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基再生资源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建设单位立基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064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基再生资源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建设单位立基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立基再生资源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建设单位立基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立基再生资源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建设单位立基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基再生资源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建设单位立基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基再生资源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建设单位立基环评报告.doc(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评 价 单 位:保定市清澜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建 设 单 位: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环 评 证 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226号完 成 日 期:二O一六年一月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项目目 录1.总论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21.2.1环境保护法律21.2.2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规章31.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规范51.2.4项目支持性文件51.3评价目的61.4评价原则6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6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61.5.2评价因子71.6评价内容和重

2、点81.7评价等级81.7.1地下水环境81.7.2大气环境101.7.3声环境101.7.4环境风险111.8评价范围121.9评价标准121.9.1环境质量标准121.9.2污染物排放标准131.9.3其它标准141.10环境保护目标142.建设地区环境概况162.1地理位置162.2自然环境概况162.2.1 地形、地貌162.2.2 地质构造172.2.3气候特征182.2.4 地表水182.2.5地下水192.3社会经济概况202.4藁城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12.4.1总体规划布局及产业定位212.4.2基础设施规划及其与项目衔接222.4.3项目与石津干渠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232.

3、5环境功能区划232.6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242.6.1 污染源调查242.6.2 污染源评价272.6.3 评价结果273.1在建项目工程分析303.1.1在建项目环保手续执行情况303.1.2在建项目基本情况303.1.3在建项目建设内容303.1.4能源资源消耗情况313.1.5主要生产设备313.1.6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323.1.7污染治理及排放情况343.1.8在建项目产排污情况353.2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363.2.1改扩建项目概况363.2.2改扩建项目建设规模363.2.3改扩建项目组成及依托工程373.2.4主要生产设备383.2.5暂存物质废铅酸蓄电池概况383.2

4、.6改扩建项目工艺技术方案393.2.7设计施工要求403.2.8改扩建项目暂存库控制要求413.2.9改扩建项目污染源强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423.3本次改扩建工程完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454.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46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464.1.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464.1.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464.1.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464.1.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47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474.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474.2.2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474.2.3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484.2.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5、可行性分析48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0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05.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505.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51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25.2.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25.2.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45.3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555.3.1声环境现状监测555.3.2声环境现状评价55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6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8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86.1.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86.1.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86.1.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596.1.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16.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6、价616.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6.2.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696.2.4声环境影响分析756.2.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777.环境风险评价787.1环境风险识别787.1.1物质风险识别787.1.2储存、运输过程的风险识别797.2源项分析807.2.1拟建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确定807.2.2事故源项分析807.3事故影响分析807.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817.4.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817.4.2贮存风险防范措施817.4.3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837.4.4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847.5环境风险应急减缓措施857.6环境风险应急预案867.5.1环境风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87

7、7.5.2 应急预案内容888.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分析908.1产业政策908.2清洁生产908.2.1 清洁生产的内涵908.2.2清洁生产分析918.2.3持续清洁生产的措施92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939.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定义939.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内容939.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9310.公众参与9510.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9510.2公众参与调查的原则9610.3公众参与调查的对象9610.4公众参与调查方式与内容9610.5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10311.项目选址与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0511.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0511.1.1用地规划可行性分析10511.1.2

8、项目选址与相关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分析10511.1.3环境条件分析10711.2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108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912.1环保投资估算10912.2环保效益分析10912.3经济效益分析10912.4社会效益分析1101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1113.1环境管理11113.1.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11113.1.2环境管理11113.2施工期环境监理11213.3环境监测计划11313.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内容11314.结论与建议11514.1结论11514.1.1建设情况11514.1.2环境质量现状及区域主要环境问题11614.1.3运营期环保措施可行

9、性11714.1.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1814.1.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2014.1.6清洁生产结论12014.1.7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结论12014.1.8项目可行性结论12014.2建议120附图与附件附图:附图1 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3 评价范围及敏感点分布图附图4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5-1 地下水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5-2 噪声和土壤现状监测布点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项目备案证附件3: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营业执照附件4:国土意见附件5:规划意见附件6:安新县华诚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附件7:危险废物回收协议附件8:运输单位经营许可证附件9

