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 (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027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海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看海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看海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海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海 (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看海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奔腾澎湃、前赴后继、潮汐、遐想”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察景物,发现不同特点的写作方法。情感、技能和价值观:感受海潮的柔美和壮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海潮的柔美和壮美。学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激趣导入学案导案学生畅谈自己心中的大海;1、同学们看见过海吗?你知道的海是怎样的呢?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

2、,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1、认真读一遍课文,拼读生字,勾出生词,在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2、通过工具书理解奔腾澎湃、前赴后继、潮汐、遐想征服等词。1、指名读生词,注意指导隙、澎湃、潮汐的音准。2、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1)作者在哪些地方观看潮水,看到的潮水是什么样子的?(2)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部分内容。(3)课文的第一段和五、六自然段在文中起着什

3、么作用?交流汇报,根据问题予以指导。学习过程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海潮的美丽自读课文,感受海潮的美丽;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指导学生在读第三自然段时注意初潮的轻柔和高潮的壮观;教师范读第三段。课后作业抄写词语,听写词语。完成三维导学的基础题。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代表发言,教师小结第二课时学习过程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学案导案学习第二段1、齐读课文第二段。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2、读句子“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

4、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品读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2、自由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3、指名读高潮时的句子。4、学生听老师范读,闭眼想象。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教师范读,指导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激发学生喜爱的感情。5、小组内练习美读。学习第四段

5、1、自由读课文。这段写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回顾二、三、四段内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请代表说;自由说说。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回顾全文情感升华1、读课文第一段。2、齐读课文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总起段的意义。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积累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课后作业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完成三维导学相关习题。板书设计看海看海从山上望轻柔在沙滩上看汹涌看潮水在石块间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