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操作运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651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管圈操作运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品管圈操作运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品管圈操作运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管圈操作运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管圈操作运用.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品管圈操作应用培训,渝北区中医院护理部 2014年6月10日,品管圈的概念,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 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 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 1、圈员以基层人员组成,中层以上干部不组圈,但要参与,扮演支持、 鼓励、关心、辅导的角色。 2、遵循圈员自动自发的精神,强调自主性。 3、团队以512人为宜。 4、品管圈活动的维持及改善须活用QC手法。 5、品管圈不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组圈,属于常设性质,必须将问题一个 一个、不间断、持续地解决与改善。 6、必须全体圈员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才能集思广益。,品管圈活动背景,1、1962年石川罄博士在延续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

2、士PDCA循环和裘 兰博士的品管思想(质量三步曲PCI)后,开启了“品管圈”管理模式。 2、1963年在日本仙台举办了第一届QCC发表大会,品管圈活动在日本企 业间如火如荼地展开。很多学者专家认为品管圈就是日本品质第一的秘诀。 3、自2004年以来,海南省医疗机构已开展和应用品管圈2000多圈; 4、 2007年起,上海首次在医院开启品管圈活动; 5、浙江于2008年开始从医院药学部门代头推动品管圈活动,现已开展千余圈; 6、近年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意识到品管圈的重要性,原国家卫生部 医疗服务监管司于2010年委托清华大学开展了“品管圈在我国医院适宜性应用研究”课题。课题组主要专家研究成果产

3、出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一书,供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作为工具书。 7、2013年10月26日在全国品管圈大赛在北京举行。,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品管圈活动的意义,1、鼓舞员工士气,创造快乐而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 2、通过品管手法的应用及经常性的探讨,激发员工的潜能,预防问题的发生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团队意识,提升目标意识,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绩效。 4、为学术论文的书写提供了最全面的素材。,开展品管圈的前期工作,组圈要做的事:,1、确定圈员 2、选出圈长 3、确定圈名、圈徽、口号 4、注册登记,自发组建(自主性),上下结合(指导性),注册登记,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品

4、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1、为圈的代表人,即全体圈员的代表。 2、带领并激励圈员参与活动。 3、统一全体圈员的意志、观念及做法。 4、圈活动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5、率先接受品管圈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能力。 6、培养后继品管管活动圈子的人选。 7、向上级报告活动进展及概况,并配合指导员参与指导活动。 8、发挥领导力和影响力,并具有荣誉心和责任心,带领品管圈活动。 9、把握事实并充分运用品管手法。 10、切忌靠经验、直觉、仅凭个人感觉推行活动。 11、具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1、积极参与圈的活动。 2、积极发言,提成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发挥创意。 3、服从群体意见,从事改善活动

5、。 4、接受教育训练,积极提升自己的问题改善能力。 5、在品管圈活动中遵守已拟定的标准。 6、通过圈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以身为本圈的成员为荣。 8、重视每个人潜力的无限性。 9、培养高度的使命感。,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1、部门名字:门诊药房圈、制剂圈 2、部门属性:药剂科的草药圈、华佗圈 3、凝聚向心力之文字:同心圈、协力圈、自强圈 4、代表希望的感觉:晨曦圈、动力圈、光明圈 5、文字的巧合性:橡皮圈、甜甜圈、呼拉圈 6、动画片人物:淘气阿丹圈、皮卡丘圈、蜡笔小新圈 7、品管圈活动主题:病房领药圈:准时交货圈 8、文字的反义词:摸鱼圈、等会圈、药到病除圈 9、 动物的名称:乌龟圈、

6、瓢虫圈、狗狗圈 10、象征预意:平衡木圈、救生圈、,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在确定圈名的同时,需设计一个合适的圈徽来标志本品管圈团队。一个好的圈徽通常能在形象生动地体现本圈精神风貌的同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圈徽的基本要素包含圈徽本身图形标记及对该标记的内涵阐述。圈徽的意义应从与圈名之间的关系,图形形态的意义(整体、个别)和图形颜色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说明。,1、开圈会的时间: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每次开会的时间3050分钟左右即可。 2、开圈会地点:最好是有座椅及白板的会议室。 3、开圈会的准备: (1)在开会前一周,圈长必须参照圈活动计划,了解状况和问题点,决定开会时要讨论的内容,并准备开会相关事

7、宜。 (2)日期和场所确定后,请辅导员指导。 (3)开会前3天,以书面或口头等方式联系圈员参加;并确定参会人员 和场所。 4、开会 (1)首先由圈长说明本次会议讨论事项 (2)一定按照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圈员充分发言讨论 (3)一个事项讨论后再进行第二个事项 (4)必要时请圈员报告上次圈会所分配的工作完成情况 (5)由圈长将决议事项分配给有关圈员 (6)请求主管部分、辅导员做指导 (7)指派一个人作全程记录,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荡法、是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和领域,进行创造和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 成功要点: 自由畅谈 :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大胆展开想象,尽可

8、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创造性的想法。 延迟评判:当场不对任何设想做成评判的原则,不能肯定某个设想,又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一切评价和判断都待会议结束后才能进行,防止破坏自由畅谈的气氛,同时也是集中精力开发设想。 禁止批评:发言人的自我批评也是禁止的,有些人习惯自谦,也会破坏会场气氛。 追求数量: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想,构想越多越好,不必顾及构想内容的好坏和可行性。,品管圈活动的前期工作,(无效果时),计划(Plan),执行(Do),确认(Check),处理(Action),1、主题选定,2、活动计划拟定,4、设定目标,5、解析,6、对策拟定,7、

