,划过来, ,样子 。六、小结,再次理解富饶今天,欣赏美丽的海水,观赏各种海底物产,让我们领略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下节课,我们将再次潜入海底看鱼,去海滩上捡贝壳,看大海龟,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看来西沙群岛真是物产丰富,怪不得人们称为:生: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风景优美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物产丰富 海滩 海岛 2013年11月28日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说课稿冯三镇中心小学

6、 蒋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课时。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营造情境教学的氛围。在氛围中自主学习,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后言语实践,积累语言。 一、说教材(一)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二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单元是由介绍祖国迷人景色的五篇课文组成,要求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富饶与美丽,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目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7、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设计语言训练,学习使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4、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品味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体会海底物产的丰富,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难点学习使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二、 说教法和学法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她的富饶和美丽,对于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来说十分陌生。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她无穷的魅力,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带领学生们走进西沙群岛的怀抱是最好的办法。依据本课的性质

8、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4、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法: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2、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 3、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 三、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学生对于我国的西

9、沙群岛并不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 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课前活动:播放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1、欣赏图片,引出西沙群岛。(通过一幅幅的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2、齐读第一自然,感知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3、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4、补全课题,齐读课题。(物产丰富就是富饶)(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扫清生词障碍,教

10、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只作适当的 指点,主要是想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2、检查生字新词。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地方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三)、欣赏“海水”1、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西沙群岛海水的特点,划出有关词语。2、学生汇报(板书: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3、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感受海水的美。4、朗读指导,读出海水的美。5、结合图示理解海水美丽的原因。6、练习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讲清楚海水美丽的原因。(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懂得海水的颜色与海水的深浅息息相关, 感受祖国南海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学生读的时候自然就会声情并茂,读出赞美之情。

11、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四)、研读品悟第三自然段物产的丰富1、指名读,找出海底的物产。2、自主学习,体会物产的特点。3、汇报(预设)珊瑚。A、指名读。师评价,动作理解“绽开”。B、观看珊瑚图片,谈感受。C、指导朗读。D、指导观察珊瑚的形状、颜色,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描写珊瑚的形状和颜色。(初步感知珊瑚的多、美、千奇百态,接着师生合作读,通过反复读,熟读成诵。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种特点明显的珊瑚,让学生学着课文的语言写一写,说一说。精彩的语句通过读、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海参A、指名读,师评价。B、动作理解“蠕动”C、指导朗读。大龙虾A、指名读,师评价。B、动作理解“威武”。C、指导朗读4、齐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演更能感受到珊瑚的美,海参的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品读体验,最终达到积累语言。)(五)、积累语言出示课件: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有的像 ,有的像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 ,划过来, ,样子 。(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巩固语言的积累。)(六)、小结,再次理解富饶今天,欣赏美丽的海水,观赏各种海底物产,让我们领略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下节课,我们将再次潜入海底看鱼,去海滩上捡贝壳,看大海龟,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看来西沙群岛真是物产丰富,怪不得人们称为:生:富饶的西沙群岛。 2013年11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