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743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基础上册文言习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通假字 1.有:通“又”。 2.孰:通“熟”,仔细。如“孰视之”。 3.受:通“授”,给予、付与。 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 为美)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5、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6、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7、王之蔽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 古今异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对君主、尊长、朋 友等)委婉地规劝,讽谏。今:诽谤,嘲 讽) 窥镜而自视(古:照,看。今:偷看) 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

2、地方圆。今:地点, 处所)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指责。今:用尖的物 体进入或穿过) 谤讥于市朝 (谤,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诽谤。讥,古:谏;今:讽刺) 臣之妻私臣 (古:偏爱。今:自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国君身边的 近臣。今: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 概”。莫,古:没有谁;没有什么。今:不 ,不要)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长,原文指身高。今: 改正) 明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今:明天,今天 的下一天。) 朝服衣冠(古:穿戴。今:衣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者,也” 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忌不自信。(宾语“自”前置,正常语

3、序为“忌不信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与城北徐公”后置,正常 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 欲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于我有求 ”) 谤讥于市朝。(状语“于市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市朝谤 讥”) 3,省略句 与坐谈 省略主语“邹忌”和介词“与”的宾语“之”(代客人) ,(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一字多义 a 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问之(代词,他) 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4、 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臣之妻私臣(的) 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数月之后(不译)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b 朝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o) c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d 于 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e 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

5、美(认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这里的 意思是俊美。) 二、谏太宗十思疏 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 今义:指国家的基础 。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心空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以(之)为;把当作 今义:认为。 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义:帝位 今义:泛指祭祀用品 。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凡百元首 古义:帝王 今义: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6、 1.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心不服 貌:指表面上。心:指内心 里。 2.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大的位置。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可行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不好的行为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逸的环境。危:危险的情形。 4.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穷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长远。 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5. 形容词使动用法 欲流之远者

7、 远:使流得远。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宏兹九德 弘: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使辛苦。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宏兹九德 弘: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使辛苦 6.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7.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乐: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忧:以为忧,担心。 8.重要虚词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 词,的。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

8、代天 下。 以: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 的连词。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 的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垂拱而治:连词,表顺承 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哉: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 语气,呢。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 ,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史记陈涉 世家。表反问语气,呢。 重点实词 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 肯定的判断,大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 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臣虽

9、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必竭诚以待下: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诚能见可欲:如果。 下: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臣下的意见。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第 五篇):地位低下的人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 当: 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安步当(dng)车:当作。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哪里。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所能养生 的。 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信: 信者效

10、其忠:诚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忌不自信:相信。 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 的固定结构。 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克: 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然操虽能克绍:战胜。 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终: 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固: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1、:使 牢固,巩固。 据秦孝公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坚固 。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坚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本来,原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实在。 句式 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 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三、陈情表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伤。)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 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表示 整数后面还有零数)

12、4.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 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在家里。) 6. 躬亲抚养。( 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 闻:使闻,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 终:使终。) 3. 保卒余年。( 保:使保全。) (三)形容词作名词 1. 夙遭闵凶。( 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 猥以微贱。 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 凡在故老。( 故老:年

13、老而有功德的旧 臣。) (四)形容词作动词 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远离。) 2.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 (病: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 仕:做官。) 3.历职郎署。( 职:任职。) 重点虚词“以” (1)臣以险衅( 以:因为) (2)臣以供养无主 (以:因为) (3)臣具以表闻( 以:用) (4)猥以微贱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5)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因为)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因此 以:因为 )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 (9)谨拜表以闻 (以:来) 古今异

14、义 1、九岁不行 古义: 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今义:不 可以。 2、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今义:官职名,一种称 谓, 也指书生、读书人。 3、除臣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 太子随从。今义:给马洗 身子。 4、臣欲奉召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 今义:迅速的跑。 5、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表身心劳苦,比 喻艰难困苦,很疲倦的感觉。现多指工作 和劳作的感受。 6、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 。 今义: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今义: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8 、至于成立 古义:一直到. 。今义:副词。表示事情达到 某种

15、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到 达。 9、 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开始存在;理 论意见,站得住脚。 10、急于星火 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一词多义 1、行: 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 2、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 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 人行为及于自己)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5、亲: 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6、(名词,亲戚) 6、日: 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 7、当: 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 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薄微细古(微小) 9、拜: 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 11、夙: 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2、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 的私情) 何乃太区区(形容词, 短浅的) 区区小事(形容词,形容分量少) 区区在下(谦称

17、自己) 13、卒: 保卒余年(副词, 终) 卒成帝业 (副词,终究)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名词, 士兵) 卒然边境有急 (副词,突然) 特殊句式 (一)介宾短语后置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宾语前置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慈父见背 (三)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 (四)省略句 1.拜臣(为)郎中 2.且臣少仕(于)伪朝 3.但以刘日薄西山 (五)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四、鸿门宴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

18、“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二、古今异义 1.约为婚姻 古:是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今:为结婚的事情或男女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 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程度副词,十分,极 4.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5.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6.如今人方为刀俎 古:切肉用的刀和板。 今:鱼和肉,指被欺凌 7.而听细说 古

19、: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 1、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 急击勿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 碰撞。 3、内 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

20、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 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 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 9、举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

21、、施行 。 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出。 10、胜 沛公不胜: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 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 。 11、斗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名词作状语,像 斗一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 。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争斗。 12、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 置之坐上:动词,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摆、设。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 原义军队,此处义为 军队驻扎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2、 :原 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 3.沛公欲王关中 :原义大王、首领,此处 义为做王 4.不可不语: 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 5.吾得兄事之: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 6.道芷阳: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 7.籍吏民,封府库: 原义簿籍,此处义为 登记 8.范曾数目项王: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 眼色 9.刑人如恐不胜: 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 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B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 儿张开翅膀那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

23、 、交好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 E使动、意动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百余骑)跟从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使(他)停止下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使(关中)被攻 破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吾)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