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487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1.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 总结其经验教训。【重点】1.“一五”计划实施的条件、特点和结果。2.三大改造的目的、实质、过程和影响。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4.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5、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对于这20年的经济建设,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知识链接】新中国历史小分期:19491956年:过渡时期(49-52恢复期 53-56:三大改造)1957年-1966年:十年建时期 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 1976

2、年-1978年:徘徊时期 1979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自主学习】一、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背景:建国初的经济调整;_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借鉴_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3.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_,建立国家_和国防_的初步基础;处理好_、_与_之间的关系。“一五”计划工业上的成就(课本图片,注意行业以及所在地区位置)“一五”计划工业上取得成就的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_;初步形成了合理的_;社会主义工业化_。【思考】中国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3、;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力量的迫切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改)原因:为了适应国家_的要求,早日建成_。实施A.农业:1953年,全国试办初级农业_。1955年,颁布_,全国掀起兴办_农业合作社的高潮。B.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_方面入手,_按行业_、_、_改造,后来改为_的办法。C.资本主义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将其纳入_的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_。1956年,实行_。D.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意义:社会

4、主义_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二、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 1956年背景:_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主要矛盾:先进的_的要求同落后的_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变为先进的_。2、曲折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原因:领导人指导思想“左”的错误。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_。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 1958年我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全民性经济建设运动。以_为中心,以_、_、_、_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使_和_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经济损失在_以上。人

5、民公社化运动特点:“_”,指_大,_程度高。评价:不适合农村_的实际发展水平,_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_。结果:1959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的_时期。认识:不要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注意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3、调整:八字方针 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到_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4、“十年建设”的成就初步建成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_。_、_、_等新兴工业壮大。_、_、_油田三、十年文革时期(最大的曲折)1.原因:左倾错误的严重化根本2.影响: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低;损失约5000亿元。【合作探究】实现社会

6、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产品名称单位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电力度7921951144651492714163原煤公斤807610349804938094158生铁公斤17*84424451659501449钢公斤0995337632552106418281棉布公斤734*2028614270382884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

7、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材料三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8、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8分)(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6分)【重难点突破】1、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经

9、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2、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严重;苏联背信弃义,撕毁或协议。【巩固练习】1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w.w.w.k.s.5.u.c.o.m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

10、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3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4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5.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

11、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6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年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7.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了个大喷嚏,轰隆一声震天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盛行( )A浮夸风B“共产风” C高指标 D瞎指挥第18课教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

12、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偏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巩固训练】DADACCA第18课教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偏

13、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巩固训练】DADACCA第18课教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偏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巩固训练】DADACCA第18课教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

14、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偏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巩固训练】DADACCA第18课教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偏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巩固训练】DADACCA第18课教学案答案【合作探究】(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偏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巩固训练】DADAC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