10、:运输单位协议附件10: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附件11:现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附件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VI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项目1.总论1.1项目由来铅酸蓄电池因其经济实用、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广电、电力、交通、军事、能源等各个行业,占二次电池市场的75%。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但废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以及铅等重金属,同时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一种电池。因此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至关重要,建设合格的废铅酸蓄电池暂存库非常必要。废铅酸蓄电池的合理回收能够促进再生铅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再生铅废料,减少原生铅矿

11、的开采量,延长其开采期限。且生产再生铅能耗仅为原生铅的25.1%31.4%,生产再生铅只需从铅废料中直接回收,不需要生产原生铅那样经过采矿、选矿等工序,因而生产成本较低,能够节能降耗,对加大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国内合金铅需求不断加大,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废铅酸蓄电池的蓄积量持续增长,这为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广阔市场。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市藁城经济开发区内,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年回收拆解1万吨废电路板及废旧金属项目,于2014年3月3日通过了藁城市环境保护局的审批(藁环保

12、201425号),该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还未投入试运行。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废铅酸蓄电池收集经营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该公司拟投资260万元,将在建项目原预留车间改建后引进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项目,年周转废铅酸蓄电池2万吨。石家庄市藁城区发展改革局已为本项目出具备案证(证号:藁发改备字20158号,见附件)。本次扩建项目仅为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和暂时贮存工程,无处理环节,不涉及废旧铅酸蓄电池的运输,厂区外的运输由具有资质的运输公司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特委托保定市清澜

13、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及时组织评价人员对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对项目的工程活动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资料调研、公众参与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类比调查等工作,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年1月8日石家庄市藁城区环境保护分局在石家庄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对本项目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与补充,完成了河北立即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

14、存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石家庄市藁城区环境保护局的大力支持,以及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评价单位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2编制依据1.2.1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

15、年10月2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1.2.2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规章(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国务院(第408号令)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3)国务院(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4)国务院(国函2012146号)国务院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5)国务院(国发200539号文)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6)

16、国务院(国发200540号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7)国务院(国函2012146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8)国务院(国发201337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9)国务院办公厅(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5号令)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9号文)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室(环办200288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163号文)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

17、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5)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6)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3103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17)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18)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123号)关于印发“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19)环境保护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

18、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2)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联节201392号)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23)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号;(24)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2号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25)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6)河北省人民政府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十条措施;(27)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号)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8)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北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9)河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冀政200782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

19、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30)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冀环办发200823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的通知;(31)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冀环办发2010238号)关于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32)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冀环办发200765号文)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33)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冀环评2013232号)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通知;(34)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冀环防201216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工作的通知;(35)关于印发河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冀政办200996号

20、。1.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8)危险废物收集、暂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2.4项目支持性文件(1)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

21、、暂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备案证;(2)藁城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项目的用地审查意见(2012101号);(3)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藁城分局关于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回收拆解1万吨废电路板及废旧金属项目的规划意见;(4)河北立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5)委托书;(6)与项目有关其他文件。1.3评价目的(1)了解建设项目概况,查清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查清建设项目污染类型、排污节点、污染物种类、各项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确定污染因子、环境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清洁生产水平

22、。(3)预测主要污染物排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总量控制要求。(4)确定保证水、气、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治理措施及合理的固体废物处理措施。(5)从地方规划、厂址选择、环保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环境特点、污染防治等方面综合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结论。1.4评价原则(1)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及法规,全面贯彻“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原则,坚持环评为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服务。(2)提高环境评价的实用性、科学性,保证环境影响报告的质量,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坚持环境影响评价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节省评价经

23、费,缩短评价周期。(4)坚持评价重点突出,结论客观、明确,环境保护措施可操作性强的原则。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工程采用的生产工艺、排污特点和建设地区环境特征,采用矩阵法对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见表1-5-1。表1-5-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一览表项目阶段影响因素环境要素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施工期废水00-1D000废气-1D00000噪声000-1D00固体废物0-1D00-1D0营运期废气-1C0000-1C噪声000-1C00固体废物0-1C00-1C0注:表中“+”表示正效益,“-”表示负效益;“0”表示基本

