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575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首先出场的选手是钠,只见他刚刚接触氧气,立刻被氧化成了氧化钠。铝兄赶紧催马过来,没几个回合,也被氧化成了氧化铝。老铁也不含糊,立刻冲到阵前,与氧气大战二百回合,没能分出胜负。氧气计上心来,请火来帮忙,白铁立刻变成了黑黑的四氧化三铁。在这紧要关头,只听金大吼一声:“氧气,不要嚣张,咱俩比试比试!”在火的协助下,氧气虽然很厉害,但金仍然面不改色。由此,得出了“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 钠、铁、铝三种金属遇到氧气,难保其命,而黄金面不改色,如果换成铜,铜的命运如何呢?,用音乐贺卡自制测导电性笔测实验桌上金属的导电性.(如图),音乐贺卡自制的测导电性笔是由什么金

2、属材料制成的呢?,讨论,钢精锅的图片.,一般所说的钢精锅是铝制品。还有的是不锈钢制品。铝片、铁片、铜片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讨论,有光泽 银白色,有光泽 银白色,有光泽 银白色,有光泽 紫红色,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观察并描述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铝片、铁片、铜片的颜色和光泽。,思路一,(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铜片 铝片,黄铜片 铜片,(3)按下图分别换用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连接电路,关闭开关。,电路中灯泡亮,金属具有导电性,现象,结论,(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

3、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思路二,镁、铝、铁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金属都有金属光泽,大多数是银白色的,铜片 铝片,黄铜片铜片,(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有音乐声,铜丝有导电性,用音乐贺卡自制测导电性笔测实 验桌上金属的导电性如图),(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现象:紫红色的铜片变黑,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结论或解释:铜与氧气在加热的 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A组同学在4支试管里分别放入两小块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用燃着的小

4、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 发生的现象。,探究活动,(2)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A组(与盐酸),B组(与稀硫酸),1.探究过程中实验操作要规范。 2.观察时注意各自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气泡的快慢,是否放热等。,注意:,A组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没有明显变化,Fe+2HCl= FeCl2+H2,Zn+2HCl = ZnCl2+H2 ,Mg+2HCl = MgCl2+H2,产生较多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2,氯化亚铁,B组金属与硫酸反应:,Mg+H2SO4 = MgSO4+H

5、2,Zn+ H2SO4 = ZnSO4+H2 ,Fe+ H2SO4 = FeSO4+H2 ,产生较多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没有明显变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2,硫酸亚铁,(3)取2支试管,各放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将铜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无变化,铁铜,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产生,铜银,结论:铁铜银,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Mg+2HCl,Fe+2HCl,2Mg+O2,Mg+H2SO4,4Al+3O2,2Al+6HCl,2Al+3H2SO

6、4,2Zn +O2,Zn+2HCl,Zn+H2SO4,3Fe+2O2,Fe+H2SO4,2Cu+O2,3.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Cu+2AgNO3,Fe+CuSO4,1.(2015宁波中考)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解析:铜得到了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错误。,B,解析:A.铜丝不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

7、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C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加热只能出现红热现象,故D错误。,2.(2015衡阳中考)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3.为了验证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应该选择 ( ),解析:镁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

8、气,而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可以观察到明显不同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区分开镁和铜的活动性的差异;镁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钠反应;钠的活动性比镁和铜都强,所以镁、铜都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植物油不能和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差异。,A.稀硫酸 B.硫酸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植物油,A,4.(2015天津中考)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填序号)。 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分别浸

9、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C,MgCl2,Fe、Cu,解析:(1)在常见的金属材料用品中,铝导线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电性;(2)铝与硫酸铜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可知银的活动性比铜弱,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是可行的方案.银与硫酸铝、硫酸铜都不反应,可验证铝、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验证铝、铜的活

10、动性,即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是不可行的方案。铜、银与硫酸铝都不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验证铜、银的活动性,即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是不可行的方案。铜与硫酸铝不反应,可知铜的活动性比铝弱;铜与硝酸银反应,可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是可行的方案。(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由于镁的活动性强于铜、铁,能与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不能确定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存在;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还有置换出的Cu,不能确定是否存在Mg。,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变黑。 实验结论:铜能与氧气反应。,(2)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放镁条、铝片、锌粒、铁片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或稀硫酸)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能燃烧;放铜片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或稀硫酸)没有气体生成。 实验结论:金属镁、铝、锌、铁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 (3)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