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定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902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学设计(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设计(定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爱莲说一课的教学设计关于爱莲说一课的教学设计开始: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将要谈谈爱莲说一文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现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对于这一课,我确定了3个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2)、知识目标

2、: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能力目标:诵读能力;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会把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以花喻人的含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四、 教法和学法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提问答疑法”,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相应的自学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本课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会多使用启发提问的方

3、式,运用“讨论法”、“迁移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地。总之,本堂课我所注重的是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指导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文言语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五、在教学准备上,我会先安排学生预习新课,扫清字词障碍,熟读短文成诵,并思考课后有关练习题。六、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我会先列举一系列的成语:花团锦簇,锦上添花,春暖花开,繁花似锦,百花齐放,闭月羞花,洞房花烛,风花雪月,花容月貌,花香鸟语,接着提问:“刚才我列举的成语的共同点是什么?”“对,都含有一个花字。是啊,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鲜艳美丽的花朵来装饰我们的世界,我们的

4、生活才显得那么有滋有味,多姿多彩。”“那么,请问同学们,你最喜爱的是哪种花呢,又为什么喜欢它呢?”然后我会安排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接着再请个别同学单独作答。紧接着我就用下面的语言来引出本文的新课教学:“各种各样的花都有各自的可爱之处,所以同学们的喜好也各不相同,这没有谁是谁非。但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却是情有独钟,并把自己对莲的感情融入了字里行间,被大家千古传诵,这就是爱莲说。那周敦颐为什么对莲有那么深的情意呢?到底是莲花的什么品质让这位哲人对它那么刻骨铭心呢?我相信大家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也将会对莲花产生一种更为深厚的喜爱之情。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一传世名篇爱莲说。”我设计这一环节

5、是这么考虑的:首先,通过提问讨论,巩固学生的语文成语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另外,又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让学生对莲产生一种喜爱和崇敬的感情。2、简介文体及作者:我将以提问的方式介绍文体“说”及作者周敦颐的相关知识。此环节的目的是:检查预习,让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获得有关作者的信息。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接着进行的是朗读训练。3、朗读训练 完成教学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即本课的教学重点)及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朗读训练我将通过以下五步来完成:、请同学们小声读一遍短文,读时请学生注意字词读音,注意读课文的语气。读完之后进行总结和提示。、教师范

6、读(也可以示范背诵),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分段疏通课文的字词句。我会在同学讨论的时候集中对个别重要的词句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当堂背诵第一自然段。4、设疑讨论,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和主题 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四个问题: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此问题设计的目的是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完成德育目标。总结让学生明确: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这个长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7、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哪三种处世的态度?(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问题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用菊从正面衬托,用牡丹从反面衬托。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回答此问题后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 问题4。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引导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

8、利的世态。)进行小结后(齐读“噫,菊之爱,宜乎众矣。”)托物言志的写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主要的是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那么,本文中又“托”了哪几种“物”,“言”了哪一些“志”呢?学生思考后,我会针对问题详细讲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5、拓展延伸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进行当堂训练,(训练内容:托物言志的生活联想)这个训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准确地把握志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暗示性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6、布置作业 这个作业的目的

9、是让学生在课堂能准确地把握志与物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其描写能力,从而能使物与志达到完美的统一。强化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上4、5、6三个小环节:设疑讨论、拓展训练、作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通过本课基本掌握使用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能力,也为今后写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去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七、我说课的最后一个内容是本课的板书爱莲说 周敦颐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托物 言志这样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既强调了课文重难点,又突出了文章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预见的问题:1.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很难做到当堂完成,这可以另外安排早自习去完成;2.学生对课文的翻译也可能成为一个难点,这可以通过讲解配合板书的方法来解决;3.关于“托物言志”,我会对这个知识点多作一些提示,并多举例,让学生掌握。另外,课堂出现的突发情况,希望能通过临场发挥来解决。中江县永安镇中学 韩永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