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939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1.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ICU 杨金花,一、人工气道的建立 1、建立人工气道? 2、经口气管插管 3、经鼻气管插管 4、经气管切开造口置管 二、人工气道的管理 1、环境管理 2、插管位置管理 3、气囊的管理 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5、湿化,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不打无准备的仗,给一个插管的理由 1、畅通-O2CO2 2、痰是可以憋死人的 3、监测 4、治疗,知情权利,必要说明 面对家属,战胜你!,经口:,用物准备 气囊检查 管道准备 患者准备:气道清理体位氧储备,用物 患者准备:鼻腔清理、黏膜准备,气道表面麻醉 位置:隆突上2-3cm 鼻孔272cm,经鼻:,指征判

2、断:准! 手法技巧:稳! 下手动作:狠!,时间就是生命:30S 位置:隆突上2-3cm 门齿222cm 充气囊10ml 判断 质控:纤支镜、X片,切开,指征 优点 方便 清理分泌物、控制感染 舒服 减少呼吸功 管道死腔 吞咽功能,1、 环境管理,空气净化设施 地面消毒 通风 探视 医务人员 温度22-24、湿度55-65%,2、 插管位置管理,纤支镜及X片确定位置 记录外露长度,如过长应剪去部分,以减少死腔、减少阻力 固定,外露长度每8小时交班,避免单侧通气、气胸、不张、脱出等 脱出后处理:10cm内,吸净口鼻及气囊上滞留物后放出气囊气体,插回原深度/重插,导管的固定: 胶带 编带 推荐使用编

3、带 打死结 容纳一个手指,3、 气囊的管理,气囊作用:密闭固定,保证潮气量、防止误吸 气管黏膜血液循环障碍 损伤坏死 理想的气囊压力:保持在25cmH2O以下;如仍漏气,更换大号导管。,充气量的判断,最小漏气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漏气,然后0.1ml起抽气,直到吸气时听到少量漏气声。目的:预防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但可发生误吸、感染。,最小闭合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漏气,然后抽出0.5ml气体,可听到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目的:一定程度减少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不易发生误吸、感染,不影响潮气量。,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充分吸引插管内、口鼻

4、内分泌物 将简易呼吸器与插管相连,在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气囊; 再次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迅速给气囊充气。如此反复2-3次,原理: 肺充分膨胀后,呼气时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可将流下的分泌物冲到气囊上,此时充气囊后,阻止分泌物流回气道内,再经其他路径吸出。,不建议。 理由: 气管黏膜在压力下造成的循环障碍在压力解除后恢复时间约为1小时,每隔数小时放气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没有实际意义。增加上方分泌物下坠机会。,定期放气问题:,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因咳嗽能力的丧失,吸痰是清除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唯一方法。 吸痰方式:开放式和密闭式。,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5、,正确吸痰方法 适时吸痰 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管的选用 吸痰时的动作 吸引压力 万象接头的作用 有效吸痰程序,适时吸痰,避免没有指征的吸痰,以免刺激而分泌物增加。 判断: 1、呼吸机高压报警 2、人机对抗、咳嗽、痰音 3、SPO2下降至90%,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 因无菌手套直接拿住吸痰管吸痰,可以感应到痰液量及痰液积聚的部位。 也可用无菌镊子夹住吸痰管吸痰。 气管与口鼻腔的吸痰罐应分开 注意吸痰的顺序 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粗细: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1/3为适宜。管径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若过细,吸痰不畅。 长度:应比气管导管

6、长4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时的动作,手法:轻柔,旋转上提 t15s, 在吸痰前后给于100%O2吸入2-3分钟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本身均带有吸入O2装置,只要按下开关,就自动给患者吸入O2。 痰液过粘稠可先注入生理盐水,吸引压力,负压大小: 200400mmHg 过大 易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及肺泡萎陷 过小 痰液吸不干净,影响通气。 吸痰时注意患者P、BP和SPO2等参数的变化。,万象接头的作用,有效吸痰程序,评估:胸片、听诊、触诊、血气分析判断是否有痰潴留、位置 根据潴留部位调整体位,潴留区在上 震荡胸廓,使痰液向中央气道移动 吸引 根据痰粘稠度调整湿化,粘稠度

7、的判断,度(稀痰):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量。 度(中度粘稠):痰液较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 度(重度粘稠):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5、 湿化,蒸气加温加湿 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 人工鼻的使用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蒸气加温加湿,(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 多功能呼吸机上都附有电热恒温蒸气发生器。目前,常用的湿化器有: MR410、MR730 、 MR850。 机械通气的患者,一般送入气的温度宜控制在3337oC,若温度在32以下,

8、会使吸入气体加湿不足;如超过40会造成气道烫伤。因此,应注意监测呼吸机上的温度显示,及时调节至标准范围。,蒸气加温加湿,(2)注意调节呼吸机管路接水瓶处于垂直状态、呼吸机管路低于气管导管和湿化罐,以避免管路内积水返流入患者气道和湿化罐内,而避免气道感染的发生。 (3)随时排除管路内积水,接水瓶1/3满及时倾倒,以避免增加气道阻力和影响Vt (4)注意随时添加、调节湿化器内蒸馏水,使其处于适宜水位,因为过高会影响通气量,过低易烧干损伤仪器。 (5)湿化罐内具有一定的温湿度,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故湿化罐内蒸馏水应每日更换。,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适用于脱机的病人。 临床气道湿化最普遍的是

9、应用0.45% NaCl,用注射器连接静脉用头皮针,用头皮针插入吸氧管上,用恒速泵以3-5ml/h速度滴入气道湿化。,人工鼻的使用,概念: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化器,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装置,使用时一端与人工气道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道连接。 作用原理:当气体呼出时,呼出气体内的热量和水分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热量和水分重新被带入气道内。人工鼻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道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化的作用,吸入气体的加温还得靠的加温湿化装置。 适用于转院及短时间使用的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a、湿化效果满意:患者安静,分泌物稀薄,吸痰顺利,导管内没有结加,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 b、湿化不足:分秘物黏稠(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 c、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谢谢大家!,MR730 单加热丝 湿化效果可 适用于一周以内的通气患者,MR410 无加热丝 湿化效果差 适用于无创通气的患者,MR850 双加热丝 湿化效果最好 适用于一周 以上通气患者 临床上效果 最好的湿化器是 MR850密闭式 自动加水湿化 装置,能够使 到达气道的温 度为37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