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248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科学-人文-辩证法 从“热力学诗人”普里戈金的探索谈起,曾国屏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文理学部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Tel:62773013(O); Fax:62787568(O) Email: http:/:8080/xi-suo/kjs/,南开大学,20100521,2,内容简介,普里戈金,以及他与中国 关于普里戈金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反响 科学与人文之争的回顾 普里戈金的新见解 1、冲突之源 2、诱人的迷惑、苦苦的求索 3、解决之道科学新发现 3-1、“时间(time)与存在(Being)” 3-2、“通过涨落的有序” 3-3、“上

2、帝不掷骰子”? 3-4、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 结语:“我们需要一个更加辩证的自然观”,3,Ilya Prigogine (普里戈金,普利高金),1917.1.25-2003.5.28 比利时物理化学家 思想文化著作: 从存在到演化(From Being to Becoming), 从混沌到有序(Order out of Chaos, 确定性的终结(The End of Certainty 未来是定数吗(Is Future given),4,Ilya Prigogine(1),1977年,“在非平衡热力学特别是他的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1年,因新的联盟(法文版,英文版从

3、混沌到有序)戴上法兰西言语高级理事会的奖章,198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荣誉称号。 高产科学家,多本科学思想和科学哲学著作;众多国际科学组织成员,也是国际科学哲学学会的成员、国际科学史学会的荣誉成员。 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5,普里戈金与中国,1977年普里戈金获诺贝尔化学奖。“热力学诗人” 1978年钱三强率领中科院代表团访问欧洲各国。访华报告中国与科学的春天 1979年8月20日至9月6日首次访华;副总理王震接见.,科学、哲学思想,他本人,迎着 “科学的春天” 来到华夏大地。 系统 “开放和非平衡才有发展”,发展是“通过的涨落的有序”,是 “充斥着分岔、和选择的不确定过

4、程”这些,早已融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社会文化之中了。,6,普里戈金与他的首批中国博士生,李如生(左一,清华),胡岗(左二,北师大) 方福康(右二,北师大),漆安慎(右一,北师大),7,普里戈金与他的三位中国学生,从左到右: 汪小京(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 陈平(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赵峥(北师大物理系教授),8,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 “献给伊利亚普里戈金”,Erich Jantsch,The Self-Organizing Universe, 1980。 以系统自组织理论等科学新成果为基础,阐明一种自组织进化论(“自组织进化范式”),“这种范式令人惊诧地阐明了包罗万象的进化

5、现象。”而正是从自组织进化中,“从这种人类世界与普遍进化的相互联系中,一种关于意义的新见解跃然而出。因而,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要阐述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9,阿尔文托夫勒(A. Toffler):为从混沌到有序作序,“把生物学和物理学创新装到一起,把必然性和偶然性重新装到一起,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重新装到一起。” 该书“是改变科学本身的一个杠杆,是迫使我们重新考察科学的目标、方法、认识论、世界观的一个杠杆。可以作为当今科学的历史性转折的一个标志”, “可能很好地代表了下一次的科学革命,因为他们的工作不仅与自然,而且甚至与社会本身开始了新的对话。” 其“思想是最近一次科学革命的中心,与机器时代的灭

6、亡和我所说的第三次浪潮文明的诞生之间的联系。难道我们不可以同样地看待从牛顿学说到普里戈金学说的飞跃吗?”,10,湍鉴(Turbulent Mirror, 1989) 以“时间箭头”一章来讨论,物理学家Heinz Pagels:“舆论对普里高津工作最贴近的看法是,它落入由负责任的科学和马哈里斯马赫什瑜伽师的统一场术所界定的谱序上的某个地方。”而且“只有普里高津和少数几位同道抱住这些猜测不放,虽然他们作出了努力,但这些猜测却继续在科学可信性的半明半暗区中存活。” 湍鉴指出,“物理学乃科学之王后,因为物理学探讨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化学研究派生的问题但对普里高津而言,大自然并非从底而上地确立。自然靠所

7、有层次间的反馈而建立。所以他的自然之科学描述思想不假定任何基本描述模式;每一描述层次都被另一个描述层次所隐含,也隐含着其它描述层次。我们需要的是多重化的层次,它们都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层次享有优越性。”而“这种陈述自然而然激怒了某些物理学家。与之伴随的表述甚至更加带有挑衅性。”,11,约翰霍根(John Horgan):科学的终结(The End of Science, 1996),“普里戈金有自己的追随者,至少许多非自然科学家就热烈支持它。将普里戈金比作牛顿,并预言未来的第三次科学浪潮将是普里戈金的时代。然而,那些熟悉普里戈金的著作的自然科学家,包括那些吸取过普里戈金观点和思路的年轻的混沌与

