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丹丹.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5103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丹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4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丹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4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丹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丹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丹丹.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学生状况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本节课难度不大。二、教学任务分析这节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体验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借助计算机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部分内容较少、较简单.因此,笔者决定充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对现实图形的探索活动中去.为此,确立如下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3.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验猜想,合作探究.设计创意,提高能力.回顾思考,巩固拓展.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内容:请学生观看两个片段,思考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3、、六边形、圆等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多边形的概念;接着就图中的圆,逐步得出弧和扇形等概念。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这也说明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是现实的、有趣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此外,将“扇形的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的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的研究,这样层次可能更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注意事项与效果:在学生说出图中隐含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从图片中抽取出这些

4、图形的动画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得出相应图形后,可以提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图片中蕴含这些图形,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新的概念的现实背景,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二环节 实验猜想,合作探究.内容: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扇形? 2从一个多边形内部的任意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吗?从一个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也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又能找出什么规律呢?若这个点为边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呢?你又能找到什么规律呢?3下列的图看起来象什么?分别由几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图片自作

5、(据屏幕提示)目的:学生参与动手活动,观察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让学生领悟做任何事情都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里主要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分解与组合,以及如何通过分解、组合进行分类、计数等。注意事项与效果:图形的分解,应该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具有很多运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等,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会这种归纳的思维方法。而图形个数的计数,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这里的难点关键是如何归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当然,这里的重点应是分类,而并不是最终的计数结果。第三环

6、节 设计创意,提高能力.幻灯片显示我能行: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如: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教师活动:限制条件必须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巡视、观察学生做的情况。利用展台展示学生丰富的作品。点评学生作品,和学生一道把解说词设计的更贴切、更诙谐。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自由设计创作图案欣赏同伴作品。(图片自作)第四环节 回顾思考,巩固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教学反思与点评本课设计力图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比较成功。例如

7、:1、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时学生发现三个规律多边形边数越多,分割成的三角形越多;多边形边数多一条,分割成的三角形就多一个;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多边形边数2. 2、分析拼小猫的三角形个数时,学生思考有条理,见解独特. 3、设计创意环节,学生想象丰富,设计作品多达30余幅,解说词更是各有千秋, 本节课不太好上,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较少,且内容的编排顺序不好操作。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过程凌乱,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进行了合理调整,将“扇形的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的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的研究,这样层次变得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原本,进行补充、延伸、

8、拓展,大大充实了课堂。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大量生活图片,平添了许多趣味。而一个个富挑战性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课未的“图形设计”,更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创造的激情。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美化生活。但需要说明的是,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同时考虑到本节内容较为简单,本设计拓展很多内容,特别是进行很多图形计数的活动,以致于课堂教学中的一般以上的时间在进行计数活动,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一般,建议删去部分计数的例习题。正如上面分析中所说,就是开展计数活动,也不要将计数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应关注计数过程中为什么要分类计数,如何分类,也就是说要将发展学生的分类思想与既能作为重点,绝不要就题论题,以解决该问题作为重点,实际上这里的计数中的分类,也离不开本节的主题:感受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