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021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吴丹青,“人文合一”的写作教学理想目标,所谓以人为本,人文合一,就是要真正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为做人而学作文,以做人促进作文。以作文与做人的内在合一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健康的发育与成长。 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陶铸思想情操、人格精神、文化品位,从而达到提升人、完善人的最终目的。,写作改造了我的生命、我的环境、我的精神世界 巴金,语文教育的“政治化阶段” 语文教育的“应试阶段”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

2、伽达默尔说:“我们用学习讲活的方式长大成人。” 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素是生命体验。语文学习者学习语文,就是以自我的生命与世界对话,它不仅仅是学习者在被动或主动地获取语文知识,接受语文熏陶,它更是一个生命体认知自我、感知他者、实现自我创造的内在需求。听和读,决不只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感受和体验说话人和作者感情的过程;说和写,也不只是一个信息输出的机械方式,而是言情言理的过程。语言习得是一种生命行为。我们总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成长我们的思想,铸炼我们的人格,陶冶我们的性情。母语学习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体验本民族语言中存在的生命意识。,人文合一的语文教学理想目标的确立,意味着对“文本化”(以课

3、本为本、从理念出发的模式化教学)和“人物化”(把学习主体视为训练做题技巧的机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和摒弃。意味着必须弘扬学习者的主体生命精神,努力追求语文学习活动审美化的境界。即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一种广阔高远的人生境界与立足点,把作文教学过程视作引导学生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提高文化品位即追求做人的真谛的过程;把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主体生命的需求之中,融入生命的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使学习主体在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表述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存在的过程中不断唤醒自我生命意识,增进自我人性意识,培养人文品质,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使自我不断

4、得到升华语言能力的升华,思想情操的升华,人格精神的升华,最终成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广阔精神的自由的人。,“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理论框架:1、人文合一的作文教学理想目标;2、以生活为本源的基本教学原则;3、大语文学习的写作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4、自由、自主、个性化的写作实践。 “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基本教学内容:一是语文知识积累系统;二是写作能力训练系统;三是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系统;四是个性发展训练系统。 “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的编写原则:1、单元教学编排,2、以联系生活为中心,3、以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

5、为重点,4、以读促写,以听说促写,以活动促写;5、小作文辅助训练体系。 “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1、开发校本资源,优化写作环境;2、探索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3、完善评价机制,强化成功体验;4、加强合作交流,深化教改实践。 “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1、基本模式的构成(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师生角色、基本教学程序、条件等)2、模式的变式 基本程序框架图: 体验感悟 活动探究 交流共享 写作表现 展示评价,初中语文第一册 教学设想: 1、通过设计以“我”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感受生活,并乐于将自己的独特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从而

6、促使他们走出无话可说的作文困境,激发写作的欲望,提高写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写作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以“动”促写、课内外结合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到生活中和书本里搜集材料、积淀思想、丰富情感、积累语言,引导他们养成说真话、诉真情、写真事的习惯,并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重想象潜能的开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设计学生喜欢的、易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的作文训练活动,培养他们的作文想象思维和创造力。,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梦 教学目标: 1、学生的理想,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引导他们在新的学习阶段开始之际通过作文训练认识自己,想象自己

7、,有利于促进他们为理想的实现努力学习。 2、引导学生从初中的第一篇作文训练开始就注重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并习惯于用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情感世界。 3、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未来,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作想象作文。 导语设计: 进入初中,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出来。 教学内容: 1、阅读书目:课本第一单元课文,诗歌在山的那边。 2、说话训练:“说说我自己”。向同学介绍自己。主要内容提示: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家境、性格、志趣、理想及生活状况和学习经历等等。 3、写作参考题:我的梦;二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再相会。,4

8、、教学思路参考: 1认识我自己:课前设计学生个人小档案的表格让学生认真填写。其目的是为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供思考的角度,为他们说说我自己架设桥梁。 2说说我自己:在学生填写个人小档案的基础上,请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情况。重点介绍自己的个性特征、爱好、理想等。为想象自己的未来作铺垫。 3想象我自己:在学生介绍自己的理想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并在课堂上说给同学们听。 4描述二十年后同学相见的一个场面:在相互介绍自己的理想,想象二十年后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片断作文写作并当场讲评。通过讲评引导学生如何合理想象,如何具体描写人物的个性。 5自主作文:话题:二十年后再相见。学生自拟题目

