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902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七讲 当代认知心理学对迁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本 讲 纲 要,迁移的概述 迁移研究的争论问题 当代迁移理论,3,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 迁移使个体适应新情境,解决新问题。 不可能将所有知识教授给学生,必须使学生具备迁移的能力。 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一想,4,1. 迁移的概述,定义1: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定义2: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和态度形成的影响。 问题:上述定义有何不足之处?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1 迁移的定义,5,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正迁移与负

2、迁移 认知领域、运动领域、情感态度领域的迁移 侧向迁移和纵向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 知识的迁移和问题解决的迁移 低路(low-road)迁移和高路(high-road)迁移,1.2 迁移的分类,6,迁移的分类理论仅是迁移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仅描述了迁移现象的外在形式,刻画了迁移现象的存在,并未涉及对迁移的内在效果(即哪些内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获得迁移的途径(即迁移是通过有意义学习还是通过机械训练获得的),迁移发生的领域(迁移发生在特殊范围还是可以跨越不同任务和学习领域)等问题的探讨。,请注意,7,1.3 迁移研究的设计与测量,表1 研究设计一,原始分数公式(raw score formula

3、),8,表2 研究设计二,超级正迁移,9,表3 研究设计三,10,表4 研究设计四,11,迁移仅限于特殊的范围,还是可以跨越不同和学科领域? 形式训练说普遍迁移观 (1)官能;(2)材料的难度。 共同要素说特殊迁移观 (1)桑代克;(2)共同要素;(3)缺陷,2. 迁移研究的争论问题,2.1 一般与特殊迁移的争论,12,获得迁移的途径是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还是机械的训练和练习? 机械的迁移观 (1)桑代克对学习机制的认识;(2)迁移的内容;(3)迁移发生的条件。 有意义迁移观 (1)贾德的观点;(2)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3)一般原理的重要性;(4)以有意义方式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2.2

4、 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争论,13,早期迁移研究为非分析性研究。原因: (1)缺乏对知识表征的研究; (2)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技术。 分析性方法的开端 (1)简化所研究的问题来达到分析和测量的目的; (2)Osgood(1949)的迁移逆向曲面; A 迁移效果是前后学习中任务或反应相似性的函数; B 未涵盖言语学习的所有可能情况; C 开分析性方法研究迁移之先河。,2.3 分析与非分析方法的争论,14,现代知识分类理论的价值。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新的迁移观: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产生式的迁移理论; (3)元认知迁移理论。,3. 当前的迁移理论,1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来源于奥

5、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认知结构变量(或称认知结构特征),影响着新知识的学习。 (1)可利用性; (2)可辨别性; (3)稳固性。,3.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6, 设计“组织者”,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 (1)设计陈述性组织者,改进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2)设计比较性组织者,改进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和稳固性。 (3)组织者有多种形式,如概念、定律、概括性文字、图表、形象化模型等。,教学含义?,17,理论依据: (1)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自教材的知识结构。 (2)“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 举措: (1)教材中应有概括性、包容性和解

6、释性较高的基本命题、概念和原理。 (2)教材呈现,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横向上遵循融会贯通的原则,加强概念、原理及章节间的联系。, 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18,该理论是安德森“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ACT)的发展。 基本思想:前后两项技能学习间发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的产生式有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与共同要素说的关系。,3.2 产生式的迁移理论,3.2.1 理论思想,19,ACT理论按知识的不同类型对迁移的种类进行重新划分。,3.2.2 迁移的分类,表5 ACT理论的迁移分类,20,选编教材,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分为若干单元

7、,让前后两个单元有适当重叠。 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学。 对先前学习的内容加以充分的练习。,3.2.3 教学含义,21,认知策略的迁移问题受到格外的关注。 产生式迁移理论并未解释认知策略的迁移。 元认知迁移理论:认知策略的训练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有相当的元认知水平。,3.3 元认知迁移理论,22,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有关个体认知过程的知识,负责对个体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协调。 如果个体不具备元认知能力,不了解策略的使用范围,不能对策略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做出修正,则无法对已学过的策略做出恰当迁移。 个体在元认知上的缺陷,会导致学习和迁移方面出现诸多问题。,3.3.1 认知策略迁移中元认知的重要性,23,元认知主要依赖一般智慧技能的获得,但并非某种单一的普遍能力,而是一系列高级技能的集合。 主张学习者需掌握有关一般原理的知识、专门领域的技能、以及更为精细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策略。 强调学习者应是他们所拥有的一般和特殊知识的管理者。,3.3.2 元认知迁移观的特点,24,元认知能力虽然发展缓慢,但并不完全是自然成熟的过程。 对元认知能力的教学干预似乎有效的。 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元认知策略。,3.3.3 教学含义,25,本 讲 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