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488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授课人:杜兵杰单元教材分析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

2、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

3、习作中。重点难点1本单元会认识生字27个,会写20个字。2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背诵第1课第1、2小节。第3课11小节。课时安排13课时。精读课文5课时,略读课文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2课时。单元学法指导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多媒体资源更

4、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主题教研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单元分题: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资料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句子的含义,谈阅读的感受是检测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我们可以把“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谈阅读后的感受”合并为一类题。我个人认为: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就是丰富了阅读后的感受;阅读的感受越深,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也就会越深刻。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怎样谈阅读的感受是阅读理解的学习和考查考试的重点之

5、一。据我了解所知,无论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口答表现,还是在考试时的笔试作答表现,情况都不容乐观。尤其是考试时的笔试作答。 语文阅读考试时,会经常考“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阅读感受”一类的题目,而且所占分数的比例还较重,最少有3分,多的有5分、甚至6分。具体情况常常是:一个3至6分的题目,出卷者在试卷上准备了三五行的空格让学生作答,而相当部分学生则是回答一两句话的内容(10至20个字,一行还不到)便了事。因此,虽然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感觉良好,但是实际得分率并不高。一般情况下,一道5分的题目,平均失分在2至3分之间。 为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开展了“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怎

6、样谈阅读后的感受”的专题研究,并在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最近,我正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钓鱼的启示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就以这两篇文章为例来谈谈我的粗浅看法和具体做法。 理解句子的含义,谈阅读的感受通常有两类:一是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二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那么怎样来做这类题目呢? 我们先来看看钓鱼的启示的课后作业第三题。题目是这样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首先,要理会题目的要求,并按题目的要求理清作答的思路。其次,根据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这句话的意思。然后

7、,组织好语言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在回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体现题目的要求:或者体现上下文的内容,或者体现自己的生活实际。 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回答这道题。 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体现上下文的内容:鲈鱼开放的时间还没有到,而我却钓到了一条鱼。如果不把它放回去,那就是错误;把它放回去,就是正确的。这是谁都知道的简单道理。但是,当我真的要实践这个道理,把鱼这个到手的利益放弃的时候,却又是那么需要勇气和力量。(自己的理解)因此,我的理解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知道它该为不该为很容易;但是要克制自己的一己之利去实践道德,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

8、 我们再来看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课文。课文提示里有这样一个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我认为这样作答:(理解含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唯一的;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每个人成功的途径也不是一样的。当我们感觉到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马上选择另一条合适的路。(举例子)例如,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思考题,假设法、倒推法、和倍法、差倍法都想到了,但是就是不能解决问题。后来我又去请教爸爸妈妈,他们也不知道。这时,我索性暂时放弃它。下去打篮球去了。正好,就在这时,碰到了邻居上初中的哥哥。我向他请教了这道题。他轻轻松松地告诉了我。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生

9、活事例。不也体现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人生哲理吗?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怎样谈阅读的感受呢?总之,一要注意规范的答题格式;二要注意清晰的答题思路;三要注意流畅的语言。当然如果是考场上,还要注意答题的技巧等内容。特别要提醒小朋友的是,这类题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实际。因此,它就像作文一样,绝对是千人千面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抄参考书的答案。你看,我的作答,就跟重点难点里的答案有很大的不同。只要我们掌握了答题的格式,只要敢于实践,只要我们摆脱工具书的束缚,我们一定会越来越会做“理解句子含义,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的题目。链接:http:/ 1

10、 课时 授课人:杜兵杰课 题1 草 原课 型精讲新授课时第1课时备课时间2月15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第一自然段。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具准备多媒体 白板突破重点难点策略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让学生能根据抓住段落、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动作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11、本课时分题根据语言的特点,准确找出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句子的研究。教学过程预设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

12、的。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草原的“绿”。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3、”,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是指什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完成课后练习1、2题,课时练1-5

14、题。板书设计:草原风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教学反思:第 2课时 授课人:杜兵杰课题1 草原课 型精讲新授课时第2课时备课时间 2月15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小节;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多媒体 白板突破重点难点策略抓住描写草原环境的词语和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特点。本课时分题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的研究教学过程预设一、复习背诵1听写词语:一碧千里 无边