9、。 6作文评改方式建议:课堂师生互评。 7延伸活动:A.编辑学生作文集,告诉学生要保存到二十年后;B.出墙报。,“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实验稿) 目 录 前 言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学设想 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梦 第二单元 假如我有孙悟空的本领 第三单元 我与语文 第四单元 我爱我家 第五单元 我和小动物的故事 第六单元 我的家乡的故事 第七单元 我的建议给 的一封信,第二册教学设想 第一单元 发现和关注同学的个性 第二单元 走进寓言与童话 第三单元 我的烦恼 第四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五单元 观家乡民俗 看绝技表演 访名胜古迹 品风味小吃 第六单元 我当主持人 第七单

10、元 感受自然 第三册教学设想 第一单元 观察事物、搜集材料、抓住特点 第二单元 走近名著中的人物 第三单元 说明材料的组合 第四单元 我最喜爱的诗人 第五单元 新科技、新知识、新青年 第六单元 诗意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第七单元 为他(她)作传,第四册教学设想 第一单元 观点与材料 第二单元 重读诗歌 第三单元 有理有据 第四单元 微型小说阅读与写作 第五单元 你说我说 第六单元 感受、思考、联想 第七单元 自编小报 三年级作文教学总体设想 第五册 第一单元 情寄贫困生 第二单元 我的创造 我的发明 第三单元 中国足球之我见 第四单元 妈妈,请听我说 第五单元 影评与电影故事 第六单元 啊,初三,

11、我快乐并痛着(讲演),第六册 第一单元 时间的河啊,似我汩汩流淌的血脉 第二单元 毕业的时刻就在眼前 第三单元 我读滥竽充数 中考作文复习教学总体设想 训练一 想像性思维的训练 训练二 逆向性思维的训练 训练三 辐射性思维的训练 训练四 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以人为本”的写作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框架图: 体验感悟 活动探究 交流共享 写作表现 展示评价,一 点 启 示 衣着 歌声 动作 神态 (言行) 挤鸦默雀静一片歌声愤怒呼喊,吴丹青一点启示板书设计:,模式的变式举隅 1情境体验写作教学模式 基本教学程序:情境诱导,激发体验范文引路,真情写作交流评议,体悟方法 A、情境诱导,激发体验:情境体验写

12、作教学模式注重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体验、探究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确立从抓材料、观点和思维方式入手,以内容拉动文章形式的学习方式。因此这一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诱导学生体验探究,以整体的生命投入生活,并从生活中吸取动力和原材料,并通过合作交流、展示体验的互动学习过程,学习捕捉、提炼作文题材。 B、范文引路,真情写作:范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将他人的体验展示给学生看,而且还可以从范文中学习他人对体验的表达。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凭借想象,放飞思维,品味细节,思作者所思,如同身受,从而在得到情感的体验的同时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从而唤醒生活积淀、文化积淀,激发写作灵

13、感,从而达到在体验中学习表达,为表达体验感受而学习写作的目的。 C、交流评议,体悟方法:这是作文讲评环节。是学生展示习作并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写作行为的反思和评判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或直接评价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并通过互评互改的作文展示活动,发挥激励性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让学生体悟写作方法的同时获得体验成功的写作快乐。,2实践性写作教学模式 基本教学程序:创造性阅读研究性课外活动真实性写作。 A、创造性阅读:写作以阅读为前提。创造性阅读是创造性写作的条件。引导学生把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某些方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引申、联想、推测提出新的观点。并运

14、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由此及彼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创造性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和思考进行归类、总结,作为实践和写作的选题。 B、研究性课外活动:这是创造性阅读的延续。学生有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就会千方百计地去查资料、作调查,以解心中之结。内容是文章的生命,好的内容从生活中来,从前人、他人的智慧中来。因此,查资料、作调查是探究性写作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指导、组织学生作调查,是这个教学环节的关键。 C、真实性写作:这是创造性阅读和研究性课外活动成果的体现。小论文、评论、调查报告、情境作文、实践作文、整理资料作文均是实践性写作的有效形式。如何指导学生将创造性阅读和研究性课外活动的