24、无影响、 “1”表示轻度影响、“2”表示中等影响;“C”表示长期影响,“D”表示短期影响。由表1-5-1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短期局部、可恢复的影响,也存在长期、较大范围的影响。施工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但施工期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项目营运期的“三废”排放将对周围大气、水、声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废气,其次是噪声。1.5.2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结果,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特征、排污种类、排污去向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概况,经筛选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1-5-2。表1-5-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

25、一览表环境要素项目影 响 因 子环境空气现状评价PM10、SO2、NO2、PM2.5、CO、臭氧污染源评价硫酸雾影响评价硫酸雾地下水现状评价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铅污染源评价COD、氨氮、BOD5、SS影响评价COD、氨氮声环境现状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污染源评价等效A声级影响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土 壤现状评价pH、铅污染源评价pH、铅影响分析铅固 废污染源评价废电解液影响分析环境风险影响评价硫酸1.6评价内容和重点根据建设项目运营特点、所处地区环境特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确定本次评价的内容为区域环境概况、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

26、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公众参与、项目选址可行性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等。评价重点是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分析及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7评价等级1.7.1地下水环境改扩建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在项目运营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相关规定,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划分。1、建设项目的分类本项目在运营阶段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水,供水由现有工程自备井供给,职工由现有职工从中调剂,不新增生活污

27、水;项目运营阶段泄漏电解液收集池在暂存过程中如果防渗措施不到位,可能存在泄漏电解液产生的泄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符合类建设项目的特征。2、评价等级的确定类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的确定: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1)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区域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为亚粘土,岩(土)层单层厚度为1.0m,且连续分布、稳定,根据有关常见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渗透系数一般在10-7cm/sK10-4cm

28、/s,且连续分布、稳定。对照导则分级原则可知,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中。(2)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本项目所在地包气带岩性主要为亚粘土,不属于包气带岩性(如粗砂、砾石等)渗透性强的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不紧密;项目区域地下含水层为4个,含水层之间主要以含砾中粗砂为主,渗透性较强,属于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紧密地区。对照导则分级原则可知,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中。(3)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经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地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也不属于国家和地方政

29、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以及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和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区。对照导则分级原则,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划分为不敏感。(4)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项目无废水排放,项目污水排放量1000m3/d,因此项目污水排放量分级为小。(5)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项目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对照导则分级原则,项目排放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6)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1-7-1。表1-7-1 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评价级别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

30、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三级中中不敏感小简单综上所述,本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污水排放量级别为“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对照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分级标准,确定本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7.2大气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结果,确定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硫酸雾。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 定义为:Pi=Ci/Co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

31、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mg/m3。大气污染物计算结果见表1-7-2。表1-7-2 大气污染物估算结果一览表项目最大落地PmaxD10%评价标准浓度(mg/m3)距离(m)无组织排放硫酸雾0.0003929780.13未出现0.30表1-7-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根据导则中评价等级判定原则(详见表1-7-3)可知,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7.3声环境(1)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本项目厂址所在

32、地位于石家庄市藁城经济开发区内,按照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该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和4类地区。(2)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值小于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3)评价等级的确定综上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7.4环境风险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等级。(1)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项目废

33、铅酸蓄电池内硫酸物质均属于一般毒性物质。(2)重大危险源判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2-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危险源主要为硫酸。根据生产工艺过程、运输及储存中危险物质的存量确定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本项目危险物质储存情况见表1-7-4。表1-7-4 主要危险物质的储量及临界量一览表序号危险物料名称储存量(t)临界量(t)q/Q值是否重大危险源1硫酸31000.03非重大危险源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危险物质储量未超过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临界量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

34、9)中危险化学品临界量,本项目电解液硫酸的泄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环境敏感性识别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4)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表1-7-5 评价工作级别依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综上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判定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8评价范围(1)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场区上游1km,下游2km,两侧各0.5km范围。(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范围确定为以暂存库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内。(3)

