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先秦散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944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专题先秦散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专题先秦散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专题先秦散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专题先秦散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专题先秦散文.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专题,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散文”概念,文学、韵文、散文 文章、古文、散文 先秦散文:中国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先秦散文:后世各种文学体裁的源头。 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一、先秦散文概述,(一)起源 甲骨卜辞:“戊戌卜,贞。今日旦王疾目,不丧明,其丧明?”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金文:“王赐乘马,是用佐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钺,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虢季子白盘铭) 周易卦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离“九四” )

2、,(二)分类,历史散文(叙事散文)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说理散文):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三)特点,1、故事性 2、实用性 3、实在性,(四)对后世的影响,第一,从内容上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各家思想流派学说,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看法,它们体现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第二,从艺术上说,开创了历史、论说、寓言、传记等各类文体,形成了各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丰富了语言和词汇,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二、历史散文,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汉书艺文志,(一)尚书,今

3、文尚书、古文尚书 典、谟、誓、命、训、诰 虞书、商书、夏书、周书 若颠末之有由蘖,若网之在纲,有条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盘庚)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有其极,归有其极。(洪范),(二)春秋,鲁国国史、最早断代编年体史书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春秋笔法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左传,春,王正月,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僖公十六年 ) 霣石于宋五。是

4、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 公羊传 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后数,散辞也。耳治也六鹢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 谷梁传,(三)左传,“相斫书” 第一,善于描写战争。崤之战、城濮之战 第二,善于刻画人物。郑伯克段于鄢 第三,善于描写细节。楚国白公之乱 第四,行人辞令之美。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哀公十六年,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 国人望君如望岁焉

5、,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对后世影响 首先,对历史著作的影响,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对人物事件有分析、有评论,有作者的态度。注重文采和故事性。 其次,对散文的影响,古代的散文家无不以左传作为楷模。 第三,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很多典故、成语都出于此书。,(四)国语,国别体史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记言为主;风格不一致;偏重于教训。 对后世的影响:第一,开创了国别体的传统,如三国志;第二,对史记的“世家”有很大的影响;第三,影响了后代告诫性的文章。,国语晋语: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

6、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五)战国策,1、 战国时期的形势 2、战国策的成书 3、思想和艺术特点 4、对后世的影响,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

7、相印。,三、诸子散文,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 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一)诸子散文繁荣的背景和原因,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 文化下移和士的崛起。 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出现。 各家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主张。,(二)诸子的主要流派,儒家(孔、孟、荀)、道家(老、庄)、阴阳家(邹衍)、法家(商、韩)、名家(公孙龙)、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杂家(吕不韦)、农家(许行)、小说家。(“九流十家”),(三)诸子散文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以论、墨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

8、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规模。 战国中叶:以孟、庄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是成熟的长篇议论文。,(四)诸子散文的特征 1、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密切关注社会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文风上,诸子散文虽然显示着独特的思想个性和文章风格,但也有共同之处。 3、语言上,诸子散文大都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形式美的追求。 4、文体上,诸子散文从最初的语录体散文,到对话论辩体散文,再到专题性论文,逐渐发展为成熟的论说文,奠定了中国古代论说文的体制。,(一)论语,1、孔子和论语

9、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孔子(前551前479)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孔子世家,论语集注 朱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

10、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纡问反。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

11、“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这一章好像研究生入学,导师给他们训话,主要是讲学习的快乐。 第一乐是个人的快乐,你们来到我的门下,听我传道,按时复习,乐在其中。 第二乐是和同学在一起,你们不光自己学,还不断有人慕名而来,成为你们的同学,弦歌一堂,岂不快哉? 第三乐是师门以外,别人不了解,千万别生气,因为你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君子,学习是为自己学,别人不知道,照样是君子,你有君子的快乐,内心的快乐,不也很好吗? 孔子好学,把学习当快乐,认为求知的快乐比求知本身还重要(雍也)。这几句话,共同点是快乐。“说”即悦,是愉悦,“乐”是快乐,“不愠”也还是愉悦或快乐。 论语以此为第一章,很好。 李零丧

12、家狗:我读,“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 南怀瑾论语别裁,论语的当代意义,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李泽厚:论语今读 于丹:论语心得 傅佩荣:论语心得 南怀瑾:

13、论语别裁 电影孔子,论语中的儒家思想,仁(爱心、同情心、仁民爱物、仁政)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三纲五常 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制欲,小城之春) 道德理想主义 新儒家(杜维明、蒋庆),(二)孟子,孟子(前372前289) 宋代地位上升 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仁政、性善论、民本,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孟子散文的成就,一、高超的论辩艺术。 首先,比较注意论辩的逻辑性,常常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其

14、次,善于揣摩对方心理,设置机巧,引人入彀,抓住要害,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 第三,常运用巧妙的比喻和故事以增强说服力。,二、孟子散文观点鲜明,词锋犀利,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鼓动性。常常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感叹句、诘问句,以增强文章气势、加强情感色彩。,“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

15、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 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孟子公孙丑,(三)墨子,墨子(前408前376) 兼爱、非攻 亲民、节俭、重视科技 电影墨攻 墨守,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这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

16、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非攻上,(四)庄子,庄子(前360?280?) 艺术人生,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刘熙载艺概文概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秋水,(一)寓言的运用 望洋兴叹、井底之蛙 (二)意境的描绘 (三)比喻的迭出 夏虫不可语冰,(五)荀子,荀子(前313前238) 礼法并重、王霸兼行 。 “性恶论”。,艺术成就,首先,体系完备,构思严谨,中心突出,论述周详,说理透辟。 其次,善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以加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善用形象事物和繁富比喻来深入浅出说明抽象道理。 第三,语言风格质朴缜密、明晰晓畅而又淳正浑厚。 成相吸取民间艺术形式创

17、作的诗歌。赋篇是首次以“赋”命名的作品,并对赋体文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六)韩非子,韩非(前280?-前233):与李斯同学于荀卿,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多后人窜入文章。,散文特点,首先是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其次是分析能力最强; 第三,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来说明问题。,(七)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影响,第一,儒家学派的孔孟思想和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 第二,对两汉政论文、魏晋散文的影响; 第三,对唐宋散文的影响。,征文(作业),要求:稿件以校园故事或校园印象为主题,书写作者在对外经贸大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5000字。 11月24日之前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