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检测.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371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一章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二第一章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二第一章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一章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一章检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固体中含有共价键B.CO2分子中含有离子键CC是碳元素的三种核素DO含有相同的中子数2.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90.1020.074主要化合价+2+3+2+6、-2-2A.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C.氢

2、化物的稳定性为H2T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Mg(OH)2碱性比Ca(OH)2强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族,共16个纵行D.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A族4.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的最高价氧化物与乙的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丙位于第A族,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乙丁B.原子半径:甲乙C.丙的两种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甲、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5.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X

3、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X2YZ4B.XYZ3C.X3YZ4D.X4Y2Z7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

4、,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B.质量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C.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得到电子D.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从C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第三周期元素从Na到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D.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增强第卷(非选择题共36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9.(8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

5、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B,C,D,E。(2)写出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10.(9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族周期AAAAAAA0234(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与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请将方案填入下表。实验步骤(2分)实验现象与结论(2分

6、)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若加入氯水后溶液呈黄色,加入少量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层呈橙红色,证明单质氯比单质溴氧化性强11.(11分)A、B、C、D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中只有C为金属元素;A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D属于同主族;C、D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A、B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元素符号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C2B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写出C2B2与A2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B、C、D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4)用化学方程式证明

7、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B强于D。12.(8分)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续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填AF)(2) 实验结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