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6969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知识点总结,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转化思想 化曲为直思想 极限思想 归纳类比思想 函数思想 概率统计思想 方程思想 建模思想,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网,1.数和数的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 3.应用题 4.量的计量 5.几何的初步知识 6.简单的统计,数和数的运算,1、数的分类 2、整数和小数数位排列表 3、数的读法和写法 4、数的改写 5、数大小的比较 6、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7、四则运算的意义 8、四则运算的法则 9、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0、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11、数的其它运算,1、数的分类,2、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1、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

2、、数的读写,4、数的改写,1、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万”字(或“亿”字)。 2、小数改写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3、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4、分数改写成小数:如果是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再用分数的分子去除以分母。 5、分数改成百分数: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 6、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先去掉“%”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7、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加上“%”号。 8、省略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1)用“四

3、舍五入”法:看要保留的这一位后一位的数是否满5,如果满5就向前一位进一;否则,则舍去尾数。 (2)进位法:一般用于在材料需求上,只要保留的数位后面还有数,就向前一位进1。 (3)去尾法:把保留的数位后面所有数去掉。,5、数大小的比较,1、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2)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1)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数就大, 2)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两个分

4、数的大小: 1)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那个数就大; 2)分母相同的,分子大的那个数就大; 3)异分母分数,用通分的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 4、比较两个不同类型的数的大小: 先把这两个数化成相同类型的数,再比较。,6、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4、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5、一个数和0个乘,仍得0。 6、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 7、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8、0不能作除数,0也不能作分母。 9、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10、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11、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

5、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1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4、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未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7、四则运算的意义,* 注意: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对其它数也适用。,8、四则运算的法则,1、整数

6、加、减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8、四则运算的法则,4、整数乘法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

7、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5、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6、分数乘法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7、整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

8、必须比除数小。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 2)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0、分数的除法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8、四则运算的法则,11、加法的验算 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 2)用得数来减去其中一个加数,得数和另一个另数相同。 12、减法的验算 1)用被减数减去差,和减数相同。 2)用减数加上差,等于被减数

9、。 13、乘法的验算: 1)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 2)积除以其中一个因数,商等于另一个因数。 14、除法的验算: 1)用被除数除以所得的商,得数等于除数。 2)用除数乘上所得的商,得数和被除数相同。 * 注意:上面的验算方法对所有数都适用。,8、四则运算的法则,9、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 = 和 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 = 积 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 = 减数 + 差 被除数 = 商 除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除数 = 被除数 商 (二)运算顺序: 1、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在一

10、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 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一级运算,后做第二级运算。 3、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例1:8.5(5.64.8)13,例2:29.83.4(5.6+0.7)3.1,10、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一、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11、)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即ab+ac=a(b+c),二、简便运算 1、加减计算:1)480+325+75 = 480+(325+75)= 480+400 = 880 2)137+31+63 =(137+63)+31 = 200+31 = 231 3)13046-34 = 130-(46+34)= 130-80 = 50 4)43764137 =(437137)64 = 300

12、64 = 236 5)25699 = 56100+1 = 156+1 = 157 6)795+198 = 795+2002 = 9952 = 993 2、乘除计算:1)43254 = 43(254)= 43100 = 4300 2)125178 =(1258)17 = 100017 = 17000 3)2516 = 25(44)=(254)4 = 1004 = 400 4)10243 =(100+2)43 = 10043+243 = 4300+86 = 4386 5)937+963 = 9(37+63)= 9100 = 900 6)42028 = 420(74)= 42074=604 = 15

13、,11、数的其它运算,1、求一个整数的约数:从1开始,分别用整数“1“到“ “数来除数,能整除数的数就是的约数。 2、求一个整数的倍数:从1开始,分别用任意整数乘数就能得到的倍数: 如:7的倍数有:7(71),14(72),21(73)。 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整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可用短除法一般从最小的质数2开始试起,依次用质数来除这个数,除到商也是质数为止。 4、短除法:同时用质数去除这两个数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5、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1)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2)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3)用短除法

