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幼儿心理卫生健康.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437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幼儿心理卫生健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课件幼儿心理卫生健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课件幼儿心理卫生健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件幼儿心理卫生健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幼儿心理卫生健康.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幼儿心理卫生健康,第一节 幼儿心理简介,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幼儿心理简介,一、幼儿常见的心理特征,二、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一、幼儿常见心理特征,1.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幼儿智慧的嫩牙 2.模仿心理 喜欢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是一种学习方式 3.好游戏心理 游戏是幼儿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 4.好户外活动的心理 幼儿都喜欢户外活动,图1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二、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有以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动而有一定的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应变能力较强,能交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自控能力好,没有不良行为习惯;注意力集中,睡眠好。”,图2 安全教育,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情绪稳定性与协调性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图3 安全措施,3.反应能力的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 4.人际关系协调性与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5.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

3、(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作为幼儿培训机构的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正,1.情绪障碍 (1)儿童期的恐惧 恐惧是儿童期的正常情绪反应,与年龄相关的恐惧经常是转瞬既逝的。 表现:儿童对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同人交往时发生强烈的恐惧反应 原因:幼儿无法分清现实的危险刺激和想象中的危险刺激 矫正:正确的教育方法,(2)儿童强迫症 表现: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强迫计数.强迫洗手 .仪式性动作 原因

4、:儿童的先天素质.性格基础.父母的不良性格影响.教育方法不当等,均于儿童强迫症的发生有关。 矫正:帮助.鼓励.创造良好环境 (3)儿童焦虑症 表现:表现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烦躁不安,担心害怕,感情脆弱。 原因:儿童焦虑症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矫正: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睦的家庭气氛。 改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 2.睡眠障碍 表现:夜惊 梦魇 梦游 原因:精神因素是主要原因 防治:解除心理上的诱因,消除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3.品行障碍 (1)攻击性行为 表现:身体语言上的攻击行为 原因:家庭教育 矫正:首先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其次,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5、 (2)说谎 表现:有意说谎 无意说谎,原因:儿童容易将自己的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混同一起,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无意说谎 成人说谎造成幼儿说谎,简单粗暴的教育管教方式有意说谎 矫正:无意说谎 引导 有意说谎 指出 改正 4.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 (1)口吃 表现:语言不流畅.阻塞和重复 原因:遗传 生理 心理社会 矫正:分析原因 消除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关怀鼓励,(2)遗尿症 表现:定义: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多见男孩,男女比例2:1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 原因:遗传 客观 心理 矫正:建立良好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表扬和鼓励 。,(3)儿童多动症 发病率3% 男女

6、比例 4-9:1 表现:智力正常 注意力不集中 自控能力差 原因:无定论 先天体质 遗传等因素 矫正:首先是训练儿童进行合适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 其次是通过特定训练程序,减少儿童过多活动并纠正不良行为 同时还可以配合饮食及药物疗法,5.不良习惯 (1)吮指癖 表现:吸吮手指 原因:吸吮需要 缺乏关怀和爱抚 孤独 矫正:关心爱护 引导 (2)习惯性阴部摩擦 表现:用身体或外物摩擦外生殖器 是幼儿的不良习惯不是性早熟的表现 原因:过紧的衣裤 昆虫或细菌感染 通过自身刺激寻求宣泄 矫正:注意卫生 耐心说服.解释和诱导 改变睡眠习惯,6.精神疾病 (1)选择性缄默 小儿在获得言语功能后,

7、因精神因素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沉默不语的症状。 表现:有选择性 原因:家庭教育的方式不正确,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心理训练。部分病例可能与遗传有关 矫正:首先 不强迫不指责 其次 改善生活环境,给孩子家庭的温馨感,(2)孤独症(儿童自闭症) 表现:表情淡漠 言语障碍 行为异常 原因:生物学因素 胎儿宫内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 矫正:关心 爱护 交流 此病愈后大多留有后遗症,少数患者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孤独症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家人.老师而是整个社会的支持.帮助。,二.如何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1.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2.要帮助孩子有节奏的生活 3.要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交往 4

8、.给孩子适度的爱 5.要尊重孩子,不能歧视.虐待和任意打骂.体罚孩子 6.要对孩子进行生理保健教育,重视孩子的用脑卫生,三.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评定,1.目的: 心理评估 解答有关接受评估者在某段时间内的心理状况的问题 (1)了解儿童各阶段的行为表现,有计划性的实施早期教育 (2)鉴别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儿童,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保证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2.方法: 心理评估的形式包括面谈.心理测试.行为观察 3.学前儿童心理测量量表,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1.社会的影响 如果长期在缺乏安

9、全感的环境中生活,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让幼儿在一个宽松.愉快.没有外在心理压力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2.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最初经历的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提供的。 3.教师的影响 教师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掌握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利于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懂得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二.幼儿园如何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1.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幼儿园中整个集体或班集体,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这个环境建设的好与不好,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甚远。 (1)创设良好环

10、境,保持积极情绪 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 (2)发挥游戏功能,保持愉快的心境 教师了解游戏的作用,善于利用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体会快乐,使幼儿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二.幼儿园如何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3)坚持正面引导,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幼儿的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二.幼儿园如何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2.幼儿心理健康的培育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坚强意志 (3)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课后习题,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心理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2.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3.谈谈幼儿教师要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