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686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根尖周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慢性根尖周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慢性根尖周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根尖周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根尖周炎.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 CAP,慢性根尖周炎,发病因素,细菌因素(重点)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免疫因素,细菌性因素,根管和根尖周的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主要感染. Pe在感染根管中约占厌氧菌的66,同时Pe与牙髓坏死、根尖部疼痛肿胀、叩痛症状和窦道形成密切相关 单纯用Pe检出率不能反映不同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下Pe数量的差异。为了更好的进行慢性根尖周炎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估,明确Pe数量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关系以及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检测P.e数量的改变十分必要,研究表明卟啉菌属大部分菌种在单独接种时,不具有感染性,只有P.g的个别菌株在单独接种时能诱发脓肿和感

2、染。因此,卟啉菌属细菌间的相互作用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急性根尖周脓肿中Pe、P.g总是同时检测到,并有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作用,说明两者的协同作用在P.e的致病性中占重要地位.,方法和目的: 用PCR和FQ-PCR检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P.e16s rDNA的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以期通过检测Pe16S rDNA水平来指导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和治疗,定性和定量的研究Pe、P.g在慢性 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的存在情况,(1)PCR检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P.e的检出率为50。 (2)经统计学分析,Pel6S rDNA相对核酸量与咬合痛及患牙伸长不适感之间存在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尖骨质吸

3、收,叩痛,窦道脓性分泌物及根尖扪痛之间存在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尖肿痛,牙龈退缩,牙周袋形成,根分歧病变,牙齿松动,窦道形成,牙龈红肿之间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关系。,数据,PCR检测在100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50例标本能检测到Pe,35例标本能检测到P.g。在50例检测到P.e的标本中,29例标本中P.e和P.g同时检出。 FQ-PCR检测50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均能检测到P.e,42例标本中P.e和P.g同时检出,且Pe和P.g16S rDNA的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3)P.e在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较高的检出率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提示P.e可能与根管

4、感染密切相关。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P.e和P.g常同时检出,而且在数量上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P.e和P.g在致病性上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慢性根尖周炎的处理,一次性根管充填 多次性根管充填 塑化治疗,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充填术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前提:均使用冠根向预备技术 A组:直接行冷牙胶侧方加压术充填 B组:冷牙胶侧方加压术之前先封入vitapex糊剂 结果:A组术后1d疼痛程度明显高于B组(x28.32,P0.01)。两组患者术后7d疼痛情况及术后1年复查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3.08,0.41,均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术后短期疼痛发生

5、率较多次性根管治疗高,远期效果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相近。但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根管和塑化治疗联合应用(老年),慢性根尖周炎应用根管和塑化治疗,不仅有强烈杀菌抑菌作用,且以塑化液做消毒剂,封闭细小侧支根管,去除残余的病原刺激物,有利于根尖病变的吸收及根尖组织的修复. 操作:粗根管进行根管治疗,细根管进行塑化治疗.(对照实验发现联合应用和单纯根管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预备和充填不当等造成的根管清理不彻底、封闭不严密使根管系统再感染 遗漏根管(上颌磨牙、下前牙) 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双根管约50以上,偶见多根管,还可能出现二一型,一二型等。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较大,单根到四根均有,注意探查MB2.下前牙双根管情况逐渐多见。 冠部渗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