8、复杂性研究者们,却极少对普里戈金表示赞扬。他们指责普里戈金过于自高自大,其实对自然科学并没有什么具体贡献,他只不过是重复了别人的实验并夸大了其哲学意义;因而,同其他诺贝尔奖获得者相比,普里戈金应该是最不够格的一个。” 霍根认为:“这种指责也许是对的。但换个角度,普里戈金之所以受到科学家们的敌视,很可能是因为他揭示了20世纪后期自然科学的阴暗面,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掘就了科学的坟墓。” “承认他对确定性的终结的断言已在知识界引起了猛烈反应。纽约时报婉拒对从混沌到有序进行评论,普里戈金听说这是因为编辑们认为讨论必然性的终结太危险。普里戈金理解这种担心,如果科学不能给出确定性,你该相信什么呢?在以前

9、,这简单得多,要么信仰耶稣,要么信仰牛顿。但是现在,科学只能给你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那么它就是一本危险的书!”,12,米歇尔沃尔德罗(Mitchell Waldrop)在复杂(Complexity, 1995),经济学家阿瑟(1990年度进化经济学最佳研究熊彼特奖的获奖者)提出关于新经济的“报酬递增率”过程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比利时物理学家伊利亚普里戈金的著作。他无疑是个能够激起读者兴趣的作者。1977年,他在非平衡动力学领域的杰出工作使瑞典皇家学院把诺贝尔奖授给了他,也并非偶然。” “普里戈金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其实也可以把经济想象成一个自我组织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市场结构是通过

10、对劳动力、货物和服务的需求来自发组织和运转的。” “阿瑟一读到这些文字马上就坐了起来。经济是一个自我组织的系统!这正是他想表达的,他想表达的正是普里戈金的关于有生命的系统的自我组织、自发动力的法则。现在阿瑟终于知道怎样把这些法则运用到经济体系中去了。” “当他在读普里戈金的书的时候,所有这些往事全都涌了回来。正反馈,报酬递增率,也许这种现象真的发生在经济生活中。也许正反馈和报酬递增率能够解释他周围的真实经济生活中蓬蓬勃勃、错综复杂、丰富多采的现象。”,13,雅典国立工业大学校长T. Xanthopoulos 为未来是定数吗?作序,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和巴门尼德(Parmenid

11、es)引发的关于大自然的时间和变化的对话的继续,这场历史悠久的对话中包括芝诺(Zeno)、伊壁鸠鲁(Epicurus)、卢克莱修(Lucretius)、康德(Kant)、黑格尔(Hegel)、柏格森(Begson)、爱因斯坦(Einstein)以及其他杰出的思想家。 我们现在的关于自然的观点,不仅超越了从经典物理学继承下来的机械的无时间的自动机,而且也超越了无意义的随机的博弈。进化,结构涌现和创造性,成为所有层次上自然过程的基调。 结束了以物理科学为一方和以生物科学和人文学科为另一方的分裂。在伊利亚普里戈金看来,人类的存在,意味着在社会中的创造和能动地参与。为我们以乐观主义态度去面对前面的挑战

12、提供了必要的概念和工具,并有希望导致科学中和技术中的开拓性结果。,14,科学与人文之争,科玄论战(人生观论战) 1923.2.14,北大张君劢应清华吴文藻之邀作“人生观”演讲,清华大学丁文江随之以“科学与人生观”回应。(玄学派:张君劢、梁启超;科学派:丁文江、胡适、吴稚晖;者:陈独秀、瞿秋白。) 两种文化 1959,剑桥大学斯诺的演讲:文化分裂;一方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屑一顾,一方对莎士比亚一无所知。 科学大战(science war) 1990年代,美欧,索卡尔事件(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 “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 “祚文” ;该文发表后不到一个月另一篇”曝光:一个

13、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在大众语言上发表。)引发持续的强烈争鸣。在我国也有重要反响。,15,为什么?,科学与人文: 是否相容? 可否融通? 如何融通? 从历史走来: 文艺复兴推动近代科学诞生 科学的发展,从而科学观自然观、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演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呼唤 普里戈金(哲人科学家,人文科学家),进行一种新探索,尝试一种新解答。,达芬奇,哥百尼,维萨里,16,1、冲突之源,“两种文化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与经典科学的没有时间的观点与在大多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定向的观点之间的冲突。”I. Progoine 僵死的自然vs. 自由意志的人。 可是: “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