35、声环境声环境评价范围均为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内。(4)风险风险评价范围为暂存库为中心,半径为3km区域范围内。1.9评价标准1.9.1环境质量标准(1)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2)环境空气:PM10、PM2.5、SO2、NO2、CO、臭氧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硫酸雾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声环境:东侧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南、北、西侧执行3类标准。(4)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36、中二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及限值详见表1-9-1。表1-9-1 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标准值来源地下水pH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总硬度450mg/l高锰酸盐指数3.0mg/L硝酸盐氮20mg/L亚硝酸盐氮0.02mg/L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氨氮0.2mg/L硫酸盐250mg/L铅0.05mg/L环境空气PM1024小时平均15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24小时平均150g/m31小时平均500g/m3NO224小时平均80g/m31小时平均200g/m3PM2.524小时平均75g/m3CO24小时平均4

37、mg/m31小时平均10mg/m3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g/m31小时平均200g/m3硫酸雾日平均0.10mg/m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0.30mg/m3声环境Leq南、西、北厂界昼间65dB(A)夜间5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东厂界昼间70dB(A)夜间5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土壤pH7.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铅350mg/kg1.9.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硫酸雾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8、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噪声:施工期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运营期东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类标准,其余三厂界噪声执行3类标准。各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1-9-2。表1-9-2 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标准值来源废气(无组织排放)硫酸雾1.2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施工期厂界噪声LeqdB(A)昼间70dB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夜间55dB运营期厂界噪声LeqdB(A)南、

39、北、西厂界昼间65dB(A)夜间55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4类标准东厂界昼间70dB(A)夜间55dB(A)1.9.3其它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卫生防护距离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暂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1.10环境保护目标依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厂址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10-1。表1-10-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保

40、护目标方位距离(m)功能保护级别环境空气西里村NW2050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冯马村N1670村庄张村N1240村庄南朋村SE1860村庄正公村S1860村庄贾村SW1840村庄兴安村W2280村庄环境风险西里村NW2063村庄对区域环境不造成影响冯马村N1683村庄张村N1253村庄南朋村SE1903村庄正公村S1874村庄贾村SW1856村庄兴安村W2280村庄王家庄村SE2576村庄豆家庄村SE2682村庄武家庄村SW2675村庄地下水项目场地周围区域工业及生活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类标准声环境项目厂界外1m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标准(GB

41、3096-2008)3类2.建设地区环境概况2.1地理位置石家庄市藁城区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市东侧,属石家庄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845-1145847,北纬375100-381844。北邻新乐市,南接赵县,东与晋州市相连,西与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搭界,东北与无极县接壤,西南与栾城区毗邻。项目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兴安镇张村村南,厂址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828.77,东经1145642.46,西侧为太行建工,北侧为利孚特电梯销售有限公司,南侧为汽车救援服务站,东侧隔商铺为省道S234。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周边关系见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图见附图3。2.2自然环境概况2

42、.2.1 地形、地貌藁城区位于滹沱河南岸,属太行山东麓的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该区域总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坡降0.5%,海拔高程51.351.9m。藁城区内地质构造属冀中凹陷,先后经历古河槽回返隆起,结晶基底形成;地台稳定升降;断陷盆地发育;先构造运输发展4个阶段。地层分布由上及下可分为第四系、第三系、奥陶系、寒武系及震旦系等,露出地层以新生界第四系为主。第三系至太古界地层被广泛分布的第四系所埋藏,在境内没有表露。第四纪为冲洪积层,在境内广泛分布,以灰黄色、棕黄色粉砂质粘土、亚粘土、粒砂层组成。区域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建设。地基主要受力层层位分布较稳定,力学指标变化不大,属于均匀地基。场地土属于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属于III类。拟选场地属平原地貌,黄土状土的湿陷系数小于0.015,地基土不具湿陷性。2.2.2 地质构造藁城境内地质构造属冀中拗陷,其地史发展和冀中拗陷其他地区一样,先后经历了古河槽回返隆起,结晶基底形成;地台稳定升降;断陷盆地发育;新构造运动发展4个阶段。出露地层以新生界第四系为主,第三系至太古界地层被广泛的第四系沉积所埋藏,在境内没有表露。第四纪为冲洪积层,在境内广泛分布,以灰黄色、棕黄色粉砂质粘土、亚粘土、砾石层组成。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