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798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一节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本课时分为两个小知识点来进行教学: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前者以“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为核心,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由于需要时间准备,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 1、知识: (1)列举环境中的非生

2、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列举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列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了解环境对生物界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提前准备 教师: (1) 指导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 (2)制作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 (2)收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有关资料。,四、重点

3、与难点 重点: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难点: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五、教学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均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对结果的处理方法。,六、学习方法: 通过课外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堂上对图片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七、学情分析:,本课时在认

4、识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以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为核心,通过图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与影响,进一步认识各类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是初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实践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学生兴趣大,参与积极性高,但实验结果不一定成功,教师应注意课前指导,并注重通过评价肯定和激励学生。,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影响的实例,如:“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如果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会怎么?这说明了什么?”以此导

5、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环境影响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存。,非生物因素,生态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新知学习: 1、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印证生物受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雁南飞,蛇要冬眠,水域的污染 对 生 物 生 活 的 影 响,水中动物死亡,浮游生物过度繁殖,、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学生阅读课本15页,初步了解实验过程;再请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介绍霉菌的培养过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课本要求在课下完成

6、活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使学生明白生物的生活受温度、湿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温暖环境,低温环境,(天后),讨论:,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为选用哪种食品容易长出霉菌?,答: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答: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除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之外,还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再请学生分析下图:,寄居蟹,狮子捕食斑马,、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

7、争意识,同时渗透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例:仙人球适于生活干旱的环境。,叶,茎,根,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非常发达,吸收深处水分。,绿色肥厚,储存大量的水,且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学生阅读课本17页,小组讨论、归纳并总结生物对环境常见的几种适应方式: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九、随堂练习: 、生态因素包括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 、等多种因素,你能说出生活中生物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吗? 、生物因素是指,它包括和的相互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

8、: 本课时在上一课时知识的基础上,以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为核心,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该设计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由于需要实际测量,所以要精心组织,并由此活动引出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有益影响,再由学生举出其它类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和不利影响的实例,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这一基本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 1、知识: 列举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 通过测量实验,尝试学习“测量”“记录实测数据”“用曲线图表达实验结果”等实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 意识; (2)树立“

9、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三、提前准备 教师: (1) 培训小组长,学会使用干湿计。 (2)制作生物影响环境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校园内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并绘成曲线图。 (2)收集生物影响环境的有关资料。,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难点: 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五、学情分析 本课时通过多媒体对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能影响环境,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通过“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生

10、物影响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同时引入: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环境。例:,讨论: 蚯蚓对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影响?,(二)交流测量活动过程、结果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用投影仪展示相对湿度的曲线图,同时汇报测量校园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情况。 、师生共同总结: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实地测量,实测记录表: 时间:_,讨论:,1、

1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答:因为植物蒸腾失水的过程是通过叶片完成的,因而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应将干湿计尽可能放置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而裸地则不需要。,答: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减少误差。,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个数据的平均值?,、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为什么?,答: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曲线图: 讨论:观察该曲线图,我们发现了什么?,(三)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的实例。,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然后思考问题: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

12、?,(四)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实例。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蝗虫啃食庄稼,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为了人类自身,我们要保护环境。,七、随堂练习,、在特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水量与最大含水量的百分比叫_。 、绿色植物对环境都有_和_的作用,这与绿色植物的_有密切关系,说明植物_影响环境。 3、试分析:为什么城市的城区、郊区的天气预报的数值不完全一致?,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试问:如果人类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八、议一议,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大,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该怎样去防治呢?,九、知识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