14、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Agrelius Augutinus,354430),17,两类时间、两种箭头,两类时间 牛顿:绝对时空,F=m(d2s/dt2)中,t换为-t相同的结果,参数、反演对称、可逆时间。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向熵增,进化论指向复杂性增加,不可逆时间。 可逆时间给出静止的存在的轨道世界图景,不可逆时间传递了动态的演化的现实世界图景。 我们的世界、从而文化也被一分为二: 无过程无历史无激情的科学文化vs.有经历有历史有情感的人文文化。 两种箭头: (热力学)克劳修斯箭头指向自发退化走向无序, (进化论)达尔文箭头指向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15、直至万物之灵,指向有序和进化。 情况变得更加错综复杂,18,矛盾仍然存在,量子力学中,仍然是可逆时间。 相对论 “四维时空连续体”中,t换为-t也具有相同的结果,在此意义上,秉承可逆时间范畴。 ,现代宇宙论:我们置身于演化宇宙之中,达尔文:生命世界在不断进化,时间之矢,一往直前,19,2、诱人的迷惑、苦苦的求索,青少年,着迷于柏格森时间。 大学,“热力学第二定律把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了”。 现实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区别;应该在物理学中得到反映。 反复质疑爱因斯坦的“幻觉”。,就我们这些受人们信任的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然而,这种区别仍然持续着。 于逝世前一

16、个月,时间的延续就意味着发明,就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就意味着一切新鲜事物的连续不断地产生。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 1927诺贝尔文学奖:“他那丰富的且充滿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光辉灿烂的技巧”.,20,牛顿以来的一分为二:两种世界图景,丹皮尔【科学史 249】: 牛顿的权威丝毫不差地成为一种宇宙观的后盾。 这种宇宙观认为人是一个庞大的数学体系的不相干的渺小旁观者(象一个关闭在暗室中的人那样),而这个体系的符合机械原理的有规则的运动,便构成了这个自然界。 但丁与弥尔顿的富于光辉的浪漫主义情趣的宇宙,在人类想象力翱翔于时空之上时,对人类的想象力不曾有任何限制,现在却一扫而空了。空间与几何学领域

17、变成了一个东西了,时间则与数的连续变成了一个东西了。 从前人们认为他们所居住的世界,是一个富有色、声、香,充满了喜乐、爱、美,到处表现出有目的的和谐与创造性的理想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却被逼到生物大脑的小小角落里去了。而真正重要的外部世界则是一个冷、硬、无色、无声的沉死世界,一个量的世界,一个服从机械规律性、可用数学计算的运动的世界。,21,3、解决之道科学新发现,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 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无论何种系统),通过与环境的交换即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耗散,就可能自发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动态结构。 只要从环境引入的负熵(deS)大于系统的自发的熵增(

18、diS0),系统整体上就可以实现熵的减少:(dS=deS+diS0)。 重新发现时间: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内在的时间箭头),新高度上把克劳修斯退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统一解释,开放耗散系统,贝纳德花纹,22,深刻的含义,近代科学,站在自然之外的观察者,以超然于自然的态度来拷问自然。因此,近代科学是没有人的科学,是人尊严地站在科学之外的科学。 现在,我们不仅面对的是一个概率性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认识与生命特征相联系”、“人在自然之中:既是参与者又是观测者”。 人的尊严,在自然科学中重新得到了承认。人的创造力,有了其自然科学基础的依托。 新的联盟 “表示两种文化走到一起来了。” (英文版从混沌

19、到有序副标题“人与自然的新对话”。),23,改变 “提问”的方式,“解铃还需系铃人”,从自然科学的基础,考察分裂之缘故,探索新统一前景。包括:追问科学的人文主义方面,科学对于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基础性作用。反过来,引起科学究竟是什么的新思考。(从人与自然,存在于演化的关系来考察科学与人文。从“目标论”转向“内在论”的回答?) “献给伊利亚普里戈金”的自组织的宇宙观:力图以 “自组织进化范式” “阐明了包罗万象的进化现象。” “从这种人类世界与普遍进化的相互联系中,一种关于意义的新见解跃然而出。因而,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要阐述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 不是从起因之外来讨论后果,而是从起因之处和起