9、对策实施与检讨,8、效果确认,9、标准化,10、检讨与改进,(有效果时),3、现状把握,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一、主题确定-利用头脑风暴列出问题点,某科室组圈开展QCC活动,共有成员11名。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以下问题点,采用评价法或排序法选定主题。 如采用排序法(每人两票)选定主题,则结果如下:,主题评价题目 票数 1、提高住院患者给药正确率 3 2、降低病房红灯使用次数 8 3、减少护士被针刺伤发生件数 4 4、减少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意外的件数 2 5、提高护理病历书写正确率 2 6、提高药物使用时间的准确性 2 注:以排序法进行主题评价,共11人参与选题过程,每人两票。,一、主题确定-对主

10、题进行评价,一、主题确定-对主题进行评价,一、主题确定降低病房红灯使用次数,选题理由 1、对医院而言:以患者为中心,降低红灯使用次数,提倡优 质服务、促使医院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医院的不断发展,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 2、对患者而言:享受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3、对护理部而言:提升护士形象,促使医院护理工作全方位、多元化、人性化发展,并且增强团队凝聚力。 4、对个人而言: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减轻工作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增强相互协作能力。,名词定义 红灯使用:病房红灯发生亮灯 衡量指标:每百名住院患者的日使用红灯次数。,活动计划拟定,活动计划拟定,三、现状把握,红

11、灯亮,判断情况,护士询问何事,是,否,到病床处理问题,结束,直接回答,三、现状把握,本圈在现状把握阶段利用查检表张贴在护士站,收集了3月29日至4月25日的查检数据,住院患者共1462人次,现将统计结果如下 查检汇总表,点滴问题 次/(百人.日) /26.2=3831462 100 累计百分比49.16=383779100%,病区红灯使用查检表,三、现状把握,根据3月29日到4月25日的查检数据表明,点滴问题、未回答、换药、误按红灯、管理问题是造成病房使用红灯的原因;根据80/20法则,最主要的原因是点滴问题、未回答及换药;因此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位“点滴问题”未回答”及“换药”。,四、目标设定,

12、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53.3-(53.3 82.18 64%)=25.3 圈能力:选题过程中利用评价法得出的分数是3.2分,占总分5分的64%。 改善重点:点滴问题、未回答和换药累计百分比82.18,52.6%,五、解析,为何点滴问题会造成红灯使用次数高?,人,事,物,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未插导气针,固定不当易反折,加药种类多,未按时间查看,时间未控制好,点滴滴空,滴速控制不佳,自觉病情好转,想出院,自拔,要求调整滴速,要求打点滴,患者,点滴管脱落,紧张怕滴空,换输液,姿势 不当,红,肿,痛,打针部位,影响休息,更换衣服,吃饭,洗澡,请假,运送检查途中,

13、导气孔不良,导气针不良,材质不良,Bag破洞漏水,控制阀不良,高度不够,卡子无法固定,纸胶带脱落不黏,点滴架,不想打点滴,五、解析,五、解析,五、解析,根据上述要因与5月10日至5月16日进行真因查验 点滴问题真因查验,分析1:因点滴问题造成红灯使用次数搞的真因为时间未控制好、点滴管脱落及姿势不当,故只围绕这三个真因来拟定对策实施。,五、解析,未回答真因查验,分析2:经查验,因未回答造成红灯使用次数搞的真因是“新患者入院宣教不够”和“宣教内容未及时更新”,故只围绕这两项真因来拟定对策。,五、解析,换药真因查验,分析3:因换药造成红灯使用次数高的真因是未及时换药及未妥善固定胶布,故只需根据这两项

14、真因来拟定对策。,六、对策拟定,六、对策拟定,注:全体圈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以5、3、1评分,圈员共11人,为达成改善项目,经全员讨论,参考得分顺序,因有些对策具有共性,合并以后,共采纳以上六项对策加以实施改善。,七、对策实施,D,C,A,P,D,C,七、对策实施,D,C,A,P,D,C,七、对策实施,D,C,A,P,D,C,七、对策实施,D,C,A,P,D,C,七、对策实施,D,C,A,P,D,C,七、对策实施,D,C,A,P,D,C,八、效果确认,项目 改善前 改善中 改善后 调查时间 3.29-4.25 4.26-6.6 6.7-7.16 资料来源 病房查检表 红灯使用次数 53.3 38.

15、6 25,八、效果确认,6月7日至7月16日住院患者共1660人次,现将统计结果如下表,八、效果确认,目标达标率=( 改善前-改善后 ) (目标值-改善前)100% =(53.3-25) (53.3-25.3)100% =17 16.68 100% =101.07% 目标进步率= ( 改善前-改善后 ) 改善前100% = (53.3-25) 53.3 100% =53.1%,八、效果确认,九、标准化,1.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准备药物,2.按照无菌技术稀释药物,3.按对照表,查阅输液所需“稀释液的量”及滴速,并将该药物滴完时间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备忘录上,4.到患者床旁,向患者解释加药的药物种类,5.向患者说明药物滴完时间,(二)注意事项 1.护理人员安置医嘱准备药物;护理人员根据q6h及q12h等常规药物的给药时间,按照医嘱准备药物。 4.到患者床旁,向患者解释加药的种类:依照表检查目前“滴速”是否与对照表相符,若不符则调整为正确滴速。 5.向患者说明该药物“滴完时间”:滴完后护理人员会迅速前来处理,并告知输液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可能工作地点,以便患者或家属寻找。四、附则 1.实施日期:该标准化于2010年8月16日正式全面实施。 2.修订依据:若工作流程有所变化,则本标准随时修正。,十、检讨与改进,十一、成果汇报,见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