14、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所有的质因数乘起来。 6、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数的积。 2)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用短除法把几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所有的质因数和商乘起来。,7、求一个数的倒数。 1)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只要用这数作分母,用1作分子,所得的数就是这个数的倒数。如:3的倒数是1/3。 2)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所得的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但分数的过程大小不变。 8、求一个数的最简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9、约分:把一

15、个分数化成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过程叫做约分。 10、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11、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1)先把这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2)再把所得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3)如果分母只含2和5两种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代数的初步知识,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例如:a乘4.5可以写做a4.5还可以写作4.5a。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在小学里,我们主要

16、是应用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一)代数初步知识,1、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值: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到于两个内项的积。 5、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末知项,叫做解比例。 6、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7、成正比例的量 (1)两种相关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

17、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正比例关系:/(一定) 8、成反比例的量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反比例关系:(一定),(二)比和比例,应用题,1、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2、用未知数表示所求数量,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并写出答案。,(二)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一)常见的数量

18、关系:,1、收入-支出=结余 2、单价数量=总价 3、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速度时间=路程 5、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6、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7、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发芽率 8、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税率,典型应用题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量的计量,回首页,1、常用计量单位表,1、常用计量单位表,2、名数的改写,1、名数:含有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名数。 2、单名数:只含一个计量单位的名数叫单名数。 3、复名数: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量单位的名数叫复名数。 4、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乘。如: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如:,数 5 米 名数 单位名

19、称,3时 20分=( )分 60320=200, 2.6吨=( )吨( )千克 10000.6,3080克=( )千克( )克 30801000=380,5分 45秒=( )分 54560=5.75,1、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概念,2、立体图形的分类及概念,3、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表,5、其它的几何概念,1、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

20、叫做它的表面积。 6、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7、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该容器的容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10、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 1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12、对称轴: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6、关于几何的一些操作知识,2、垂线的画法: 1)过直

21、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画一个角的步骤如下: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在量角器所取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3、画平行线的步骤是: 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边, 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4、例:画一个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画的步骤如下: 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从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2厘米。 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22、。,5、圆的画法: 分开圆规的两脚,在直线上确定半径: 固定圆规有针尖的脚,确定圆心; 旋转有铅笔尖的一只脚画出一个圆。,简单的统计,五、几何的初步知识,六、简单的统计,回首页,统计的方法,(1)收集数据:对于静止的事物一般直接“数”出数量。 对于流动的事物一般用“画正字”的方法获取数量。 (2)整理数据:找出数据的范围,最大是多少,最少是多少; 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据分成几个组; 按组记录数据。 (3)制作统计图(表)。,一、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

23、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 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统计图的分类及制作方法,二、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制折线统计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三、扇形统计图:用整

24、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面画出各个扇形。 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有关角的一些知识,1锐角的定义 人教版 第六册中对锐角的定义是 “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第十册中又补充为 “大于0度而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为了更加适应该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

25、水平,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可能无法理解0度角,所以只定义为“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而五年级学生认知理解的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能够理解0度角了,所以才将原来片面的说法纠正过来了。至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如何定义锐角。,20度角是不是锐角 0度的角也是角,是一种特殊的角,但不是锐角。 我们现在研究的锐角是指“大于0度而小于90度”这个范围中的角。 3能否说0度角是一条射线 既然是角,就应该是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0度角也不例外,只是两条射线重合在一起,可以说看似是一条射线,但不能说只有一条射线。,4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是什么角 大

26、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角叫做优角。 小于平角的角叫做劣角. 如:锐角、直角、钝角等都是劣角。 在小学数学中,一般只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名称,这些都可以在量角的基础上来认识,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引出其他的角。,对数学、教材的再认识 数学是什么? 数学就是一种思想方法。 数学的教学就是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教学只有“通过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的获得”,才能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教材是什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一个载体;教材更是一个方向,一个学习方案,一种思维方法;但我们更希望教材是一个“引子”。引发我们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更多数学思想的思考,理解教材,读出教材应有的厚度。领会教材,才能走出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