15、成果用恰当的形式和恰当的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是这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我读木兰诗”的课堂教学堪称实践性写作的典型课例。李长荣老师在引导学生在对木兰诗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获得以下选题:智勇双全、朴实纯洁木兰形象简析,木兰代父从军之事可信吗?、巾帼不让须眉如今处处有木兰、有感于“木兰出国”也谈国产动画片等等。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查资料、作调查等课外研究性的活动,搜集资料验证论题,最后用小论文、评论等形式来表达研究成果。下面是这一教例的创造性阅读和研究性课外活动的成果展示课的实录: 1导入:师:同学们,读了一篇文章或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会通过比较、引申、联想和推测,提炼出一

16、些新的观点,这种阅读,我们称之为(生:创造性阅读);然后在课外我们去查资料、作调查找论据证明这些观点,这种做法,我们称之为(生:研究性课外活动);把这些成果用合适的语言形式、合适的表达技巧表达出来,我们称之为(真实性写作)本节课,我们一是要展示同学们创造性阅读和研究性课外活动的成果;二是要求大家把这些成果用好的语言形式、好的写作技巧表达出来,进行口头作文。 2交流观点、材料:,生A:读了木兰诗,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木兰形象可信吗?经过课外的研究和社会调查,我认为:木兰形象是可信的。从木兰诗中可发现,木兰是个勤劳、孝顺的农家女。这个品质是她成为一个女英雄的基础。勤劳铸就了她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作

17、风;孝顺促成了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举动。目标与检测上的一段文言文也印证了我的观点:“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弛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范文澜曾在中国通史中说:“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洁道德。中国妇女是有这样的气概和道德的,因之这首诗的内容也是真实的,倒不必考证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木兰式的女英雄比比皆是:秋瑾、刘玲英、赵一曼-,举不胜举。木兰形象不仅可信,而且木

18、兰式的人物会越来越多。 学生B:读了木兰诗,我觉得如今处处有木兰。我市龙南乡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个中年妇女,原来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车老板,儿子是中学的优秀学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她的丈夫死于一起交通事故,她的命运突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她并没有消沉下去。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并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大学生。这样的女子难道比木兰逊色吗? 学生C:读了木兰诗,我认为:女子未必不如男。古有花木兰、黄道婆、秋谨,今有宋庆龄、赵一曼、刘玲英 ,3写作技巧指导:师:同学们有了好的文章内容,还必须用合适的语言形式和合适的写作技巧去表达。小论文、评论等都属于议论文,大家还记得议论文的

19、一般写法吗?生: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师:观点的提出又有哪些方法?生:、直接提出、引出、在结尾总结出来- 4口头作文:生:巾帼不让须眉(略)(师生点评略)生:木兰形象是可信的(略)(师生点评略)生:如今处处有木兰(略)师:与前几位同学不同的是,这位同学的作文材料全部来自社会调查,一个个铁一般的事实,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感动。请同学们课外完成作文,下周一上交。 板书设计如下: 写作训练:我读木兰诗 创造性阅读研究性课外活动真实性写作 引申、推测 查资料 好的语言形式 联想、比较 作调查 好的表达技巧,3研究性写作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立主题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搜集资料,交流共享写作表现,展

20、示评价,龙泉市中学语文教师“以人为本”的写作教学案例选编目录 1、让合作走进语文课堂“话说家乡”课例分析 龙泉二中 周俊敏 2、说真话 写真事 抒真情“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作文指导课 育才中学 邵建勇 3、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一堂“互评互改”的作文讲评课 茶丰中学 陈庆生 1、 注重探究过程与方法,培养探究兴趣和能力“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作文教学课例 养真中学 郭惠华 5、让学生动起来新闻写作教学老歌新唱 锦溪中学 许子兰 6、品味小吃文化 感受龙泉魅力 锦溪中学 李小妹 7、诗意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龙泉二中 陈末末 8、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堂说明文写作训练课课例分析 龙泉二中 周 虹 9、放开双手,

