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复习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057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溪笔谈二则(复习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梦溪笔谈二则(复习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梦溪笔谈二则(复习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梦溪笔谈二则(复习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溪笔谈二则(复习课).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 虫 治 虫,沈括,一、文学常识,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二、生字词,狗蝎 ( )其喙 ( ) 大穰 ( )梵天寺( ) 贻以 ( )金钗( ) 布板讫( ) 胠箧( )( ) 人履其板( ),xi,hu,rng,fn,

2、y,chi,q,q,qi,l,三、重点实词,庆州界生子方虫 方为秋田之害 如土中狗蝎 其喙有钳,地域 方:正当 为:成为 害:危害 像 本是鸟兽的嘴,这里指虫子的嘴,千万蔽地 则以钳搏之 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 岁以大穰,遮盖 就 全都;成为 十天 都 年成,收成 庄稼大丰收,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过去;曾经 叫 ,称作,四、通假字,土人谓之“傍不肯” “傍”通“旁”,旁边。,五、重点虚词,之 方为秋田之害 则以钳搏之 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助词,的 代词,指子方虫 语气助词,无义 它,代指那种昆虫(子方虫的天敌),其 其喙有钳 其虫旧曾有之 以 则以钳搏之 岁以大穰,

3、它的 指示代词,这样,这种 用 因,因为,中心思想,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六、课文内容理解,1、用原文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方,千万蔽地,悉为两段,岁以大穰,2、“以虫治虫”的两个“虫”字含义一样吗?你认为文章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 前一个“虫”指“傍不肯”,即

4、子方虫的天敌,后一个指子方虫。现在我们用农药治害虫,带来了污染,而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由此看来,这种办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梵天寺木塔,一、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 “伏”通“服”,佩服。,二、古今异义词,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古义:铺排 今义:布料,分布,三、重点实词,钱氏据两浙时 方两三级 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瓦 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统治,割据 才;层 担忧 说 铺排 所以;这样 于是,而动如初 密使其妻 贻以金钗 问塔动之因 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 匠师如其言 塔遂定,从前,当初 暗中,秘密地;派 赠给 询问,打听;原因 这(指解决塔动问题) 只;终了,完毕 遵照;

5、话(上面讲的) 于是,就,盖钉板上下弥束 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 六幕相持 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因为;更加;紧密相束 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箱子 走,踩踏 支撑 自然,当然 精熟,四、重点虚词,之 钱帅登之 乃以瓦布之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问塔动之因 便实钉之,代词,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代词,指塔 助词,的 助词,的 代词,指木板,其 患其塔动 密使其妻 匠师如其言 人履其板 人皆伏其精练,它(指塔) 他的,指匠师的 他的,指喻皓的 指示代词,那 他,指喻皓,于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以 乃以瓦布之 贻以金钗 而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介词,用 介词,用,把,表转折,但

6、是,介词,在,五、词类活用,便实钉之 实: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结实。 钉:名词用作动词,用钉子钉。,六、特殊句式,贻以金钗,倒装句(以金钗贻),七、重点句子翻译,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被咬成两段。 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4、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5、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匠师就秘密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

7、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6、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7、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因为钉牢的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连接就像只箱子。 8、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一解决木塔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八、课文内容理解,1、文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起什么作用? “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

8、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2、“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布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以此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3、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 以匠师的“无可奈何”来反衬喻皓技术之高。又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如工匠费尽心机了解如何才能解决塔动的问题,又如篇末说:人皆伏其精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