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043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3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几个重要的概念,法人是人吗?,法 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安全绩效: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相关方: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资源: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

2、范化建设。,2010年4月15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 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基本规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 PDCA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戴明模式): 策划(P.Plan)、 实施(D.Do)、 检查(C.Check)、 改进(A.Act)。,基本规范是: 全面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业标准。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基本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规范共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核心要求等五章。在核心要求这一章,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

3、、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13个)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 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 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 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1 目标 企业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2 组织机

4、构和职责 2.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般生产经营单位: 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或者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主要负责人是指: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局长、矿长(

5、含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承担有限责任法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六项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 按规

6、定提取安全费用, 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 明确主管部门, 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 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4.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4)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9)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

7、0)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8项),(11)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12)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3)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4)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制度; (15)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6)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7)应急管理制度; (18)事故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没有考核的制度是没有约束力的! (武汉、德邦),4.3 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 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并发放到相关岗位。,4.4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4.5 修订 企

8、业应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确保其有效和适用, 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5 教育培训 5.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传销、蛇、初乳),珠三角地区工伤情况: 上岗一年以内的占75

9、.1%,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 厂(矿)、 车间(工段、区、队)、 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

10、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 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3天)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 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9天) 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2.5天),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11、设施投入使用前, 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特种设备: 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 锅炉、 压力容器(含气瓶)、 压力管道、 电梯、 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事故, 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 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 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12、企业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 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5.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 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 安全文化: 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6 生产设备设施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 建立台账, 定期检维修。,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

13、废管理制度。,7 作业安全 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实施作业许可管理, 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 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不安全状态和 不安全行为两方面 80.1%,不安全行为 13.9%,1.9%,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的比例,不安全 状态,4.1%,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事故84.2%,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94.0%,既没有不安全状态,也没有不安全行为的事故(不可抗力),7.3 警示标志

14、企业应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 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7.5 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 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 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8 隐患排查和治理 8.1 隐患排查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 确定隐患等级, 登记建档,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事故隐患”的概

15、念是什么?(16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010年5月8日新快报头版: 一场不可能的暴雨 专家称此次降雨违反天气学原理,墨菲定律 爱德华墨菲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 墨菲定律,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 墨菲法则或摩菲定理。 “墨菲定律”、“派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两种选择, 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 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什么是墨菲定律?

16、 墨菲定律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 “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 墨菲定律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律,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性中的必然性。,事故隐患包括四种类型: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危险状态; 3、管理上的缺陷; 4、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事故隐患的等级,8.2 排查

17、范围与方法(方式)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 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 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隐患排查方式: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隐患排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现场观察、交谈和询问; 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采用安全检查表(SCL);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ETA)或故障树分析法(FTA); 进行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上述方法或其组合。,8.3 隐患治理 企业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8.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 建立体现企业安

18、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 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预测预警技术的应用。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对企业定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对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定性分级,并结合安全投入、隐患治理、教育培训、建章立制等措施,运用预测预警技术,建立预测模型,用数值定量化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这种数值称为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同时形成可直观的、动态地表征企业当前安全生产状况及未来安全生产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通过安

19、全生产预警指数,客观地、定量地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注意,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做到企业的安全状况心中有数。,9 重大危险源监控 9.1 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9 重大危险源监控 9.1 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

20、、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9 重大危险源监控 9.1 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 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以重大危险源所处的场所或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 源进行分类,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如下

21、: 1.贮罐区(贮罐); 2.库区(库); 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器; 7.煤矿(井工开采);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9.2 登记建档与备案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 及时登记建档, 并按规定备案。,9.3 监控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10 职业健康 10.1 职业健康管理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 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 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

22、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 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0.3 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 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并依法接受其监督。,11 应急救援 11.1 应急机构和队伍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11.2 应急预案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 形成安全生产

23、应急预案体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分为: 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 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 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 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危险性分析、 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预防措施、 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现场处置方案包括: 危险性分析、 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 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应急预案包括: 1、事故预防; 2、应急处置。,11.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24、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11.4 应急演练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修订、完善应急预案。,11.5 事故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 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2.1 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 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2.1 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 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25、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12.2 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 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 明确其职责与权限, 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 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13 绩效评

26、定和持续改进 13.1 绩效评定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 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13.2 持续改进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 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基本规范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13个)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2010年4月15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 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