21、让学生自己走路研究性写作如何写小传 龙泉二中 叶美华,10、我读木兰诗“以人为本”的实践性写作教学探究 育才中学 李长荣 11、声音“以人为本”写作教学感悟自然系列之一 育才中学 李长荣 12、寻访畲乡的传统文化 育才中学 李长荣 13、尊重学生个性体验 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龙泉的 ”写作教学案例 养真中学 张少华 14、资源共享 合作作文“赌博现象调查”的集体作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城北中学 钟 声 15、放飞想象的翅膀一堂写作指导课课例分析 茶丰中学 叶敏莉 16、出乎意料的开始记一堂驳论文写作指导课 兰巨中学 叶淑珍 17、我见到了生活中的贝壳“猜”教学案例分析 安仁中学 姜龙英 18、为有源

22、头活水来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学生作文写作资源 小梅中学 吴宗兆 19、唤起学生对“个性”的崇尚我教“张扬个性,写出真我”写作指导课 育才中学 邱顺明,“以人为本”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龙泉市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选编(龙泉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印)目录 1、研究性写作动力系统建构与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性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龙泉市第三中学 赵伟荣 1 2、生动VS心动游在龙泉综合性学习的台前幕后及反思 龙泉市第二中学 周俊敏 9 3、与家乡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一堂语文综合写作课教学案例 龙泉中等职业学校 陈庆生 13 4、走进腾飞的家乡“认识家乡、爱我家乡”课例分析 龙泉市兰巨中学 叶淑珍 16 5、龙

23、飞凤舞浅谈安仁板龙文化 龙泉市安仁中学 姜龙英 19 6、与家乡桥的对话-亲近家乡桥课例分析 龙泉市第三中学 叶敏莉 25 7、亲近家乡一次调查家乡的作文实践课例分析 龙泉市第三中学 郭飒霞 27 8、凝乡爱于胸臆 聚感奋于笔端以语文主题活动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案例 龙泉市第一中学 徐一桂 32 9、寻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探龙泉青瓷文化之源 龙泉中等职业学校 项 菁 36 10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拓宽语文教育天地关于“安仁鱼头的调查报告”研究学习的实施过程 龙泉市第二中学 陈末末 41,11、用资源优势,迎学生所好,促地方课程开发探寻龙泉竹文化作文教学活动案例 龙泉市养真中学 郭惠华 47 12、

24、繁花渐欲迷人眼长辈们的童年写作课案例 龙泉市锦溪中学 李小妹 52 13、酷暑话竹龙泉竹文化写作教学案例 龙泉市锦溪中学 许子兰 59 14、用个性的眼光看世界 用独特的感受话龙泉“家乡的 ”作文教学课例 龙泉市养真中学 张少华 66 15、给学生自由,他们就会张扬讨论交流型作文教学案例的思考 龙泉市第一中学 徐 芳 69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课堂教学实录 龙泉市兰巨中学 叶淑珍 74 17、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住龙雪芽”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龙泉市住龙中学 刘锦兰 77 18、学会观察,感受春天一堂作文课教学案例 龙泉市茶丰中学 叶敏莉 80 19、开发作文资源

25、,培养创作情感“家乡的-”创新作文案例 龙泉市第一中学 吴增伟 84 20、巧借资源,因势利导一节赏雪课教学案例分析 龙泉市育才中学 钟 声 88,21、立足实际,放飞学生创造性思维“ 现象的思考”创造性作文课堂教学案例 龙泉高级职业中学 潘春华 92 2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也”能没马蹄作文教学案例之挖掘课文素材篇 龙泉市第一中学 季益民 96 23、走进课程整合的新天地龙泉一奇作文教学课例分析 龙泉市第三中学 叶小燕 101,研究性写作动力系统建构与方法指导(龙泉三中赵伟荣食在龙泉综合性写作学习活动教学反思) (一)努力建构强有力的动力系统。 为避免学生缺乏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和后继动力