15、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2背诵: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领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背诵。二、 理清文脉1导入:“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那是谁?(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2默读25小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1)远迎相见款待联欢(2)再看看,这些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3)着重写了哪两个场面呢?(骑马远迎、把酒

16、联欢)三、骑马远迎1自由朗读第2小节,划出描写远迎的句子。2读远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1)个别读(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热情重点品味(1)“男女老少”:来的人很多,很热情(说说可不可以换成人很多?)(2)“飞”:不但让我们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让我们体会到迎客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热情洋溢(3)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穿着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条彩虹。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彩虹飞过来。(群马疾驰,能不能说马儿奔驰?)(4)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来迎客,那为什么作者说像一条彩虹而不是许多条呢?(这些人是有序地

17、来的,而且彩虹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的,正是因为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所以才汇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飞过来。)(5)那这“一条彩虹”到底还包含着什么呢?平时,我们总说彩虹是一座桥,桥就是把这头和那头连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桥,你们觉得连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一座连接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之桥。)小结:是啊,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3.感情朗读:现在,就把你感受的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吧。(个别读齐读)。4品读:“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8、1)刚才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热情,那么现在作者又用了一个“飞”,是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还能换成什么字?(驰,跑,开)比较:哪一个更好?(飞更能体现出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2)是呀,我们也是相见心切呀!读好句子,读出这一份急切。四、把酒联欢我们带着这一份急切的心情来到了蒙古包。引读第三自然段。1了解民族风情。过渡: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读4、5小节,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风情?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何忍别”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别)(2)能不能换成“蒙汉情深不忍别”?(“何”有一种反问的语气,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

19、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3)读出这一份难舍难分,深情厚谊。(个别齐读)(4)因为这一份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忍分别,我们“舞的舞(师引读)”(5)在夕阳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们“舞的舞(引读)”,()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现在,你能用自已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别。)五、总结全文同学们,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整篇文章,课文的第一段在写草原的风光美,第二段则在写草原的人情美,那么,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不管写景也好,写人也好,都抒发了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2作者就是从从

20、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3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读一读整篇课文。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1:积累好词句,完成部课文练习2、3题。 2:完成课时练的内容。草原 人情美远迎(骑马远迎)相见联欢款待 (把酒联欢)教学反思第 3课时 授课人:杜兵杰课 题2 丝绸之路课型略读新授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月 15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9个生字,理解“矗立、戎装、匕首”等词语,识记“不计其数、绫罗绸缎、美轮美奂”等四字词语。2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初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重点难

21、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教具准备小黑板突破重点难点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上一课的基础上,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体会、感悟,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策略:本课时分题抓住重点词语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研究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新课1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领略了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走进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2读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过渡:读着课题,你觉得文章会介绍什么?而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的?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2指

22、名分节朗读,重点正音:矗立 高鼻凹眼 戎装 缫丝 冶铁 灌溉3指名回答文章是怎样来介绍丝绸之路的,写了哪些内容?(先写看到雕塑引起遐想;再具体描写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的阐述了丝绸之路的深远意义。)三入境悟情过渡: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曾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美丽故事。1.读一读2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讲讲主要介绍了几个片段?(迎候会面赠礼)2.在这些片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很生动,读一读。3.如果你是播音员,会怎样来介绍这生动的一幕?可选择1-2片段介绍。(自由练 同桌练)4.指名串联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5.在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两国人民怎样的交往态度?(友好 热情)四深化感悟过渡:其实

23、,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在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读一读13自然段,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2点击资料袋:丝绸之路意义深远,怪不得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3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课题。五、领悟写法1过渡: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绵延的丝绸之路上,遗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迹,人们为了纪念这条路,在西安的玉祥门外雕刻

24、了一座巨型石雕(出示课件)。2.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石雕?读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第一自然段的过渡)3.看图介绍石雕。(语句流畅 口齿清楚)这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见证。六总结巩固 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课后练习2,课时练1-5板书设计: 2 丝绸之路 迎候会面赠礼 友好 热情教学反思:第 4课时 授课人:杜兵杰课 题3 白 杨课 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备课时间2月16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并熟读成诵。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难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