20、因之中来探讨解决问题。这种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人和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24,3-1、“时间(time)与存在(Being)”,牛顿:绝对时空观;F=m(d2s/dt2)中,t换为-t相同的结果,参数、反演对称、可逆时间。 量子力学,尽管是概率论的,但仍然是可逆的时间。 相对论 “四维时空连续体”中,t换为-t也具有相同的结果,在此意义上,秉承可逆时间范畴。,25,时间观念往往反映着自然观念和科学追求,爱因斯坦:“机械观”是“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引力或斥力来解释,而这些力只与距离有关,并且作用于不变的粒子之间。”因此,批判机械观就意味着形成统一的场的实在图景。为建立统一场论

21、而苦苦奋斗30年,可歌可泣。 普里戈金: “机械观”“宇宙是单一的、无限的、不动的它不产生自身它是不可毁灭的它是不可改变的” 。而“我们的宇宙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进化着的系统,它是一个进化的结果。”提出“内部时间”概念。,26,20世纪科学中的 (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当代科学的发展,“更加接近西方本体论的中心问题:存在和演化之间的关系”。 巴门尼德:“存在是不生不灭的;存在是完整的、单一的、不动的、没有终结的。”(学生芝诺的四个著名悖论) 赫拉克利特:“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的

22、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存在和演化并非是彼此对立的,它们表达出现实的两个有关方面。”,27,3-2、“通过涨落的有序”,系统自组织的机制就是通过涨落的有序。 涨落也被称作起伏,是对系统的稳定的平均的状态的偏离;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之中的差异。 普遍存在,只要是由大量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宏观系统,其中就必定存在着一定的涨落。 传统上,涨落仅仅被看作某种不利于系统稳定存在的干扰和破坏性因素。 涨落可以是系统的创新之源,系统发展的建设性因素。一定条件下,当一定的涨落得到系统整体的响应,小的涨落就被放大成为引起系统整体进入新的有序态的巨涨落。,28,3-3、“上帝不掷骰子”?,拉普拉斯决定论:存

23、在的轨道世界,前提条件给定,事物命定,沿某条轨道运行下去、折身返回。 爱因斯坦:“上帝不掷骰子” ;与玻尔持续论战30年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对论,拥有宇宙学公式的数学家,不需要掷骰子,可以完备地描述自然;在四维时空连续体中为所有“事件”严格定位,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囊括于其中。 自组织、耗散结构:复杂系统的从存在到生成、从混沌之中涌现有序,是不可逆的充斥着分叉、选择和涌现的不确定性发展过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难分难解。未来决非命定的。,29,确定与偶然、混沌和有序共存,埃里克詹奇以庄子秋水来概括自组织的宇宙观的基本思想: “故曰,尽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自组织演

24、化的世界,是一个无序和有序共存、转化的世界。对立面的和谐,无序和有序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才是“流变”中的“逻各斯”。,30,3-4 西方文化 与 东方文化,“正如李约瑟在他论述中国科学和文明的基本著作中经常强调的,经典的西方科学和中国的自然观长期以来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科学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是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 一再强调:“我相信,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念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组织世界描述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31,“愈益

25、接近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汇点”,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特别感兴趣”:。 “当作为胚胎学家的李约瑟由于在西方科学的机械论理想(以服从普适定律的惯性物质的思想为中心)中无法找到适合于认识胚胎发育的概念而感到失望时,他先是转向唯物辩证法,然后也转向了中国思想。从那以后,李约瑟便倾其毕生精力去研究中国的科学和文明。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并且是反映我们自己科学传统的文化特色与不足之处的宝贵资料。 尼尔斯玻尔,他对他的互补性概念和中国的阴阳概念间的接近深有体会,以致他把阴阳作为他的标记。这个接近也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和胚胎学一样,

26、量子力学也使我们直接面对自然规律的含义问题。” 确定性的终结:“本书所阐述的结果把现代科学拉近中国哲学。自组织的宇宙也是自发的世界,它表达一种与西方科学的经典还原论不同的整体自然观。我们愈益接近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汇点。我们必须保留已证明相当成功的西方科学的分析观点,同时必须重新表述把自然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囊括在内的自然法则。”,32,结语:“我们需要一个更加辩证的自然观”,1924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经过爱因斯坦审阅而出版,但他给予了很低的或否定的评价。 半个世纪后,普里戈金却有高度的看作思想里程碑的赞赏性评价。 (以上参见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更加辩证的自然观”: 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和生成关系的再反思; 演化世界的发展机制的科学和哲理性探索; 人和自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关系的再追问; 西方文化传统和东方文化传统的再综合。 是更深刻的辩证法的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与和谐。 把自然看成是能够产生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自然,一种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天然自然与社会自然具有统一性的自然观。需要科学的新发展,从关于存在的人立于其外的科学,走向关于演化的人嵌于其中的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