26、,本次教学我试图将学生的研究性写作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要求以及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如在导语部分,向学生简要介绍龙泉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并让学生感受龙泉的发展与他们的努力息息相关。强调“每一个龙泉人,都有义务为龙泉旅游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做出自己的贡献。”接着关于“龙泉在线征文”的情境设计,一方面是向学生展示研究课题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更是要让学生体味到他们所进行的工作是当今社会极为热门的,他们的研究与写作是一项对龙泉的旅游发展极具意义的工作。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也一直在强调本次研究性写作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整个教学试图运用“社会期待”与“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心理机制,建构一种生成性的动力系统,并以

27、此为研究性活动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趋力。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对某种优秀文化的学习研究的重要目的是进一步弘扬和发展该种文化。而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看,研究活动的“有意义”是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重要前提。就目前针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性写作教学来看,有一种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师生往往都注重对地方文化的研究,而忽视对写作的研究。也就是研究只指向地方文化,而没有指向写作,学生的写作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多是对研究过程零碎心得或研究结果的客观记述,而缺乏创造性的表达。当然,对研究心得和研究结果的客观记述是必要的,但如果仅此而已,我们的研究

28、将是不完整和低效的,往往造成为研究而研究,为写作而写作的现象。我们必须巧妙地为写作设置更鲜明的目标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将研究推进到写作领域,从而训练学生在一定目标要求下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本次教学我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创作,介绍龙泉美食,表现龙泉美食文化,激发游客的食欲,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龙泉旅游。其实这里潜藏着如何才能激发游客食欲,吸引游客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推动学生将研究进一不深化。这也是本次教学所进行的重要尝试之一。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肯定和赞扬作为外部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研究性写作较之以往的学习是更具广度和深度更

29、为复杂的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有力的动力系统,才能维持其运转。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整个教学计划将无法变为事实。,(二)合理进行引导和帮助。 本次教学,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出发,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了以下引导: 1、为减小难度,激发兴趣,我以情境的方式提出了研究课题(而没有让学生提出)。课题中明确规定了主体任务围绕龙泉美食进行文学创作。阐明了创作的目的要求介绍龙泉美食,展现龙泉美食文化,激发游客的食欲,吸引更多的客人来龙泉旅游。 2、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分析,把握课题的基本要素目标要求、对象等。 3、引导学生探讨和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1)、深入研究龙泉美食,

30、包括种类、特点等。 (2)、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心理,确定创作角度 (3)、进行文学创作。 另外,我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了他们的的整个研究和讨论过程,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以公开信的方式,寻求家长对学生研究工作的支持。 通过引导,学生对研究性写作这种陌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认清了研究性写作与一般写作的区别。同时对研究性写作的基本工作环节和技巧也形成了初步印象。为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写作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深山里的佳肴白皮心 龙泉三中初二7班 张璐 人们都说:山里的水甜,饭香。其实山里的菜肴更是别有一番美味。尝过龙泉石马村的“猪脚炖白皮心”的人,总会对它念念不忘。 “白皮心”的名称是山

31、里人的创造,外人是故名难以思义。其实“白皮心”就是春笋鲜嫩的笋尖制成的。石马村四面环山,每到春天,山上一片片的竹林就会给人们慷慨地送来许多人间美食竹笋。山里人将厚实饱满的笋肉吃掉或买掉之前,往往把笋尖部分剪下。笋尖的里面是最鲜嫩的笋肉,外面是一层层柔嫩的笋衣,白白嫩嫩,看上去就像一个穿着白衣的小姑娘,所以人们给它取名为“白皮心”,是不是很形象?为了便于保存,人们又将“白皮心”放到温火上烤干,这样的“白皮心”白里透着黄,颜色更加诱人。 加工好的“白皮心”山里人平时是舍不得吃的,精心地储藏在干燥处。只有远方的贵客到来或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时,好客的山里人,才拿出来给大家品尝。其实我知道山里人平时舍