25、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具准备ppt突破重点难点策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进而概括课文内容。教学策略:知识迁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细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小组讨论探究,师生交流,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时分题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研究教学过程预设 一揭示课题,激起疑问:听歌曲小白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不仅要倾听旋律,还要留心歌词。看图片,白杨树很多很常见,想想,你在哪儿看到过它?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1听写词语:戈壁滩 新疆 介绍 抚摸 陷入 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边疆、

26、疆域等)从而理解“疆”的本义。戈壁滩:读注释,大家想一想,在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普通的草木能生长吗?因此戈壁滩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不毛之地”这个毛就是指什么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戈壁?3选用以上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12) 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杨的特点?(对话的形式)课文的后面部分又写了什么?三初感形象,激发情感1默读112段,摘录课文中体现白杨特点的词语。(高 直 高大挺秀 很快地生根发芽 粗壮的枝干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2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白杨的外形 (高 直 粗壮 高大挺秀)白杨的品格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3自由读

27、13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交流中点拨: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有感情地朗读13段。四凸现形象,升华情感 (附片段)1指名读爸爸的话。2想象引读,丰富“哪儿”具像。3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4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5感情诵读爸爸的话。6、背诵爸爸的话。7、小结: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们的眼里,白杨树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戈壁卫士)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熟读课文 积累本课词语。板书设计:白杨戈壁滩的卫士

28、 边疆建设边疆教学反思:第 5课时 授课人:杜兵杰课 题3 白杨课 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备课时间2月16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难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教具准备ppt突破重点难点策略知识迁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细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小组讨论探究,师生交流,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时分题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表

29、达含义的研究教学过程预设一过渡导语,承上启下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令我们对这平凡的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来,齐读爸爸的话。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孩子们此时明白吗?二。阅读链接,解答疑问1师生合读第14、15段。理清孩子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2孩子们不知道这些问题,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于1963年发表,离现在整整45年了。让我们读读同一时代艾青的诗,说不定你就明白这些问题了。(1)自由朗读帐篷,读后思考问题。(2)围绕“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进行汇报,随机学习诗歌。交流一: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边疆

30、。随机朗读第四节。补充时代背景:50年代,毛主席号召广大的知识青年服从祖国的需要,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交流二:新疆是个荒凉的地方。扣住“帐篷是流动的家”“荒原”“野地”等词。朗读1、2两节。交流三: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苦有没有吓退建设者们? 抓住“爱”体会建设者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情朗读4、5两节。(3)小组合作朗读诗歌三理解心愿,领会思想1再读爸爸的话。2讨论:现在你们知道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思了吗?(不畏艰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3爸爸的心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呢?读16自然段。重点理解:“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白杨正迎正风沙成长起来。”引导:“小白杨”在文中

31、指谁?体会“迎着风沙成长”的含义。你读懂爸爸的心愿了吗?(希望孩子们长大后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4感情朗读第16自然段5老师小结:现在我们真正理解了爸爸的心,爸爸的心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思,当他向孩子们深情介绍白杨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扎根边疆;爸爸的心还是一个殷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四、领悟表达方法,尝试运用1男女生分读表现爸爸心愿的两处语句。2说说有什么发现?(爸爸的心愿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描写白杨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3明确方法:像这样假借某一物品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某些品质、思想、或情感的

32、写法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4我们以前就接触过这类写法的,比如落花生一课,作者借花生成熟了也藏在地底下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5练习:把物品与它所对应的人,连一连。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荷花 无私奉献的人青松 品质高洁的人蜡烛 意志坚定的人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课时练1-5题。板书设计: 3 白杨 介绍白杨 表白 欣慰 教学反思:第 6课时 授课人:杜兵杰课 题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 型新授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月17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

33、学创新的精神。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重点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课件突破重点难点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本课时分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研究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2、老师讲述: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

34、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出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2)观察地图,理解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1)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2)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

35、大的障碍;(4)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36、。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至第8自然段。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坚定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

37、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4、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ppt展示)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句,完成课时练的14题。板书设计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度 遇到困难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战胜困难教学反思: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