32、不得吃“白皮心”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白皮心”不适合单独烧,如果是这样就会干涩无味,不好吃。只有用肉,最好是猪脚煮出来的浓浓的肉汤来炖,才能使它变得鲜美无比。而山里人是节俭的,虽然这几年生活好了,但平日里也还是舍不得多吃肉,更不要说猪脚了。,但是,石马纯朴的山民又是最好客的,哪一户人家如果一年到头没有贵客临门,那是要被别人笑的。“有朋至远方来”是让他们最感到荣幸的事,贵客上门,他们肯定会请您品尝让山里人最得意的美食“猪脚炖白皮心”。 您看,八仙桌上,已摆上了旺旺的风炉,炉上一大锅“猪脚炖白皮心”正咕咕得冒着热气,香味儿弥漫着整个屋子。这时您可千万别客气,山里人可不喜欢。坐下来吧,用筷子夹一个

33、白嫩嫩像蛋卷似的“白皮心”放到碗里,您马上能闻到浓郁的肉香和清爽的笋香。这时主人会用眼睛盯着你,似乎在催促你赶快尝一尝。 当你将“白皮心”放入口中,轻轻一咬,笋衣的清爽甜美和灌在“白皮心”里的肉汤的香浓,会在一瞬间将你所以的味蕾唤醒。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好吃!”而此刻,主人充满期待的脸上马上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然后会不停得说:“好吃就多吃点!好吃就多吃点!” 欢迎远方的客人来石马品尝人间美食白皮心,品尝石马人浓浓的真情!,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生活作文 应试作文 性情作文 广泛的写作训练 按要求写作 非正式写作,“有效作文: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作出独特而合理解答的文章” 蔡少军,劝说类作文的写作

34、 开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陈述作者的观点 中间:证据支持(理由、事实、专家观点) 结尾:重申观点,号召行动(可能的话),研究报告的写作 首先,明确概念。 其次,掌握写作方法。 1.标题告诉读者这是关于什么主体的报告。 2.主题句引导、介绍这份报告的主要观点。 3.研究报告提出来自其他资料的事实论据(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来),并且运用细节支持这些事实。 4.结尾总结、概括报告。 5.列出参考资料来源。,日记:认识社会、认识人、磨练思想的生命活动 说话:促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读书:语言积淀、思想积淀、情感积淀的必由之路 吴丹青关于“以人为本”的写作教学理念的思考与实践,一切景语

35、皆情语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吴丹青语文,在诗意的土壤里216页) 白云瀑 吴丹青 我自从天降,孤崖一为停。 幽岩生春意,深谷传远情。 日照飞彩影,风来舞清听。 与谁两相悦,凝碧待月明。,师:其实作者不仅把自然景物当作朋友,甚至他自己也变成了树。请同学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这篇树林(展示画面),看着画面展开想象,(师极富感情的叙说):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你的知己,向你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的鸟唤你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你交换眼神。你闭上眼睛,你真的变成了一株树,- 师: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第四段,想象自己变成鱼儿或鸟儿等,说一段话。此时此刻假设你到了河边,或者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 生:我走进水里,每

36、一块石子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幽幽的手势。有许多鱼唤我的名字,与我交换眼神。我游进水里,以鱼的眼睛看周围的鱼,我发现每一条鱼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条鱼,脚长出了鱼尾,在水里划动,我的手变成了鱼翅,我的思想吐出了泡沫,在水里旋转、流淌。 生:我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向我招手示意,有鸟儿唤我的名字,我变成了一只鸟,我的头发变成了美丽的羽毛。我的两只手变成了翅膀。我飞向天空,与蓝天喃喃细语,白云听不到,连忙飘过来。我们的话变成雨滴,轻轻落在地上,地上的小孩叫嚷:下太阳雨了! 生:我走近花丛,每一朵花都笑盈盈地看着我,有许多绿叶在和我打招呼。我静静地凝视着一朵花。慢慢地,我发现我在变成一朵花。我的笑脸变成了花瓣,我的头发变成了花蕊,我的身子变成了花杆,我使劲地开放,我欢喜地开放。 生;我坐在古桥上,抚摩着桥面,感受那沧桑。我闭上眼睛,太阳的光成为幻影。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一座桥。我的脚变成了桥墩,我的手变成了桥栏,我的身子变成了桥面。我听到人们在上面走动的声音。,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龙泉一中高一14班,我是-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作文的修改.ppt,作文指导材料.doc,读书: 语言积淀、思想积淀、情感积淀的必由之路,谢谢! 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